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话头——宰相的气魄

参话头——宰相的气魄

给大家讲一个禅门的故事。

宋朝时期,和王安石同时有一个宰相叫张商英,他学禅在居士里面是非常有名的。他是儒门世家,学问、知识都是第一流的,年轻的时候最瞧不起的就是佛道中人。他进京赶考,当时一个退休的宰相知道张商英的美名,跟他约定,你得了三元及第的时候,就把女儿嫁给你。这么一个年轻人,当然他中了三元及第。他的夫人从小是学佛的,他很敬重夫人,一看夫人在看佛书,就说那有什么好看的?这种极其异端的书,没有我们孔门的了不起。所以,他说要写一个无佛论。他太太说:你不了解佛,你怎么写个无佛论呢?他说:也对呀!

参话头——宰相的气魄

有一次他去拜访好朋友,这个朋友也是学佛的,知道张商英要来了,就在客厅里面故意把《维摩经》摆出来,印刷得非常精美。张商英在客厅等待,眼睛这么东看西瞧,就瞧见桌子上的书了,他一翻什么玩意儿呀?夷狄之书印得这么精彩,他一翻居然还有道理,越翻越看就看得着迷了。朋友出来了,有什么事呢?张商英说:我忘掉了,改天再来,这本书我先借回去看看。回去以后,还在入迷地看。太太问:你还写不写无佛论了?他说:夷狄之人还真有大智慧。后来,张商英就跟当时一个有名的禅师学禅,这个禅师有点拍马屁,说他文章盖世,见地超凡。张商英也自以为善说禅理,很自负。

当时江西有一个兜率悦禅师,三十出头,他是慈明禅师的再传弟子,很了不起的。兜率悦前一天晚上做梦,梦到了一个太阳出来,他把袖子一搂,就把太阳拢在袖子里面了。第二天他就跟几个弟子讲:这个太阳是转运使张商英,他将要来此,这一下我非收拾他不可。那些弟子说:老师,千万不要惹他呀,这个人不好惹,不要太岁头上动土。兜率说:我自有分寸。张商英来拜见兜率悦,他也知道兜率悦肚子里有点儿货,就跟他说:听说你小师父文章写得好。兜率悦说:我跟相公谈文章,那就等于相公跟我谈禅一样,我们彼此都是外行。张商英一听,很不高兴,这个家伙太狂妄了。天晚了我要回去,他说完了就要走。兜率悦说:相公,据说你是参禅悟道的吧?我倒愿意请教一二。张商英说:是呀,我在那个老师那边怎么怎么,讲了一通。

参话头——宰相的气魄

兜率悦说:我请问,你对禅宗一千六百多个公案都会了吗?都搞得懂吗?张商英说:有的公案我还是有疑问。兜率悦说:相公如果对这一个都有疑问,老实说,你其他的公案都应该有疑问,只是你自以为是。这一下子,砍到张商英的痒处了!他一下子来了兴趣,不走了,他说愿闻其详。兜率悦一看:天晚了,相公请走吧。他说:不走了,不走了。他说:你不走,那请睡觉,明天早晨我再来。兜率悦这样子,张商英也不好讲话,晚上睡觉,睡不着了,起了疑情了,怎么样也睡不着觉了,左思右想,突然一个灵光,哎呀!原来是这个道理啊。赶紧就推门,师傅,师傅,我抓到贼了。兜率悦说:相公呀,你还在酣睡,且请回去。嘭!把门关上了。还不是?哎呀!怎么个不是?怎么个不是?在屋里边走边参,嘭!一下把尿盆踢翻了,这一下才彻底打翻漆桶,早上起来,规规矩矩地穿好衣冠,正式拜师,他说:没有师傅慈悲,我几乎误了大道。

这是张商英,他比兜率悦年纪大,地位也高,可是这个叫做禅门智慧。大家知道,宋朝禅风鼎盛,兜率悦当仁不让,管你什么宰相,管你什么东西,我就整你,而且他还看准,如果张商英是耳食之辈,那也就无所谓了,如果不是耳食之辈,那兜率悦早有伏龙之法,他胸有成竹。

我说这个故事就是跟大家讲,参禅须是真正谦虚放下、通达事理的人,才可以承担起智慧来。大家只是小鼻子、小耳朵、小蟑螂、小老鼠,以这种心情来参禅,一叶扁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没有办法承担智慧。

张商英最后写了一个《护法论》。他和王安石政见不同,可是在禅法里面他们是道友,政治上他不同于王安石,他认为王安石太偏激。王安石是了不起的,他要学禅,他的老师说:你有一能三不能,你不是学禅的人。王安石的老师在他得意的时候不去找他,在他罢相回到老家的时候,在岸边船头上接他,王安石才知道禅法的智慧。罢相以后,王安石整个的诗文就是禅,他晚年一心归禅!

摘自《归零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