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有名的文臣,乾隆賜諡“文正”,卻曾因兒子吃肉發火!

官員的兒子因為買只雞吃,就被趕回老家,這樣的事你聽說過嗎?在清朝官員湯斌的家中,真的發生過這種事。

湯斌是順治年間的進士,老家在河南睢州。明朝時他的祖上世代為官,先祖在朱元璋時期就隨徵起義,建國後獲得官職。因為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從小他就接受了嚴格的家教,少年學習期間,他也非常刻苦,讀遍了經典史書。雖然家中世代為官,但是湯斌本人並不驕傲,他在生活上對自己一直要求嚴格,從不奢靡浪費,一直是勤儉樸素。

他是清朝有名的文臣,乾隆賜諡“文正”,卻曾因兒子吃肉發火!

湯文正像

入朝為官後,他先是在國史院做檢討(官名),後被外派到陝西做道臺。雖然此時品級不高,但是他卻得到歷練機會,跳出書房,開始為民做事。此後,他又參加了康熙時期著名的博學鴻儒科考,並且一舉成名,從眾多官員中脫穎而出。這次出名後,他再被選到京城做官,成功進入翰林院,又重新從事文職工作。藉助靠近天子的機會,湯斌的才華和品行開始被皇帝發現,幾年後,康熙對湯斌委以重任,把他安排到江寧做巡撫。

為何說這是委以重任呢?因為康熙深知,江寧是富庶之地,很多官員到任後不思進取,以致於幾年下來幹不出業績,還敗壞了吏治,亟需一個品行端正,品德高尚的人去教化官吏,整飭吏治。康熙果然沒選錯人,湯斌真的沒讓他失望。

他是清朝有名的文臣,乾隆賜諡“文正”,卻曾因兒子吃肉發火!

湯斌畫像

湯斌在家讀書時,就崇尚理學,又博學多才,到了江寧後,他很快就把教化人心當成重事來辦。對下屬官員,他提前給他們敲醒警鐘:只要做事盡心,都有機會得到提拔,但是誰要是收受賄賂,那就不如直接回家種地,省得日後難堪。在這之前,往屆官員多是奔著這裡的財富來的,他們到任後暗示下屬向自己行賄,然後幹不滿三年就溜之大吉。對此,底層官員也很無奈,湯斌來後,他們都很高興,因為再不用發愁給上官送禮了。

對於整治民風,湯斌的做法更加大膽。江寧地區商賈居多,土地閒置嚴重,而且民風有不務實,追求浮華的傾向。當地有一個沿襲了上百年的神祠,一直妖言惑眾,貽害百姓,由於這裡與很多惡霸的利益掛鉤,多年來無人願管。而湯斌一身清廉,千里做官只為民。他大膽破除了多個蠱惑人心的神祠,用拆下的木材建設學堂,使幼童們有地方讀書,大人們也不再相信歪理邪說,開始接受《孝經》等正道理念的教化,民風煥然一新。

他是清朝有名的文臣,乾隆賜諡“文正”,卻曾因兒子吃肉發火!

清代學堂

在江寧期間,他的官職應為從二品,加上地處富饒之地,世人以為他的生活條件應該變好。但是即便在此,他仍舊是每天清湯寡水的用餐,從來不吃葷菜,同時也連帶著他的家人與他一起吃素。因每天早中晚要吃三頓豆腐,他還得了個“豆腐湯”的雅號。

不過,他能吃素,兒子卻不能忍受。一次,湯斌的兒子偷偷吃了一隻雞,被他在查賬時發現,為此他非常氣憤,不僅責罰了兒子,還把去買雞的僕人痛打一頓。教訓兒子時,他氣憤地說“吃不了菜根的讀書人,能有什麼出息?”還說“你知道江寧的雞有多貴嗎?要吃回老家吃去”。事後真的把兒子趕回了老家。

他是清朝有名的文臣,乾隆賜諡“文正”,卻曾因兒子吃肉發火!

乾隆畫像

正是他嚴於律己,品行端正,後來還被康熙相中,讓他做太子的老師。回京就職後,他雖然遭到權臣明珠的嫉妒,但康熙並沒有理會明珠的誣告,還封他為工部尚書。在通州辦差期間,他身染重病,回到家當晚就病逝了。或許是因當時明珠的排擠,湯斌去世後,並沒有得到朝廷的禮遇,家人只發現了8兩銀子的遺產,連出殯費用都是他的友人出的錢。

好在後世皇帝非常認可他的品行和貢獻,雍正時期,湯斌被供入賢良祠;乾隆時期,為他追諡“文正”;道光登基後,還尊他入孔廟。湯斌為大清效力35年,終於在死後獲得後世皇帝的認可,所得的諡號和禮遇,都是文人所向往的最高待遇,終於能光耀門楣,讓人為之欣慰!

你對這位清官瞭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參考丨《清史稿》《觚剩續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