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頂級的武器裝備,可為何還是打不過遼金?

歷史大變局


宋朝軍事能力差可以從兩方面找到原因:其一,軍事制度和兵役制度不合理;其二,國防資源不足,缺乏戰略縱深

一、宋代軍事制度與兵役制度

宋代軍事上的基本方針是重文輕武,以文制武,提高文臣地位,貶抑武將和軍人地位。軍事管理體制是在中央政府設立樞密院,掌軍政,由文臣擔任樞密使和樞密副使,有調兵權。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分掌禁軍,有握兵權。三衙的將領用一些資歷較淺、容易駕馭的人來擔任,且時常加以調動。樞密院和三衙互相制約,調兵權和握兵權分離。遇有戰事,皇帝臨時委派將帥,原來的軍隊統領沒有皇帝的委任是沒有指揮權的,還要對軍隊派遣監軍,加強監督。

北宋軍隊可分為禁軍、廂軍兩類。

禁軍:北宋軍隊的主力,系招募而來,是由朝廷直接統領的正規軍。北宋本著強幹弱枝的國策,將全國精銳壯丁都集中在中央所屬的禁軍之中,隸屬於三衙,按照廂、軍、指揮、都四級建制編成。禁軍人數是逐漸增加的。宋仁宗時的禁軍人數是宋太祖時的四倍多,達到82.6萬人。

廂軍:五代時駐守州的城廂,稱“廂兵”,是地方諸州的鎮兵,系招募而來。北宋時系由各地藩鎮經由禁軍不斷挑選廂兵精壯士兵之後剩下的駐守地方的老弱殘兵。訓練很差,主要服雜役和勞役,成為不能作戰的役卒。

北宋是按照守內虛外、強幹弱枝的方針進行軍事部署的。禁軍有一半駐防在京師及其附近,其餘分戍全國各要衝地區,邊境上只屯駐少量的禁軍,對遼、西夏採取守勢。

北宋為了防止兵為將有現象的出現,制定了更戍法。禁軍的駐屯地點,每隔幾年更調一次,將領不隨之更動,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防止軍隊的私人化。

北宋還經常採取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的辦法,以防範民眾的起義和反抗,這成為一項國策,後果是導致軍隊數量急劇增加。禁軍、廂軍士兵都須在臉上刺花字,以防止逃亡,這顯示了軍人地位的低下。

南宋初年,宋金激戰正酣,宋代禁軍大部分潰散,各地將帥統領軍隊屯駐在戰區,形成了若干支屯駐大軍,護衛著南宋的安全。這時武將地位稍稍有所提高。宋寧宗開禧北伐失敗後,南宋恢復以文制武的國策,由文臣擔任大軍區統兵官,剝奪武將的統兵權和指揮權。南宋軍事建設的重點在水軍,水軍成為一支重要力量,以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軍隊的進攻。

二、宋代國防資源及戰略縱深

兩宋都不是全國性統一政權,北宋是局部統一,南宋是半壁江山。兩宋從立國開始,始終就有內憂外患。內憂是農民起義,外患是與之並立的幾個少數民族政權。兩宋自始至終與幾個少數民族政權,如遼、西夏、金、蒙古,並立並存,共生共存,兩宋都亡於少數民族政權之手。

北宋的國防形勢是:北宋立國時,北邊的遼政權已經建立幾十年了,遼政權還控制著後晉石敬瑭割讓的幽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帶,位於農耕經濟的北部邊緣區,之中有燕山等山脈,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

幽雲十六州的喪失,等於北宋北邊國門大開,無險可守,隨時都會遭到北邊遊牧民族的侵擾和進攻。北宋定都東京汴梁(今開封),北邊是華北大平原,遼的騎兵越過宋遼邊界,幾天時間兵鋒就可抵達汴梁城下。可以說,北宋是沒有國防線的。宋太宗時,北宋兩次發動對遼的戰爭,企圖收回幽雲十六州,但都失敗了,此後,北宋對遼採取守勢。1004年,南下的遼軍與宋軍戰於澶州,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宋遼之間之後保持了百年的和平。

北宋立國幾十年後,西北的党項族建立了西夏。宋夏相互攻伐,互有勝負,北宋失敗居多。1044年,宋夏簽訂和約,此後雙方仍有戰爭。

北宋的國防資源問題也存在缺憾。一是宋遼邊界宋朝一方是華北大平原,無險可守,無固可防。澶淵之盟後,北宋的國防線是拒馬河,宋遼既不正式開戰,北宋也不好正式佈置邊防。北宋只獎勵河北民間多種水田,多開渠道,於渠旁多植榆楊。萬一打仗,可以做障礙,稍稍抵禦遼人的大隊騎兵。二是北宋缺乏優良的戰馬,欠缺優質的騎兵。優良馬匹的取得需要具備適宜的養馬條件。適宜的養馬條件是:北方高寒之地,大草原。此位置在薊北之野(今內蒙古一帶)和甘涼河套(今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一帶,這兩個地方一個被遼佔據著,一個屬於西夏的疆域範圍,都不在北宋控制範圍內,所以北宋不具備出產良馬的條件。而優良的戰馬是優質騎兵的先決條件,優質的騎兵是與北方遊牧民族武裝力量一決高下的基本條件。可見,北宋的國防資源實在是可憐。

北宋在局部統一完成時,按一般人的想法,是要裁減軍隊的。但北宋在北邊還有強敵虎視眈眈,不僅不能裁減軍隊,還要增加軍隊的數量。養了兵,卻又不看重他們,輕視他們;養了將帥,卻又像防賊一樣防著他們,生怕他們篡了趙家的天下。兵越養越多,養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養兵,使得軍費開支越來越大,成為財政的沉重負擔。

王安石變法時,提出保馬法。由民戶代養官馬,推行於北邊諸路。民戶願養馬者,每戶養1匹,有能力者可養2匹,馬匹由官府撥給,或官府出錢由養馬戶自行購買。養馬戶可免除一些賦稅負擔,但馬匹死亡要賠償。事實證明,農民把養馬看作苦差事,保馬法變成了一個秕政。

王安石變法時,還提出保甲法。在黃河流域一帶試行,農村民戶,每十家組成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家有二丁以上的出一人為保丁。農閒時保丁練習武藝,平時夜間輪差巡查,維持治安,戰時可以編成軍隊,又可免出養兵之費。

南宋的國防形勢更是慘不忍睹。1141年,宋金紹興和議規定兩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南宋只有秦嶺—淮河以南的半壁河山。秦嶺一線尚有險可守,淮河一線無險可守,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的軍隊只要發動進攻,兵鋒一指,就達長江。長江就成了抵禦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軍隊的天然屏障,只要長江天塹一失,國都臨安防禦洞開,即刻不保,王朝就面臨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窘境。可以說,南宋的國防形勢是很悲慘的,更加可憐。

可以這麼講,宋代軍事兵役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兵制了。宋代軍事兵役制度是用來防內的,不是用來對外的。可以說,宋朝軍隊鎮壓農民起義,消弭內亂還是綽綽有餘的,但在對外戰爭中是很窩囊的,甚至可以說是丟人現眼,狼狽不堪。

宋代軍人地位低下,武將不受重用。宋代是兵多而濫,兵多而不精,兵多而經常打敗仗,禁軍、廂軍士兵都須在臉上刺花字,稱為配軍。在整個尚文輕武的社會氛圍中,軍人社會地位低下。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就是從宋代傳下來的。宋代任用文官擔任軍隊統帥,引導整個社會貶低軍人、蔑視武將,成為軍隊喪失戰鬥力的最致命的禍根。宋代從高層到基層,武人都很難擔任主角。宋代武將不受重用,越是有才能的武將,如狄青,因是行伍出身,立了大功也不重用。朝廷還提防他要做趙匡胤第二,結果狄青鬱郁而死。

宋代軍隊數量龐大,軍隊戰鬥力低下。北宋初年,軍隊數量是23萬人,到宋仁宗慶曆年間已達125.9萬人。宋代的軍事管理體制造成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更戍法造成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出征時臨時命將,這些都導致危機時刻、緩急之際宋軍戰鬥力低下,在與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屢打敗仗。





浪淘沙niuniu


北宋的軍隊後來幹不過遼國和金國,還真不是武器的問題。當時的大宋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金屬冶煉技術,像重達六七十斤的重型札甲,在當時的歐洲人眼裡是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但是古代戰爭歸根結底還是要看人,如果人不行,你就是再好的刀和弓弩,也很難撕得過敵人。


北宋的軍隊恰好就處在這個尷尬的局面上。太祖太宗的時候,北宋軍隊的戰鬥力還很強,尤其是宋軍剛剛滅了北漢之後,其戰鬥力實際上是要超過遼軍的。之所以戰敗,就只能說太宗好大喜功、勞師遠征、指揮不力,最後讓遼軍反敗為勝。可以說宋太宗的兩次攻遼失敗,都是因為自己壓根不會打仗,還淨耽誤經耽誤人家能征善戰的大將指揮。

因為兩次失敗敗的比較慘,所以太宗漸漸地就失去了北伐的意思。也就是從這開始,宋軍的戰鬥力開始直線下滑。首先北宋初年的軍隊並沒有後來的百萬之多,其實一共也就20多萬,中央禁軍10萬,地方廂軍10萬。一直到真宗後期,宋軍才漲到中央禁軍30萬,地方軍隊30萬之多。仁宗時期,宋夏戰爭頻發,然後國家不斷招兵,北宋的軍隊才累積到100萬。又是怕失業軍人成為影響社會治安的不穩定因素,故而政府選擇出錢養著這些軍隊。在宋徽宗時期,北宋的軍隊分配已經和先前大不相同。在京城的禁軍只有7-8萬,西北邊境的軍隊高達近30萬,其中最精銳的是常年駐紮在西北歷練了幾代的7萬西軍。然後其餘軍隊分散在宋遼邊境和宋理邊境比較多一些,再就是各地都有一些軍隊來預防民變。



雖然北宋的軍隊數量龐大,但是訓練是在不敢恭維。禁軍的主要任務就是站崗,因為大多駐紮在大城市周邊,而宋代的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因此想這些軍紀不強的軍隊經常會有各種娛樂場所,士兵們天天醉生夢死的,反正文官不管,武官又經常被調來調去也管不了,所以禁軍的戰鬥力基本上就這麼磨沒了。


然後是廂軍,按照宋政府的理念,廂軍本來就是要比禁軍的待遇差,所以從徵兵上,廂軍多是些難民,壓根就不是什麼青壯年勞動力。來了之後也不用操練,儼然成了地方工程隊,就更沒什麼戰鬥力了。

在面對遼國的時候,雖然宋軍的戰鬥力迅速退化,但是軍隊成分還沒有爛成後來的樣子,再加上宋遼之間會戰了十幾年了,宋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依城而戰也是不弱。


但是金軍南下的時候,宋軍除了7萬西軍可以迎敵,其他軍隊都是打醬油的。而這七萬西軍卻在徵方臘和攻遼時分散的過於厲害,根本無法形成強大的戰力,因此在更加善戰的金軍面前,也就沒什麼用了。


火器工坊


打仗不是拼裝備;二十個人打架和二十萬人打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宋朝在當時來說也算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了,但是兩宋三百年間,對外戰爭卻幾乎沒有什麼大勝仗,即便是對西夏這樣的小國也是側重於用金錢換和平。對於強大的遼國,太宗兩次慘敗,導致整個宋朝“談遼色變”,宋真宗膽戰心驚地親征,好在最終簽訂了和平協議。對於強大的金國和蒙古,用錢不管用了,宋朝就亡國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完全不是因為宋朝的軍事裝備不行,其主觀原因在於制度不行,客觀原因在於疆域不完整。

在制度方面,趙匡胤建國之後為了防止五代軍閥割據的局面再次出現,便確立了“守內虛外”的策略,降低了武將的權利,將全國最重要的部隊收歸皇家所有,是為禁軍。宋朝還有意貶低武將的地位,大將每次出兵必然會有個權利更大的文官監視著,而太宗趙光義甚至直接畫陣圖遙控千里之外的軍隊作戰,幸虧李繼隆等人抗旨不遵才打了勝仗。也就是說,宋朝的武將沒有權力,士兵沒有地位,戰鬥力自然弱。

另外,國史君(國史通論)還曾經講到,宋朝有一項難以評價的政策——每逢災荒之年,朝廷便會出錢收養那些衣食無著的百信,並且給他們找了點事幹——當兵。其主要目的當然是防止流民聚眾作亂,但是其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宋朝“冗兵”啊,士兵戰鬥力降低啊。冗兵就意味著國家消耗大量經濟開支,戰鬥力降低就意味著打敗仗。

從客觀上來看,宋朝也確實不容易,相比起強盛的漢朝、唐朝來說,宋朝簡直就是白手起家啊。漢之前有秦、唐之前有隋,二者都是短暫的大一統王朝,但是宋朝之前是一個持續了百年戰爭的爛攤子,宋朝接受的是版圖不大的後周。說實話,兩任皇帝在二十年的時間內完成國內的基本統一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但是宋朝最終還是缺少了燕雲十六州和河西走廊兩個戰略要地。

這兩個戰略要地既是中原王朝的天然軍事屏障,又是重要的產馬地。丟失了這兩個地方就意味著宋朝不但沒水泡腳,甚至連泡腳盆子都沒有。

但是說實在的,趙光義的確不會打仗,他在經歷慘敗之後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對宋朝的軍事策略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調整——從主動出擊變為被動防禦,這才真正發揮了步兵的優勢,同時也是宋朝武器裝備發達的關鍵原因。


國史通論


北宋軍隊有頂級的裝備,卻是一支沒有靈魂的軍隊。

一支失去靈魂的軍隊別說打勝仗,能成功從戰場上逃走都是一種奢望。金國反抗遼國的時候,宋朝派出15萬大軍妄圖收復幽雲十六州,當時遼國的守軍已經是一支孤軍人也不多,只有4萬,但就是這支軍隊把宋軍殺得大敗,也讓金國看到了宋軍戰鬥力的不堪。

而在金軍南下的時候,駐守在黃河邊上的14萬宋軍還沒見到金軍的人影就嚇得連夜逃走了,以至於金軍毫不費力的渡過黃河天險。

東京保衛戰,宋朝政府竟然派人做法抵抗金軍的攻擊,結果城門大開的時候成了金軍攻城的最佳時機,強悍的金軍蜂擁而入,像砍瓜切菜一般殺得宋軍人頭滾滾,諾大的汴梁城很快速就淪陷了。

這就是北宋末年宋朝軍隊的戰鬥力。

說實話,這也不能全怪到軍人身上,有宋一代,對軍人的打壓是極為嚴重的,在當時當兵不是一件光榮的事,任何一個有臉面的人都會以當兵為恥,所以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碾釘”之說。這樣的社會地位,讓士兵缺少了榮譽感,再也沒有唐朝“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理想,也缺少了“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豪邁。

當兵成了一種混吃混喝的職業,就連宋朝政府也是這麼認為的: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

當兵既然是為了吃飽不餓,那誰還會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呢?

所以,宋軍才會在北上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時候被遼國殘兵打的大敗。才會在金軍南下的時候,還沒見到金軍人影就已經做鳥獸散。

但是,當北宋滅亡,金軍在中原肆虐的時候,士兵們保護家園,為親人復仇情懷賦予了宋軍缺失已久的靈魂,從而讓金軍看到了宋朝人應有的戰鬥力,和尚原之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和尚原之戰爆發於1131年,距離北宋滅亡剛剛過去四年,當時金國已經統治黃淮流域,他充分吸收了中原的先進技術,其的裝備並不比宋軍差,同樣身披重甲,並有神臂弓助戰,而且金軍還有騎兵的優勢。可以說,此時的金軍是一支結合了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長處的強軍,對宋軍來說擁有很大優勢。


要是北宋末年的宋軍遇到這支金軍,基本上不用打,光氣勢就可以把宋軍逼退幾百裡之外。可是,這時候的宋軍已經脫胎換骨,早已不是為了吃糧才當兵的廢物,而是一群為了保家衛國,不惜和金軍拼命的精銳。

所以,在和尚原之戰中,金軍騎兵多次衝鋒都難以攻克宋軍方陣,於是派出重甲步兵手持長矛硬懟。嚴密防護的兩軍在陣地上不斷刺向對方,因為甲冑在身,都很難殺死對方的士兵。

後來吳階想到一個辦法,兩人為一組,一人刺金兵雙眼,當金兵舉槍格擋的時候,另一人刺金兵腋下,這才擊退了金軍步兵。

當然最能體現宋軍決死精神的就是岳家軍大破柺子馬,金軍騎兵人和馬都身披重甲,防護力極強,衝鋒時金軍騎兵如同洶湧的洪水,難以抵擋。

為了擊敗這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岳飛命士兵手持麻扎刀直面金軍重騎兵,他們被要求當柺子馬衝到跟前的時候,必須手持麻扎刀上砍敵軍,下砍馬腿。

可以想象,當數萬只馬蹄腳踏大地轟然衝鋒的時候,岳家軍需要多強大的心理素質才不會崩潰。

當金軍騎兵像潮水般湧到眼前的時候,岳家軍還要正確執行命令,舉起麻扎刀砍向敵人,而騎兵在遭到攻擊之後,強大的衝擊力仍然會砸向岳家軍,這是一個同歸於盡的打法,只有最勇猛的軍隊才能勝利。

然後,岳家軍贏了。

而金兀朮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嘆息。

可見,一支有靈魂的軍隊和沒有靈魂的軍隊有著天壤之別。


歷史風暴


北宋最嚴重的問題,其實是軍隊系統。

北宋的軍隊系統主要是以禁軍為主,算是國家直屬軍隊,地方廂軍作為補充,戰鬥力有限。而北宋軍隊有一個很顯著的弊病,那就是作為主力的禁軍,定期更換駐守泊,屯戍地區和統兵將領的制度產生了兵將互相不熟悉的問題。但這其實在宋神宗時期實行“將兵法”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而在筆者看來,北宋軍隊最大的問題,是軍人社會價值觀的問題。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軍人的地位,在北宋時期最低,南宋都要比北宋好很多,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割據、軍事強人動輒叛亂導致政權動盪的情形,給趙宋王朝建國的軍事國策產生了相當負面的影響。

這種影響,導致從皇帝到文臣,形成了一種對武人矯枉過正的戒備心理。總所周知,在北宋以前,文武之間的分歧其實沒有那麼大,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對立,並沒有北宋時期那麼涇渭分明。北宋以前,文人好武,習兵法韜略,在戰陣中來往的事情其實很普遍。而這個情形到了唐末藩鎮割據及至五代十國大分裂,其間武人們的種種惡劣行為,給文人們留下了強烈的心理陰影。

於是,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和文臣們形成了默契,就是著手削弱武人的兵權,其實一開始趙匡胤考慮的大概是收攏兵權於中央,用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制衡武將,但是事情發展到後期,文臣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對武人的打壓已經到了一種近乎執念的存在,不單單是不放心武人領軍,非要搞文臣來監督分權,還要在社會地位上徹底打壓武人,形成好男不當兵,賊配軍等等社會風氣。到宋神宗打算變法整頓,跟契丹,西夏掰掰手腕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縱觀北宋一朝,對武將的防備心理,不僅形成制度來制約武人掌握軍隊,將兵權收攏在樞密院,對於在外征討的武將,無時無刻不在監督的同時,還在中央玩遙控指揮。打敗了就讓武將背黑鍋,打勝了,又擔心武將居功自傲,或增強武將在軍中的威望,哪怕能夠繼續擴大戰果,也要要求武將勒馬回朝。北宋的軍隊簡直就是被綁著手腳在外面戰鬥,也是難為了他們沒有輸得褲襠都保不住。

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北宋用將唯親,庸人領兵造成了嚴重後果。大多將領都是文臣的小跟班,或者就是一些被長期圈養的武臣勳貴,又或者直接就是如童貫那種天子家奴,而對於邊將,那是相當的防備。

其實北宋建國之初,在宋太祖時期,北宋軍隊還是有很可觀的戰鬥力的,太祖雖然收了兵權,卻沒有完全讓武將失去社會地位。北宋軍隊真正開始走下坡路,是從太宗開始的,“雖千里外,上自節制。”,凡一遇到戰事,哪怕軍隊在千里之外作戰,遇到用兵決斷的時候,還需千里之外的朝廷來決策,就古代那個通訊條件,等決策下達到部隊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而到真宗,仁宗朝後,文臣的地位高漲,皇帝都幾乎幹不過文臣了,而這些個文臣對武將的防備心理,已經不是簡單的怕重演五代舊事了,而是涉及到了政治利益,誓要將武人們壓制到底。

所以北宋哪怕處於一個冷熱兵器開始出現交替的重要時期,製造再先進的武器,也架不住軍隊指揮機構的崩壞啊。長此以往,軍隊慢慢也開始腐化墮落了,反正幹到死還是要看文臣的嘴臉,還不如去斂財咯。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青年折緣


這個問題的回答要從多方面講,打仗不能光靠武器。勝敗有多個因數造成,最主要的還是靠人。武器靠人操作,勝敗指揮官是關鍵。在戰場上,指揮官,指揮有方。整個國家核心層有凝聚力,從皇帝到貧民團結一致,有決心,有亮劍精神。就可以攻克所有的困難,找到更好的方法,解決一切難題。這樣就是武器再差,最終也會勝利。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志願軍打日寇,打蔣匪,抗美援朝打聯軍不就證明了嗎?

我們來看一看北宋,宋皇帝來得就不正,趙匡胤是通過黃袍加身,陳橋兵變,做的皇帝,建的宋朝。杯酒釋兵權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因此他害怕有本事的人也學他這樣,廢了他建的江山。趙匡胤留給宋朝統治者的座右銘就是:“寧可要一千個貪汙的文官,決不允許有一個武將有權,有一個權臣有造反的資源。”因此宋朝對待本宋朝人,就象防賊一樣,防著本國人。始終有宋一朝都是將農民起義,權巨亂政,地方軍閥捕殺在萌芽狀態為頭等大事。對貪腐不嚴,因此宋朝到處都是貪腐官僚,社會黑暗,良民無以為生。那麼對待遼金的戰爭,朝廷核心層文官,和談派和投降派壓倒主戰派。對待遼金打仗自然議和投降是首選。屈辱條件也無所謂,總比自己人篡奪趙家江山好。“歲幣”是北宋人民的負擔,又不是趙宋皇家的負擔。皇家有吃有喝逍遙自在就行,禁軍始終貫徹把農民起義,大臣掌權,地方軍閥捕殺在搖籃狀態之中,就不會出現江山移主,皇帝就可睡大覺。對外戰爭何必要勝,勝了反而對皇家有害,會出現臣子功高蓋主。朝廷核心都害怕自己的指揮官能在前線指揮軍隊打贏,這樣的國家當然打不過遼金。

北宋流行當兵為恥,在北宋就有這麼一句話:“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北宋任何一個有頭有臉的人都會以當兵為恥。那麼宋朝的兵都是被政府或地主逼得在家裡沒吃沒穿,才會選擇去當兵。還有的兵就是農民起義,土匪被朝廷招安的人。他們對朝廷本來就有牴觸情緒,當兵完全是混口飯吃。

宋朝的將呢?北宋重文壓武,武將薪水少,沒前途,還危險。楊家將雖是虛構的,但是也反應了北宋武將的真實狀況。楊業居國李凌牌,大郎替了宋皇死,二郎替了趙德芳,三郎被馬踩成了橋樑, 四郎八郎被捉去了遼邦,五郎身負重傷,上山做了和尚。七郎回帥營班兵,卻被亂箭竄心。楊家唯一活下來的男丁六郎,又為潘美一案,害得如此下場。在工資,地位低,沒前途,還危險的北宋,當然會一句:“北宋缺將”。

北宋現場作戰,由文官,太監依據皇帝的陣圖進行排兵佈陣。皇帝遠在京城,對打仗一竅不通。作戰指揮官死板,不會靈活應用。而會打仗的遭到蔑視和排擠。軍隊分配是,實力強的軍隊留在都成保護皇帝,打內戰。實力差的軍隊放在邊疆打外敵。

綜合以上內容北宋那怕是有今天的原子彈或者氫彈,仍然打不過遼金。







五十年代井岡山老人


首先,宋朝時候打仗看裝備嗎?看人數嗎?看統帥嗎?都看,但不是關鍵,如果軍隊多裝備好就能取勝,那還打什麼仗?

其次,宋朝軍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弱化其他軍隊。禁軍幹什麼的,護衛京城,n年打不了一次仗,極易腐化。而且宋朝又不是天子守國門,加強禁軍為哪般?軍費就那麼多,禁軍佔多數,邊軍自然不行。

最後,從“封侯但憑馬上取”到“科舉能封王”,宋朝的國家精英全部去科舉,東華門外唱狀元名的才是好男兒,那還從軍幹什麼


華衣夏服


中國古代的王朝大多到中後期的時候才出現政治,經濟,軍事等衰退的情況。但是宋朝卻很例外,在開國前期,居然就出現了三冗等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宋朝的人重文輕武。那麼為何宋朝的皇帝重文輕武呢?

這就要從趙匡胤如何得到天下說起了。趙匡胤陳橋兵變,被他的部下強行穿上了黃袍繼位稱帝。不久之後就杯酒釋兵權,解除了自己部下的兵權。因為宋朝的皇帝也擔心他們的部下利用軍權,被黃袍加身,強迫當上了皇帝。所以宋朝的軍隊往往兵不認將,將不識兵。軍隊的將軍沒有自己長期統領的軍隊,基本上當一段時間的將軍之後就會派去別的軍隊。那麼軍隊就很難形成戰鬥力。

其實我們漢族人的軍事能力很強。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岳飛,韓世忠,都有了自己統轄的軍隊。基本上都是逢戰必勝。


小小落塵


戰馬+冶金+火藥

組合方可稱為頂級軍事資源配置

而兩宋缺乏優質戰馬

戰馬,馬鐙之後 馬克沁之前,人類最重要的戰略軍事資源,瞭解一下


白馬非馬1001


不同於宋以前西北的少數民族大多數只裝備皮甲,宋朝的北方對手遼金的主力都裝備了鐵甲,女真主力鐵浮屠的裝備甚至要遠勝於宋軍,宋朝的武器裝備優勢其實非常小,再加上戰馬因素,宋軍戰力本身就要遠弱於遼金,岳家軍那種超強意志力是一個異類,這也是岳飛成為民族英雄圖騰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