公交墜江反思,除了對任性和不守規則的譴責,我們還要做些什麼?

近日的重慶公交墜江事故牽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

令人更揪心的是,15條鮮活生命隕滅竟然緣於乘客和司機兩人任性的宣洩,竟然緣於一場非常沒有必要,並且完全可以避免的無謂爭吵廝打。在慘重的代價面前,人們不停地追問,此事故背後到底是什麼因素左右了二人不理智的行為,我們應該如何有效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有人認為公交車駕駛室應增加隔離設施,避免乘客對司機的干擾行為;有人認為應該嚴肅法紀,讓任性的行為付出更大的法律代價,以儆效尤;還有人認為,應該加強公交司機業務能力培訓,即使在非常時刻也能讓他們做出理性的判斷和行動。

公交墜江反思,除了對任性和不守規則的譴責,我們還要做些什麼?

不二先生非常贊同媒體和大眾給出的這些良好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不二先生更意識到,二人不理智行為的底層源代碼,除了任性和不守規則,似乎還有一樣我們無法忽略的東西。那就是在這個人際擾攘,喧囂浮躁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心中如影隨形的壓力和焦慮。在壓力和焦慮面前,很多人無法自處,更不能跟他人真誠友好地相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通過跟自己對話,減輕自己的壓力和焦慮,從而更好地跟他人,跟社會,跟規則對話呢?

公交墜江反思,除了對任性和不守規則的譴責,我們還要做些什麼?

1.內省大於外求。古人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體現了此項的重要性。只有把自己本身收拾利索了,把自己本心弄明白了,才有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出發點。經過認真反思和刻苦求索,找到自己的初心,也就自然擁有了努力的方向和不竭的動力。反之,如果僅僅追求身外之物,時刻跟隨眾人的眼光,不切實際不加約束地滿足自己的貪嗔之心,忙忙碌碌之餘,靜下心來,才感覺自己隨風飄蕩,無處安身,這樣到頭來必是空忙一場。找到你”心的歸宿“才能真正在這個世界上安家。即王陽明最終所感:”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公交墜江反思,除了對任性和不守規則的譴責,我們還要做些什麼?

2.寬恕他人,放過自己。現代社會,人人都講究個性,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這個星球獨一無二的存在。實際上這首先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每個人都有為自己發聲,為自己謀幸福的權利。但是,不要忘記了,別人擁有同等的權利。一旦遇到不快事,首先想到是別人,是環境,是社會,彷彿自己置身事外,其實,那多半是”你以為的別人“,”你以為的環境“和”你以為的社會“。那麼具體處境自己更加纏繞,最終凝成自己無法解開的心結。管理大師有心法,”碰到錯誤,照鏡子;遇到功勞,看窗外“。不妨多照照鏡子,再看看窗外,有時候寬恕了你眼中的別人,實際上是放過了自己。

公交墜江反思,除了對任性和不守規則的譴責,我們還要做些什麼?

3.不作不裝,坦誠坦白。林肯說”Honest is the best policy“,人性是共通的,在坦誠相待的前提下,多數糾紛和矛盾不攻自破。當然,有人會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那隻能證明你還不夠”彪悍“,真正的力量不是彪悍,是真誠。更有人認為爾虞我詐的社會,只能小心謹慎,兵者詭道。現實語境中,社會確實有陰影的一面,但當你能夠真正拿起”真誠“作武器,會發現自己充滿力量。禪宗大師講三重境界:”第一重見山是山,第二重見山不是山,第三重見山還是山“,不作不裝,坦誠坦白,才能體會到更高的境界。

以上與各位共勉。

公交墜江反思,除了對任性和不守規則的譴責,我們還要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