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親手除了鰲拜,為何到了晚年又為其平反了?

煙比你好-傷肺不傷心


清聖祖(康熙帝)晚年並沒有給鰲拜正式平反,僅僅是對鰲拜的舊功予以了肯定,並追贈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男爵而已,而男爵的爵位皮島之戰後鰲拜就曾經獲得過。甚至清聖祖的繼承人清世宗(雍正帝)也沒有給鰲拜正式平反,清世宗也僅僅是恢復了鰲拜的公爵爵位、賜葬祭而已,並沒有最終給予定論,最多也只能算作是變相平反。鰲拜真正獲得國家層面的正式平反,那是乾隆四十五年的事情了。乾隆四十五年,清高宗(乾隆帝)對鰲拜的事情進行了重新定性,雖然認可了鰲拜的功績,卻也對他的過失予以了定性。實際上,這真算不得什麼平反,反倒是把鰲拜後代的世襲罔替公爵重新降為了男爵。



清世宗、清高宗就不去說了,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甚至百年。那麼,清聖祖晚年為何也多次提及鰲拜的功績呢?按理說清聖祖應當和鰲拜不共戴天才對啊。其實不然,清聖祖和鰲拜本身沒有太多的私怨,他們之間更多的還是權力鬥爭。清聖祖之所以要搬掉鰲拜,並不是鰲拜有反心,更不是鰲拜對清聖祖的生命產生了威脅,又或者是與清聖祖發生了什麼正面衝突。僅僅是因為鰲拜的存在阻礙了清聖祖集權而已,這也是清聖祖只是幽禁了鰲拜而沒有殺他的原因之一。



鰲拜作為清朝“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親侄子,很早便投身軍旅,後來在皮島一戰成名。之後跟隨清太宗東征西討、戰功卓著,為清王朝定鼎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清太宗去世後,多爾袞、豪格爭位,是鰲拜聯同索尼、譚泰等兩黃旗將領公開喊出了“擁立皇子”的訴求,最終使得形勢逆轉,清世祖撿漏成為了皇帝。多爾袞掌權後,鰲拜多次險些就被處死。或許是出眾的軍事才能幫了他,又或許是因為出身費英東瓜爾佳氏開國元勳家族的原因,鰲拜僥倖保住了性命。清世祖親政後,鰲拜大受重用。順治十八年,清世宗臨終前將鰲拜和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三人一起留給了兒子清聖祖作為輔政大臣。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有權力的地方就會存在權利鬥爭,更何況可以替皇帝做主的輔政大臣?清世祖去世後不久,四個輔政大臣就鬥了起來。索尼資格老、地位高,加上年事已高,早早地置身事外,僅僅作為對鰲拜的一種牽制存在,卻沒有和鰲拜發生什麼明顯的正面衝突。後來清聖祖娶他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多少也是因為索尼的這種地位和特殊作用。遏必隆作為勳二代(“開國五大臣”之一額亦都的兒子),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是,遏必隆為人相對比較軟弱,事實上成為了明哲保身的牆頭草。蘇克薩哈本來就是利益至上。作為清太祖的外孫,先是投舅舅靠多爾袞,多爾袞倒臺後轉頭就把這個舅舅給賣了,投入了表弟清世祖的懷抱。因此,他和鰲拜的爭鬥也最為激烈。康熙六年,蘇克薩哈最終被鰲拜整死。同年,索尼病逝。自此,四個輔政大臣只剩下鰲拜和遏必隆,鰲拜開始一家獨大。



由於清聖祖年幼,加之康熙六年鰲拜開始一家獨大,鰲拜也越來越不把清聖祖當回事。雖然如此,但是鰲拜對於清王朝還是忠心耿耿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可以這麼說,鰲拜至死也沒有想過謀逆,甚至連霍光所行廢立之事都沒有想過。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為清王朝盡忠,但鰲拜這種自以為是的盡忠卻越來越讓清聖祖不滿。年少的清聖祖想有所作為,可是卻事事受到鰲拜的掣肘。尤其是康熙六年之後,這種矛盾已經嚴重激化,一觸即發。



最終,康熙八年,清聖祖一舉拿下了鰲拜。 之後,給鰲拜擬了三十條罪狀,當然這裡面不乏欲加之罪。但是有一點,三十條罪狀裡沒有一條是說鰲拜謀反的。由此可見,清聖祖對鰲拜對清王朝的忠心還是認可的。只不過,鰲拜對皇權造成了掣肘,必須搬掉。這也是清聖祖為什麼僅僅是幽禁鰲拜卻沒有殺他,晚年還重新追贈其男爵爵位的願因之一。


不務正業歪醫生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瞭解一下鰲拜!

鰲拜滿洲鑲黃旗人,皮島一戰被皇太極所重視,至此加官進爵不斷,到了崇德八年鰲拜已經是兩黃旗的核心人物,其中一個重要職務就是保護皇帝安全!在皇太極死後議定皇位繼承人時,鰲拜率兩黃旗侍衛,將崇政殿包圍,在豪格與多爾袞兩派爭位陷入僵局時,鰲拜率侍衛披堅執銳進入會場,力主立皇子,並以身死相威脅。

在各派勢力的權衡之下,立皇九子福臨為帝,在之後七年的時間裡鰲拜經歷了人生最艱難是一個時期,作為皇帝忠實的鐵粉,受到了多爾袞百般的迫害抹黑,他曾三次被多爾袞下獄論死,最後都因前線吃緊,被派上戰場!因為仗打的好獲封滿洲第一巴圖魯!多爾袞去世後鰲拜再度受到順治重要,並且在順治死前封其為輔政大臣!

現在就連歷史教科書上都說鰲拜專權,震懾皇帝,但是,首先,正像我前面說的那樣鰲拜在最艱苦的時候都沒有動搖對皇帝的忠誠,其次鰲拜位極人臣人生該得到的他都得到了,沒必要對皇帝不敬。再次再抄鰲拜家時並沒有發現太多值錢的東西,那麼鰲拜結黨營私又有何用?最次鰲拜半生戎馬,第一巴圖魯啟是浪得虛名,都說鰲拜嬌旨處死蘇克撒哈,然而鰲拜下獄后皇帝始終沒給蘇克撒哈平反!幾十年後倒是給鰲拜平了反!

康熙作為少年天子有理想有抱負這正常,讓鰲拜退休,又怕鰲拜鬧事,所以就出現了擒鰲拜的鬧劇,就憑几十個年輕人想拿鰲拜,鰲拜真的想反抗嗎?

鰲拜下獄後康熙擬定鰲拜二十款大罪條條該死,如果鰲拜真正做到了威脅皇權,康熙會留他嗎?大家不妨想想吳三桂有多慘!或許鰲拜死的時候他已經後悔了!

康熙能在死前承認這個錯誤,說明康熙的確夠得上一個帝王的胸懷!其實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



不以成敗論江山


鰲拜有功於社稷,後期專權但並無謀逆之心。

鰲拜生於武將世家,自小受家庭的薰陶,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早年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在皮島、松錦等戰役頗有建樹,是清朝的勇士, 鰲拜後期專權但並無謀逆之心。


鰲拜一直跟隨著皇太極,是皇太極的心腹,皇太極去世後,清庭面臨著由誰繼位的問題,多爾袞和豪格,分庭抗禮,權勢旗鼓相當,最後折中選擇富臨繼位,多爾袞攝政監國。作為皇太極的心腹,鰲拜自然是支持豪格,多爾袞攝政後,鰲拜遭到了多爾袞的清洗,一直到多爾袞去世,福臨親政,鰲拜才從新被福臨重用,自此之後,鰲拜升遷速度就走上了快車道,他也越來越囂張跋扈,目無君上了。


當福臨去世,命令四位大臣輔政,分別為索尼、鰲拜、遏必隆和蘇克薩哈,索尼已經年邁,遏必隆又膽小怕事,剩下一個蘇克薩哈又難以與鰲拜抗衡,朝廷各方勢力都巴結鰲拜,與鰲拜示好,此時的鰲拜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在權利的誘惑下慢慢的迷失了自我,漸漸的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

這個時候的康熙急於親政,必須除掉鰲拜這個障礙,但是,康熙畢竟是千古一帝,明辨是非,晚年康熙還是給鰲拜平反了。


三金講史


鰲拜,出身瓜爾佳氏,後金開國五大臣費英東後人,滿洲鑲黃旗人。先後追隨,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東伐西討,南征北戰。

鰲拜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征戰時期,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可謂站站封神,封三等男,賜號巴圖魯,算不上開國元勳,但也絕對是從龍之臣。第二階段,對抗多爾袞,福臨繼位,最後還是兩黃旗力挽狂瀾,貢獻不言而喻,所以後來成為四大輔政大臣。多爾袞攝政後,屢次迫害鰲拜,他寧死不從,多爾袞都不忍殺他,拎其忠勇。晚年專權,也是執政已久,但仍然不忘當初對天起誓,一直擁護皇太極子孫,沒有對康熙痛下殺手。康熙給鰲拜平反,主要是功大於過,重要戰役都離不開費英東,鰲拜的身影,論忠勇鰲拜更是代表,多爾袞壓迫之下,兩黃旗好多將領都屈服了,唯有索尼,鰲拜不肯妥協,所以正黃旗索尼是代表,鑲黃旗鰲拜是代表,功勞是不可抹殺的。


韜光養晦的風


為了實現其對政權的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