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从不和历史功绩划等号,细数历史课本上,正面人物的反面人生

关于历史人物,总是伴随着他们的历史事件,我们从小到大学的历史课本那些具有丰功伟绩的君臣民们是否也如浪潮中他们创造的功绩一般一生都是光明坦荡的呢,答案可能会大跌你的眼睛,成就与人品无关,下面我们就细数下学生时代那些年课本上德不配位的那些人。

人品从不和历史功绩划等号,细数历史课本上,正面人物的反面人生

1. 吴起

说起吴起,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常胜将军的名号,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即使是封神的诸葛孔明都曾吃过马谡的亏。而吴起,可以说是终其一生未打过败仗。展现自己军事才能的同时,吴起也是一位优秀的改革家和政治家,他曾在楚国主持变法,可惜因为触碰贵族利益,最终被杀害,变法也最终宣告失败。说到这里,听起来都是一位时代背景下的悲剧英雄。可惜性格决定命运,吴起的悲剧性格造就了他两极的人生。吴起一生都在追逐功名,年少时为了谋得一官半职,寻求政治发展,把本来富裕的家庭搞到倾家荡产,确无所作为,在被邻里嘲笑时,竟然连杀三十多人。这样极端的性格也为他后面杀妻埋下了伏笔,甚至为了获取功名,在母亲去世后未回家奔丧,只因杀人后逃走前曾对母亲发誓:“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人品从不和历史功绩划等号,细数历史课本上,正面人物的反面人生

2. 勾践

卧薪尝胆的典故自是不用多说,我们的课本中勾践也一直是励志式人物的存在。经历亡国之痛,忍受马夫之辱,勾践最终回到自己的故土,作为一国君主,他选择与百姓同甘共苦,大刀阔斧进行各项改革,提升自己国家战斗力,为灭掉吴国积蓄力量,一雪前耻。两国交战,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惜勾践采用的手段极其不光彩。他通过美人计麻痹吴王,使其不理政事,杀害了忠心耿耿的伍子胥;大规模去收购吴国的粮食,导致其国库空虚;假意赠送名贵木材,实则为耗费吴国大量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拖垮吴国。虽说有范蠡等臣子的建议,但越王才是最终的决策者。此等计策,若为个人复仇,尚可说得过去,复国大业用这样的法子,到底为人所不耻,更何况吴王夫差曾经放他归国,无恩也不至有过。

人品从不和历史功绩划等号,细数历史课本上,正面人物的反面人生

3.刘邦

作为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的人生不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从破落小县城的亭长到一国君主。翻开这位帝王的人生履历,你会发现,最准确的评价来自在于其父,被斥“无赖”。回想历史课本,形容刘邦的多为褒义词,知人善任、豁达大度、即位后在文化、政治、民生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为大汉王朝的繁荣稳定建立了坚实基础。确未提及他无赖的上位史,少年时不爱读书不去劳作爱喝酒,喝了酒不爱结账,成家后做个亭长也是不务正业,三天两头请假,后来因为一场败仗,逃亡途中竟然试图抛妻弃子。偏生这样一个无赖,做上了九五之尊之位,不得不说,老天爷厚爱。

人品从不和历史功绩划等号,细数历史课本上,正面人物的反面人生

4.李世民

如果说刘邦是上天的偏爱,唐太宗李世民则是靠自己的铁血手腕坐上了帝王宝座。李世民的历史评价有多高,念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他开创的大唐盛世至今仍为人们所称赞,但李世民作为李渊的次子,当时太子之位已由其大哥李建成继承,所以说李世民的皇位也算来路不正。众所周知,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精心策划的一场夺权之战,清除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同时逼迫李渊写下退位诏书,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李世民为绝后患,连兄长李建成的孩子都未放过,全部屠戮殆尽。也许命运就是个圈,李世民又何曾想过,若干年后,自己所立太子李承乾与四子李泰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结果便是李承乾兵败,被流放致死,当然李世民的其他子嗣也并没有幸免于难,均被冠以谋反的罪名给处决了。

人品从不和历史功绩划等号,细数历史课本上,正面人物的反面人生

5. 朱熹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可惜他自己就没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作为后世眼中的思想家,朱熹似乎是个清心寡欲的人,无欲无求。但根据史书记载,因为男女关系问题,朱熹没少被人弹劾。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罪状,“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翻译过来就是,朱熹曾经引诱过两个尼姑做小妾,即便后面出去做官了,也依然带在身边,不避人言、招摇过市;而他自己家中的儿媳则在丈夫死后还怀上了孕……最后,主张将朱熹斩首,以绝“朱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案”。有人说,这是朱熹政敌的污蔑,毕竟在朝为官,勾心斗角是常事,但空穴不来风,朱熹自己甚至都没有明确否认自己混乱的私生活。

人品从不和历史功绩划等号,细数历史课本上,正面人物的反面人生

6康有为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作为考试必备题目,相信大家对康有为这个名字无比熟悉,书本里他是深明大义,不顾个人性命挽救国家于危难的一介书生,作为中国近代改革的代表人物,对历史产生了一定影响。事实却是,除了领导了戊戌变法,康有为似乎毫无建树,生活中也是一个不端正的人,首先是“衣带诏”事件,利用杨锐的死在海外大势敛财,可惜谎言被拆穿,其人品低劣可见一斑。私生活混乱,在落魄至上海,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还去嫖娼,结果无力支付嫖资,被人追到船上笑话。只因看到姑娘漂亮,不顾自己六十二岁的高龄,娶了人家十八岁的妙龄少女,导致自己的妻妾儿女全部反对,集体抵制出席婚礼。

翻阅历史,才不配位的人还有很多,我们通过课本学习的历史知识也是有限的,人物应该是立体的,既有伟光正的一面,也有生活化的一面。多角度看待一个人,丰富形象,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