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戰列艦到底有多大?

無止境2


如果光說排水量多少萬噸,長度多少米大家可能也不會有多大認知感,畢竟誰都沒見過這麼大的玩意根本找不到什麼參照物做對比,誰也不知道有多大。所以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比較好的認知感就拿人來當參照物來做對比,這樣大家也許會知道戰列艦大概有多大。


這是英系的戰列艦,主炮口徑是381毫米

這是德系的重型巡洋艦,主炮口徑

為203毫米
看飛機的標誌應該是美國海軍的輕型巡洋艦,主炮口徑是152毫米

大和的前甲板,主炮口徑是460毫米

美國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看艦首那些白色的點了嗎,那些身高至少有1.7米,而軍艦主炮口徑為406毫米日本扶桑級戰列艦的前主炮,主炮口徑為356毫米。

而當時日本海軍士兵的身高標準也在1.7米左右
長門號戰列艦的前甲板,能站下一千多個人

所以通過這些照片能簡單瞭解戰列艦有多大了吧。它可是一個國家軍工科技的結晶,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科技、實力的最強的體現,所以它不僅造價高昂、建造週期長,而且建造難度大,在造價、建造週期、技術難度遠遠高於航母,所以是非常珍貴的,所以知道為什麼日本為什麼不捨得用戰列艦上陣了吧,那是要用來最後決戰的,所以戰列艦的對決時常伴隨國家戰役的勝敗。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對於二戰中那艘戰列艦最大,那得看看二戰時期裝備的最大戰列艦Top5了

Top1 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全長263米,寬度38.9米,吃水深度10.4米,標準排水量65000噸,滿載排水量72809噸,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排名第一。

Top2 依阿華級戰列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全長270.4米,寬度32.92米,吃水深度11米,標準排水量45000噸,滿載排水量58000噸,堪稱二戰史上“最長戰列艦”。

Top3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全長222米,艦體寬33米,吃水深度9.6米,標準排水量36600噸,滿載排水量46700噸。

Top4 俾斯麥戰列艦

貝斯曼級戰列艦全長251米,艦寬36米,吃水深度15米,滿載排水量42300噸。

Top 5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全長207.3米,艦寬32.9米,吃水深度10.7米,標準排水量35000噸,滿載排水量46000噸。

縱觀世界前五名,日本海軍大和級雖然堪稱史上之最,但是美國海軍可以說是二戰史中最強海軍,日本海軍望塵莫及。

歡迎點評、關注😊😊







臨成半里


鉅艦大炮是男人的浪漫,跟首飾或者時裝比起來,男人會覺得戰艦或者汽車,火車這類巨大的鋼鐵造物更加有意思,連我不滿兩歲的兒子都喜歡火車勝過小豬佩奇。


最大的戰列艦比我們今天的遼寧號航母還要重,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發明隱形力場激光護盾類似的保護方法,人類是不會建造二戰大和號那樣的龐然大物了。



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滿載排水量72000噸,比滿載的遼寧號航母還要重一萬噸左右。



不過,雖然重量略輕,但從外觀上來看,航母比戰列艦更大,因為航母的甲板更長,更寬,如果說航母是張開翅膀的天鵝,那戰列艦就是四肢緊貼身體的鱷魚。體型更緊湊,扛打擊能力更強。



雖然大和號有個著名的稱號”大和號旅館“,但從居住的舒適性上來說,一般水兵的居住條件肯定不能和現代航母相比,看看《男人的大和號》電影中,戰艦上烏壓壓的人群,建成時人數達到2300人。


而遼寧號呢?據說加上飛行員達到2600人!但有個問題,就是大和號有厚重的裝甲佔據了太多體積,僅裝甲就重達2萬噸,所以剩下留給普通船員的空間必然不會太大。



相比之下,現代航母上的條件就略好一些,二戰時期美國航母的水手艙是這樣的,類似我們硬臥的條件。當時的戰列艦估計情況也差不多。


而我們的遼寧號上的條件,根據新聞報道,看起來還是要略好。


閉家鎖的紅楓


怎麼說呢?

這麼形容吧,一艘排水量在四萬噸左右的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都很普通。

據史料記載,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長263米,寬40米,排水量7.3萬噸,甚至超過了當時的俄羅斯航母。

不過,他的儲油量倒是不如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只能攜帶六千多噸。而且他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航速僅有27節。

而且,別看他是二戰時期的戰列艦,現在的普通軍艦依舊不能和它相比,因為當時艦上不僅有大口徑的火炮,還有厚重的裝甲。因此一般的現代軍艦依舊不能抗衡,除非是那種攜帶了大威力炸彈的軍艦!


吾乃小祭酒


戰列艦是一種主要在遠洋活動,裝備較多艦炮武器,採用厚裝甲防護,作戰威力很強的特大型軍艦,亦稱“主力艦”或“戰鬥艦”。其強大的炮火不僅可以消滅敵大型水面艦艇,還可以用來壓制和摧毀敵方的海軍基地,港口和沿岸的重要目標。戰列艦歷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紀中葉,到了19世紀,隨著“大艦巨炮”主義在世界範圍內興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戰列艦一直是海軍艦艇編隊的核心,在海上橫行稱霸了兩百多年。

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號,標準排水量達到6.4萬噸。


軍艦史話



看到甲板上的人了嗎?這還只是個袖珍戰列艦,滿載排水量才一萬五千噸左右的。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兩艘戰列艦大和、武藏,滿載排水量7w噸,看到旁邊的山了沒有。

英國的納爾遜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才4w噸, 看見甲板上的人沒?



這是衣阿華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5w多噸,大不大?





百花爭豔只為你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分別為“大和”號、“武藏”號。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的超戰列艦,歷史上該級艦艇計劃建造四艘,最終建成了兩艘:大和號與武藏號。

建造背景

1934年日本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為假想敵制定了新的國防方針。1936年日本退出倫敦海軍限制軍備的談判,日本海軍明確提出在西太平洋海上截擊假想敵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的戰略。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數量方面無法同美國海軍抗衡,決心以單艦的威力來抵消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新型戰列艦的設計任務開始於1934年。1937年日本海軍制定了"03艦艇補充計劃",確定建造2艘大和級戰列艦。

概貌

大和級戰列艦艦體長寬比為6.76:1,為主炮射擊提供了穩定的平臺並儘可能縮短了重裝甲覆蓋的面積;艦艏上部明顯前傾並大幅度外張,其前甲板內側的細腰部呈內凹的曲線狀,其形態與美海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相似。採用球鼻艏配合船體良好的線形設計,使艦體的減阻性能十分優良,以15萬匹馬力的主機功率使航速超過27節;操舵機構使戰艦擁有良好的轉彎性能。艦體前甲板從第二號主炮形成一個向下斜坡,是為了減輕艦身重量。大和級的艦橋為日本特色的塔式艦橋,高達45米。艦橋之後是單煙囪,容納通向各鍋爐的煙道,煙囪儘量向後傾斜遠離艦橋,以避免排煙影響艦橋工作。艦艉露天甲板之下有容納艦載飛機的機庫與艦載小艇的舷側隧道狀艇庫。

大和級戰列艦以其裝備的9門460毫米口徑巨型主炮聞名於世,是當時口徑最大的戰列艦主炮,為隱瞞其真實口徑命名為“九四式四十釐米炮”,炮身重165噸,主炮配用穿甲彈重1460千克,三聯裝主炮炮塔的旋迴部分重約2700噸,相當於當時大型驅逐艦的排水量。在艦橋之前的前甲板呈揹負式佈置兩座主炮塔,艦體後部佈置一座主炮塔。4座三聯裝155毫米口徑副炮是最上級重巡洋艦改裝時拆卸下來的,防禦能力薄弱,與主炮塔相鄰的副炮塔彈藥庫距離過近,一旦中彈損害容易波及主炮彈藥庫,為此後來還專門強化了防護措施。

大和級重視防護,是當時防禦裝甲最厚重的戰列艦,按照設計要求,艦體防禦裝甲能承受自身460毫米口徑火炮在2萬-3萬米距離上的打擊;兩層水平裝甲厚度合計超過25釐米,能承受800公斤航空炸彈的攻擊;在甲板的煙囪開口處使用38釐米厚的蜂巢狀裝甲;水下防護能力按照能夠抵禦400公斤TNT爆炸當量的標準設計,其要害部位的裝甲防護可謂是面面俱到。

大和級戰列艦是名副其實的是歷史上最大的,主炮威力最強、裝甲最厚重的戰列艦,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一號艦“大和”號1937年11月4日開工,二號艦“武藏”號1938年3月29日開工。在建造過程中日本採取了極為嚴格的保密措施,使得各國海軍很長時間裡無法掌握到大和級戰列艦的正確情報。當時一般日本國民幾乎不知道日本建造瞭如此強大的戰艦。

另外,根據"04艦艇補充計劃"開工的大和級戰列艦三號艦(110號艦)“信濃”號由橫須賀海軍船廠建造,1940年5月4日開工,1940年12月暫停,於1942年在建造中建成50%時改建為信濃號航空母艦(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四號艦(111號艦)在1940年11月動工,於1942年3月停工。

服役經歷

1941年12月16日“大和”號戰列艦竣工並被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1942年2月接替日本最大的“長門”號戰列艦作為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1942年6月參加了中途島海戰。1942年8月5日“武藏”號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大和級戰列艦雖然威力巨大但生不逢時,恰逢戰列艦的主力艦地位開始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的時代,並且日本海軍將其當作最後決戰的王牌未經許可聯合艦隊不得輕易動用而很少出戰。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中,“大和”與“武藏”編入機動部隊掩護航空母艦,但是面對美國海空軍的優勢無所作為。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武藏號戰列艦在菲律賓錫布延海域遭到美軍飛機攻擊,被19枚魚雷和17枚炸彈擊中後沉沒,“大和”號受傷。1945年4月7日“大和”號開赴沖繩群島海區,企圖對登陸盟軍進行自殺性特攻,途中在日本九州島鹿兒島西南海域遭到美軍航空母艦艦載機群集中攻擊,被10枚魚雷以及24枚炸彈命中,傾覆過程中發生爆炸沉沒。

各艦概況

大和號戰列艦:以古國名,即日本畿內五國的大和國命名,並且有象徵「日本民族」的意義。大和號是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

「大和(計劃名A140F5)」在1937年11月4日,於廣島縣吳市的吳海軍工廠開工。為建造大和擴建了幹船塢。建造中的大和為了保密,在能俯視造船廠的地方都加上圍板,造船廠本身亦執行著嚴謹的機密管制。1940年8月8日大和號下水,僅是在大和所在的船塢注水而已。由於保持機密,下水典禮並沒有向外公佈。1941年12月7日完成海試,同年12月16日服役。

1942年2月12日大和成為聯合艦隊旗艦。一部分的航空母艦戰隊官佐在開戰後5個月因大和仍然沒有出擊而說「不是聯合艦隊,是大和旅館」。6月中途島海戰,大和在遠離航空母艦部隊的後方跟進,而沒有直接參與海戰。

1942年8月17日大和出航特魯克島支援所羅門群島方面的戰事。1943年2月11日旗艦的任務被改良了司令部設施的大和級‎二號艦「武藏」取代。1943年5月8日返回日本本土,在吳增強了防空火力後,8月16日返回特魯克島。雖然所羅門群島的戰事不利,但是武藏、大和依然沒有直接參與戰事,只是不斷往返日本與特魯克,批評「大和旅館」的聲音不斷加強。

1943年12月25日大和在特魯克島以西180海里被美軍潛艇魟魚號發射的魚雷擊中3號炮塔下的右舷。儘管只是令艦身小部分受損,但由於爆炸的衝擊將船舷下端部分鋼板推入艦體內,而支持裝甲板的支撐構造則插穿防禦彈片的水密艙縱向隔牆,機械室及火藥庫進水。如此只是敵彈命中的衝擊就能令艦體水密艙進水是危險且致命的缺陷,大和在修理時進行修補,增設了一層呈45度傾角的縱壁。大和在修理時拆除兩舷的副炮炮塔,強化了對空火力。

1944年6月15日,大和參與菲律賓海海戰(馬里亞納海戰),日本海軍首次將戰列艦‎編入機動部隊掩護航空母艦作戰,但在整個戰役過程中並沒有特別活躍的表現。

1944年10月22日,大和編入第二艦隊參加萊特灣海戰。25日薩馬島海戰中使用主炮共發射了104發炮彈。在回程前前甲板共被美軍轟炸機命中了4顆炸彈,但對後續的戰鬥沒有特別影響。直接擊中炮塔的炸彈,只令炮塔上的塗漆剝落(根據第二炮塔長奧田特務少佐的手記中記述,炸彈命中後的衝撃令第二炮塔的人員大半因腦震盪而倒下)。入塢修理損傷時再次強化了防空火力。

1945年4月6日,大和作為第二艦隊旗艦,從山口縣德山灣海向沖繩方向出擊。執行自殺式特攻的命令。12時30分在鹿兒島縣坊之岬海90海里遭到美軍艦載機轟炸,到14時17分,共受到美軍386架飛機多波次的攻擊。主要的損害情況如下:12時38分被2枚中型炸彈擊中,後部射撃指揮所、2號副炮、對空雷達損壞。12時45分左舷前部被1枚魚雷命中。13時37分左舷中央部被3枚魚雷命中。13時44分左舷中部被2枚魚雷命中。14時被3枚中型炸彈命中。14時07分右舷中央部被1枚魚雷命中。14時12分左舷中部、後部各命中1枚魚雷。右舷主機只能提供12節的速度。這時左舷傾斜6度。14時17分左舷中部被魚雷1命中。14時20分,左舷傾斜已增至20度,復原傾斜已經不可能。全員上甲板命令發出。美軍採用摧毀一側舷的對空裝備後,再使用魚雷集中攻擊該舷的方法,射向大和的魚雷除一枚外,全都集中左舷,令其喪失復原性及操控性。後部注排水控制室被破壊,令注排水十分困難。由於艦隻已不能操控,美軍的魚雷更容易擊中大和。「全員上甲板」棄艦的命令下達3分鐘後艦身已大傾斜且露出紅色的艦腹,14時23分橫轉並沉沒,第3主炮塔的彈藥庫發生大爆炸。2767名艦員中僅276名生還。當時爆炸引起的火柱及蘑菇雲,遠至鹿兒島亦能看到。1945年8月31日除籍。

目前大和位於北緯30度42分、東經128度08分,即長崎縣男女群島女島南方176公里,水深345米的地方。

武藏號戰列艦:以日本古國名,即日本東海道的武藏國命名。武藏號是大和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武藏於1938年3月29日開工,建造地在三菱長崎船廠,1940年11月1日下水,武藏建造過程中對司令部、艦橋設施實施了改進,1942年8月5日竣工。性能數據與“大和”號相同。

1943年2月11日,武藏曾一度接替入塢修理的姊妹艦大和成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旗艦。

1943年5月17日,運載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遺體返回日本。

1944年3月29日,武藏由帕勞出港時遭到美國潛艇的伏擊,一枚魚雷擊中水線以下艦艏,造成大量進水(3000噸)。4月3日返回吳港修復損傷。在修理時拆除兩舷的副炮炮塔,強化了對空火力。

1944年6月,大和、武藏所在的第2艦隊編入第1機動艦隊,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參加馬里亞納海戰。

1944年8月,豬口敏平成為了“武藏”號艦長,由於他對戰列艦炮術的精通在日本海軍內部被譽為“炮術之神”。

1944年10月,由慄田健男海軍中將率領包括大和、武藏在內的第2艦隊從婆羅洲北部的斯里巴加灣出發參加萊特灣海戰,企圖攻擊位於萊特灣的盟軍登陸艦隊。1944年10月24日進入菲律賓錫布延海,10時30分遭到美軍航空母艦飛機攻擊。武藏成為美軍飛機主要攻擊目標之一。武藏被第一枚魚雷命中時,相當於400公斤TNT的爆炸雖然對可承受500公斤TNT打擊的艦體所造成的損害微不足道,但爆炸產生的震動卻造成主炮方位盤出現故障(瞄準裝置的失靈使武藏主炮無法齊射,其艦長豬口敏平與艦同沉前留下遺書中都不忘要求改進主炮方位盤)。第二輪空襲時武藏的炮術長請求艦長豬口敏平允許主炮發射對空的三式彈,但是艦長因擔心三式彈對炮膛磨損大予以拒絕,一旦使用後續作戰時很難保證射擊精度。12時左右第二輪空襲中武藏被3枚魚雷命中左舷,造成艦體左傾,艦首下沉,為保持艦體平衡向另側舷部分艙室注水,2枚炸彈命中左舷,大火蔓延機艙受損只能以三軸推進,航速尚能保持22節,由於艦體破損增大了阻力,武藏還是漸漸脫離了編隊。13時19分,第三輪空襲中,武藏左、右舷分別被2枚、3枚魚雷擊中,造成防禦隔壁破壞,大量進水。另有4枚炸彈命中。三輪空襲之後,武藏向左傾斜10度,脫離編隊落後了很遠。15時孤立的武藏成為空襲的重點,接二連三地被11枚魚雷、10顆炸彈命中。15時30分武藏已經喪失了機動能力。武藏總共被19條魚雷和17顆航空炸彈擊中。19時15分,由於傾斜增大且無法控制,下達棄艦的命令。武藏於19時35分傾覆沉沒。1021名艦員喪生,1376名艦員生還。在美國的壓迫下,1945年8月31日除籍。

武藏沉沒水域位於北緯13度7分,東經122度32分。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65000噸,公試排水量:69000噸,滿載排水量:72810噸

尺寸:全艦長263米/水線長256米/艦寬38.9米/吃水10.4米

動力:12座鍋爐,4臺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3000馬力

航速:27節,儲油量6300噸,續航力:7200海里/16節。

武備:三聯裝460毫米/45倍口徑主炮3座(前2後1),三聯裝155毫米/60倍口徑副炮4座(改裝拆除2座),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射炮6座(大和號改裝增加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8座(大和號改裝增加132門)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410毫米,炮塔(正面)650毫米,(頂板)270毫米,炮座560毫米,彈藥艙頂板270毫米,上層甲板55毫米,主甲板200毫米,指揮塔(最大)495毫米。裝甲重量21266噸

艦載飛機:6架水上飛機

艦員:2415人


叫我大王693


00

下水並投入過戰鬥的有日本大和號及姐妹艦武藏號和納粹德國的俾斯麥及同級艦提爾皮茲號,這四艦的滿載排水量均超過了中國現役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遼寧號。在後來的太平洋戰役和大西洋戰役中均被盟軍的艦載機機沉。但要屬最頂尖大的莫過於德國的興登堡號戰列,滿載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9萬噸,由1940年希特勒下令給萊茵金屬公司建造。無奈技術難度過於複雜所以直到1944年盟軍的坦克衝進了萊茵金屬公司工廠的大門除了找到一堆設計圖紙外連興登堡都影子都沒有找到,而此時的希特勒已經自殺了。


用戶61245769526


可以看一個擁有八、九十間店面的大樓,就知道戰列艦有多大了


我胡說你瞎講


二戰時的戰列艦基本都超過了三萬噸,最大的是大和,武藏,還有衣阿華四姐妹,俾斯麥雙雄,黎塞留,維內託,喬五,參戰各國戰列艦大概有108艘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