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南京,朱元璋可以滅掉元朝,為什麼洪秀全卻被清朝滅了呢?

jucicy


這個問題準確來說,應該這樣問:同樣都是定都南京,朱元璋可以推翻元朝,為什麼洪秀全卻被清朝鎮壓了呢?

根本原因:北京文明中心的衰弱,元朝是因為對外擴張失敗,而清朝是抵禦西方列強入侵失敗。

元清兩朝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正統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是藉助燕薊地區北京文明中心的力量統一全國,最終成為大一統的王朝。

自元朝開始,傳統的文明中心關中河南地區徹底衰弱,而新崛起的兩大文明中心燕薊江南地區在金國與南宋的開發下已經確立起文明中心的地位。

中國的歷史進入了南北兩大文明中心牽制與對抗的歷史。因為兩大文明中心的牽制與對抗,中華文明在元明清三代,海外大陸擴張成效微弱,由此導致中華文明持續衰弱。

元清兩朝都是在前朝崩潰後,得以進入燕薊地區的北京,並藉助這個文明中心的力量統一全國的。一旦燕薊地區北京文明中心衰弱,元清兩朝就無法統御全國,所以加強文明中心的力量,並且壓制江南地區南京文明中心就成為了大一統王朝的需要。如果無法壓制,以江南地區南京文明中心為力量就會崛起新的政治勢力,並且同北方對抗。

元朝時期,導致燕薊地區北京文明中心衰弱的原因是元朝海外大陸擴張失敗,先後攻打倭國、安南、占城、爪哇等國失敗,沒有擴張帝國版圖,除了在征戰中消耗了力量外,沒有得到土地、財貨、人口等收穫,使得北京文明中心消耗了力量,無力統御全國。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帝國版圖內的地理環境則是國民有權力去開發的地理環境。對外擴張是國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國家的意志。

國家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由此,元朝一邊修建黃河改道工程,加強北京文明中心的力量,一邊從各地區抽調力量,為下次對外進行軍事擴張作準備。抽調各地區的力量進行海外大陸擴張是國家的意志,是無差別的抽調力量,元朝陷入國家財富飽和的困境,由此導致了各地區的反叛,元朝全面崩潰。

以南京文明中心為根基的朱元璋只是無數反叛力量最強的一支。國家統一併對外擴張是國家的意志,國家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

當元朝崩潰,無法去完成國家意志的時候,朱元璋的勢力逐漸成為了統一力量的大勢所趨,所以朱元璋能夠在擊敗陳友諒之後,迅速接管其力量。

大勢已成的情況下,朱元璋擊敗其它反叛的政治勢力,推翻元朝都是摧枯拉朽的,基本上在一場軍事勝利後,就能摧毀對方的政治勢力,接收對方的軍事力量。

清朝時期,導致燕薊地區北京文明中心衰弱的原因是清朝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英國等西方列強主要侵略的方向還是南方地區,太平天國運動出現的根源是西方列強的商品大量輸入到中國的南方地區,使得以往城鄉手工業發達的南方地區全面破產。

清朝沒有能力處理好南方地區手工業崩潰的經濟問題,由此導致了大平天國運動興起。這個運動導致清朝喪失了一個億的人口,元氣大傷。一個億的人口損失不全是因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引起的戰爭,而是西方列強的經濟入侵導致國內經濟崩潰,南方的國民失去了生活經濟來源,而清朝卻正在鎮壓反叛,沒有給予安置接濟,使得大量的人口淪為盜匪,更多的人口則在飢餓中死去。

江南地區的南京文明中心主要是彙集中原和南方的力量,而南方的經濟已經破產,中原的力量還在輸往北京文明中心。所以,洪秀全以南京文明中心為根基根本沒有力量去推翻清朝。同時,清朝也沒有崩潰,依然控制著全國,洪秀全只佔據了南京文明中心周邊一小塊地區,根本就沒有控制整個南方。這就是洪秀全必敗的原因。

和朱元璋推翻元朝類似的是民國,民國以南京文明中心為根基推翻了清朝,根源也在於清朝已經崩潰。

日俄爭奪東北,清朝為了在名義上保住東北,使東北國際化,這也意味著東北的力量無法輸送到北京文明中心。清朝由此再也無力統御全國,繼而全面崩潰。當清朝面對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其它各地區都是坐山觀虎鬥,看著北京文明中心淪陷。隨後,武昌起義一打響,孫中山以南京為都建立民國的時候,整個南方地區各個省份都是主動改旗易幟。抵禦外來入侵是國家意志所在,當清政府無力做到的時候,民國政府就成為了大勢所趨。

然而,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的拜上帝會,還是民國的三民主義,都是西方思想的盜版,沒有完成中國化的改造,根本不符合當時的國情。國家意志需要的是一個政治強人,整合國內的力量,抵禦外來入侵,安定國內的生產秩序,使國民能夠安居樂業。

國人已經被西方入侵傷得夠深的了,而洪秀全和孫中山還在拿外國人的東西說事,還都是一些表面的東西。這肯定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從一定程度上講,袁世凱稱帝是有一定的士心民心的,並不完全是個人野心。


青青說文明史


一個是攻勢,一個是守勢。朱是攻勢,洪是守勢。朱元璋在戰略上很聰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據說是劉伯溫的獻計。

因為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冒尖發展起來的幾支農民起義軍,勢力最大的不是朱元璋。

幾支農民起義軍中,最牛逼是陳友諒,盤踞武昌。

元朝鎮壓農民起義,但越鎮壓越多!朝廷兵力和錢糧短缺,無法繼續進剿。後期,就用招撫辦法,誰佔有地盤,只要不反元,就封給他!所以朱元璋儘管擁有很大實力,表面上依然承認元朝皇帝,接受元朝封官。

朱元璋是懂得“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此時元朝就像一隻折斷了腿的駱駝,拉不動東西,而陳友諒勢力最大,自己如果跟元朝徹底決裂,沒啥好處!更不能亮開旗幟稱王!你一稱王稱霸,元朝首先對付你,陳友諒和張士誠也會對付你!所以朱元璋不張揚,低調,保存和發展實力。

陳友諒也看到元朝不中用了,瘸腿駱駝不能拉,率先稱帝,隨後就想統一江南地盤!這就是他為何要對付朱元璋的原因。

史料記載,陳友諒集合60萬兵力進攻朱元璋。元朝貴族坐山觀虎鬥,不插手!

盤踞蘇州的起義軍領袖張士誠,也稱帝了。但他對於陳友諒攻打朱元璋,從心理上是反感的!因為朱元璋一旦被打垮,陳友諒下一個進攻目標就是他。

所以張士誠保持中立,兩邊不靠。這是朱元璋能夠解除後顧之憂,集中兵力對付陳友諒的根本原因。只要張士誠不插手就行了!

陳友諒佔有湖廣和江西三省地盤,實力比朱元璋雄厚,志在必得,他也擔心張士誠與朱元璋聯盟,所以也派人拉攏張士誠。而張士誠的態度是保持中立,也對陳友諒胃口!

陳、朱交戰的結果,陳敗,朱勝。這場仗,估計元朝貴族和張士誠都沒想到:朱元璋才是真正的對手!

朱元璋打垮了陳友諒,收編他的部隊,實力大增,就不再懼怕誰了!

接下來,朱元璋也學陳友諒的法子,先統一江南地區,把張士誠也幹掉!

朱元璋擁有江南半壁江山,繼續積聚力量,然後北伐中原,直搗北京,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能夠成功,是因為他雄心勃勃,能屈能伸,戰略正確,懂得招攬人才,積蓄力量,一步一步實現了他一統天下的戰略目標。

洪秀全、楊秀清打下武漢後,本可以一鼓作氣直取河南,直搗北京,但洪秀全沒這麼大的雄心壯志,他只想找個地盤安家,稱王。就這麼簡單。

這是一個人心中的格局造成的。

洪秀全進入南京後,就等於進入一座“大牢”,因為清朝還有反撲實力,立馬就調集各路兵力構築江南和江北大營,對南京實行圍困封鎖。

洪秀全進南京以後,太平軍就取守勢,其戰略目標就是以打破清軍圍困封鎖而展開的!而對於北伐,也沒很重視,一個王都不肯出徵!就派林鳳祥、李開芳率領兩萬餘人從揚州、山東北伐!孤軍深入,後援無力,導致北伐軍覆沒,是白白送死的部署!

當時洪秀全、楊秀清如果有點志氣,就不要以保住南京為戰略目標,不取守勢,把全軍兵力分為三份:一路由揚州、山東北伐,就是林鳳祥、李開芳這支部隊;一路由湖北武昌(那時武昌在太平軍手上)北伐,這一路集合5萬兵馬,打到河南又分兵兩路北伐,與林鳳祥、李開芳一路配合行動,互相策應,就形成三路北伐的局面!咸豐帝見到這個陣勢,不嚇出尿來才怪呢!

剩下一路守南京,鞏固安徽地盤,有四萬兵力就夠了。南京城可以守,也可以撤出,靈活作戰,因為三路北伐,聲勢浩大,清廷根本沒有能力往江南用兵了!頂多也就是守住江南、江北大營。

三路北伐的戰略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沒看到林鳳祥、李開芳一路北伐軍也能打到天津外圍嗎?

是洪秀全和楊秀清沒有戰略眼光,偏安思想嚴重,困守東南一隅,自縛手腳,又彼此爭權奪利,內訌不止,最終還整出個韋昌輝殘殺楊秀清的“天京事變”!太平軍如陷七級地震,軍心渙散,戰鬥力大大降低,再來個石達開帶兵出走,就更難搞了!

等到曾國藩實力壯大,兵強馬壯,任憑洪秀全、李秀成如何掙扎,都無法改變他們“坐牢”捱打的局面,最終被徹底剿滅!

當然,洪秀全整的邪教組織總歸難登大雅之堂,作為一個教主,洪秀全是有能力了,而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洪秀全是不稱職不具備能力的!

洪秀全的失敗,是心中格局小了。

困守南京,被動挨打,是洪秀全沒有戰略眼光的體現,他失敗是遲早的事。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大城公


關鍵原因是胸中的韜略以及面臨的局勢。

朱元璋是五千年才出的一個千古英雄。他的胸中韜略、手腕、心術……古今罕見的。




1.知人善任,任人唯賢。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勝、劉基、傅友德……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他們都甘心被朱元璋驅使。洪秀全雖然也能識人,比如提拔李秀成、陳玉成,但他信任的只是洪家人。太平天國一些名將,雖然也能獨當一面,但沒法得到信任,事事掣肘,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2.朱元璋執法嚴明,懲治貪官,百姓信服。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百姓是感激朱元璋的。因為朱元璋是真正能休養生息,老百姓是很容易滿足的。而洪秀全,只顧自己享樂,深居天王府,不顧百姓死活《天朝田畝制度》只是空想,江浙一帶的百姓,都不大支持太平天國。



3.明確的戰略目標。朱元璋先南後北,接受朱升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不吸引元廷的注意,先與陳友諒決戰,再滅張士誠,鞏固後再以迅風掃落葉之勢一舉掃除北方。洪秀全剛進永安就封王,到了後期更是封了兩千多個王,洪姓宗族幾乎都封了。進入天京後,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戰略上既要北伐,又要西征,還在東征,當然這與當時局勢有關。不過洪秀全只要二選一,或許能成功:一是全力北伐,當時地方團練還沒興起,湘軍還不成氣候,綠營、八旗更是不堪一擊。二是先西征東征鞏固天京,然後加強南京防禦,南下掃平江南,再圖北伐。當然筆者說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



4.面對的敵人不一樣。元末自己同室操戈,經過元末紅巾軍的征伐後,元廷也無心經營中原,一觸即潰。而清朝不一樣,兩百年對中國大地的統治和控制,雖然清廷腐朽不堪,但對中國還實行著有效的統治,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洪秀全是以一隅敵全國。



5.統治思想不一樣,兩者雖然都以宗教起事,能夠蠱惑人心。朱元璋是明教,洪秀全是拜上帝教。但朱元璋懂得變通,懂得以儒家思想管理臣民,能得到讀書人支持,例如李善長、劉基、宋濂等。而洪秀全,拜上帝教顯得不倫不類,冷了讀書人的心,導致天國雖有徵戰之將,卻沒有治國之臣,戰爭潛力不能完全挖掘。



此外還有一些原因,這裡就不詳細論述了,比如朱元璋有賢內助馬皇后,洪秀全還要面臨外國勢力,敵人更加複雜等等。

總之,除了所面臨的形勢不一樣,還有就是領導者的個人素質。


追風202592852


同樣定都南京,朱元璋成功,洪秀全失敗。原因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本文著重從主觀方面予以分析。

朱元璋武勇英明,雄才大略,堅持了一條正確的奪取天下的路線。所以成功。洪秀全志大才疏,昏庸無能,中後期路線紊亂,所以失敗。

佔領南京以後,朱元璋一刻也沒有休息,立刻著做手做兩件事,一是安民招賢,一是征伐割據勢力。在安民招賢這方面,朱元璋做的非常好。他多次下減免賦稅的詔令,最大限度地爭取了民心。在招賢這方面,他也不遺餘力,爭取到了劉基,宋濂等大批才智之士的輔佐。在征伐諸侯方面,他正確地制定了先西后東的戰略,一舉殲滅了強大的陳友諒集團,而後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消滅了東面的張士誠和方國珍,鞏固了大明的根基。在此基礎上,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二十五大軍北伐。這時,朱元璋問常遇春準備怎麼打。常遇春說,"元已經腐朽不堪了,直接打大都(北京),一舉可以成功。"朱元璋卻說,"元雖然已經腐朽,但其傳承百年,各方守備牢固。直攻大都,後面援軍糧草很難及時供應。敵援軍四面合圍,就危險了。應該先打山東,然後兩河,然後陜西,從四面剪除去屏藩,則大都不攻自下。"這是非常英明的決策!後來北伐戰爭的結果,完全證實了這個決策的正確性。

北伐完勝,大明建立。

再看看洪秀全佔領南京以後幹了什麼呢?先是封王,東西南北天翼六王分政。東王楊秀清不僅掌握軍權,而且掌握教權,可以號令責罰天王。其次是大建宮室,廣納美女,效仿封建帝王,陷入酒林肉池之中。再其後,天王使韋昌輝殺東王楊秀清,後翼王石達開殺韋昌輝。石達開是太平軍中最優秀的將領。倘此時洪秀全專任石達開掌軍政,太平天國還大有希望。無奈洪秀全不但不專任石達開,還胡亂封了許多王,牽制石達開,逼得石達開率部西走,敗死大渡河。惜哉!再看北伐,林鳳祥李開芳二將奉命率十萬軍北伐,後援不力,二人雖奮力率部拼搏,最終都失敗慘死。而後雖又有李秀成,陳玉成二位名將苦戰撐持,但終於迴天無力。太平天國終於灰飛煙滅,被滔滔大江撕卷而去。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歡迎點評。


WM曉奇


同樣定都南京,朱元璋能滅元,而洪秀全卻被清朝滅,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01 革命形勢的比較

比較這兩場農民起義可以發現,朱元璋所在的元末農民起義實際上只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次正常的朝代更迭。

而太平天國起義是新形勢下的農民起義,已經不是單單的農民階級反抗封建統治者了,因為這裡面除了內部矛盾,還有外部矛盾在裡面(當然,太平天國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內部矛盾)

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慘敗後,國門被迫打開,外國侵略者湧入,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清廷已經逐步淪為列強的侵華代理人了。所以在太平天國重創了清政府,而又拒絕賣國求榮的情況下,列強便開始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軍。

最終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下被絞殺了。

當然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它並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太平軍定都南京後沒有同其他反清勢力取得聯繫,頗有單打獨鬥的意味在裡面。

02 軍隊構成比較

朱元璋的軍隊最初的紅巾起義軍為基礎,逐步招兵買馬,還擁有能打敗蒙古騎兵的騎兵軍隊,以及少量的神機營。

而洪秀全的軍隊以從廣西帶出來的士兵為基礎,後來征戰中廣西老底子基本打光了,後補充的士兵未必真的信仰拜上帝教!

更為要命的是太平軍每到之處便擄掠人口,不管是不是自願,甚至是全家充軍,頗有民國抓壯丁的意思。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是逐步下降的。

03 個人格局的比較

朱元璋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在他周邊的陳友諒,張士誠都稱帝建國的情況下,他依然有顆清醒的頭腦,堅持沒有立馬當皇帝。顯然他是抱著統一中國,獲得最後勝利去的。

洪秀全一干人等先是起義之初便建國號太平天國,後來永安建制,然後又是定都南京,大興土木建皇宮,奢侈享受。從這些表現看,洪秀全是位滿足於眼前的勝利,不思進取的領導人。

04 個人才能的比較

朱元璋可以算是文韜武略。軍事上他是位出色的指揮家,無論是滅陳友諒還是滅張士誠,乃至後來滅掉元朝,無不體現他的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

朱元璋家境貧寒,親人去世的早,小時候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但他屬於終生學習,自學成才的人,他的文化理論知識充分的表現在了他後來的三十年國家治理中。

而洪秀全是多年不中的秀才,沒什麼出色軍事能力,個人認為他的成功是靠楊秀清,石達開,韋昌輝,馮雲山等人扶持。

05 領導班子之間的比較

朱元璋手下文臣武將眾多,文臣包括劉基,李善長,李文忠等,武將包括徐達湯和,常遇春等人。這些人不但是舉世聞名名臣將相,而且緊密的團結在朱元璋周圍,大家一起幹事業。

洪秀全這邊情況就比較複雜了,先是永安搞分封,什麼東王南王北王西王,而他自己當天王,剛開始起的頭就不好,感覺這些部下並不怎麼受他的節制。

再到1856年,太平天國發展到高峰階段,這些人爭權奪利,不思進取,反而搞起了內訌,楊秀清,韋昌輝先後被殺,石達開帶領精兵負氣出走被清軍團滅,從此太平天國開始走下坡路了。

綜上所述,朱元璋和洪秀全同樣是定都南京,一成一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點點淺見,歡迎留言討論,友好交流!


觀點君


這是由於太平天國洪秀全為首的領導集團,沒有堅定的信仰,更沒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勇氣,當鹿死誰手,形勢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腐化墮落、不思進取,集團領導成員內各打自己的小算盤,為了爭權奪利做出了許多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朱元璋領導的團隊定都南京後,能夠堅定不移的朝著自己制定的宏圖大業,勵精圖治、開拓進取,以不獲全勝永收兵的勇氣和氣概,推翻了元朝。與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相比,這些表現,就不難看出朱元璋成功與洪秀全太平天國的失敗。


求圓4


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名應天,就是今天的南京,身為一位有戰略眼光,有政治胸懷的帝王,佔領南京只是他奪取天下的第一步,是戰略進攻的開始。南京自古地形險要,氣勢磅礴,龍蟠虎踞,扼守長江,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要地,絕對不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安息之所!勵精圖治的朱元璋充分認識到當時的複雜形勢,面對元末群雄分據的形勢,審時度勢,謹慎行事,各個擊破,避免了負背受敵的不利局面,高築牆,廣集糧,緩稱王,很快打開了一個良好局面。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穩固了南方,統一了中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南向北奪取政權的朝代。 然而,並不是所有歷史人物都具有他那樣的雄才偉略。

四百多年後,洪秀全攻取了南京,改名天京,這是太平天國運動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洪秀全頒佈過天朝田畝制等一套政策制度,也以拜上帝會的方式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治軍事體系,但無論從當時的政治形勢上來看,還是從軍事形勢上來看,太平天國與朱元璋的紅巾軍所處的歷史位置都完全不一樣。最大的不同是,洪秀全佔領南京是太平天國戰略進攻的結束。太平軍自起事以來,幾乎一直被清軍圍追堵截,在一路流動作戰中佔領南京,又被清軍鐵筒般包圍,對於一個沒有長遠戰略目標,又缺少根據地的農民政權來說,儘管一路上過關斬將,殺出了一條血路,但在沒有消滅清軍主力的情況下蝸居南京,放棄運動戰,進攻戰,無異於自尋短路。

從政治上來看,朱元璋進入南京後很快改變了農民軍的流冦作風,完成了一個從農民將領向封建帝王的轉變,廣泛安撫轄區百姓,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頒佈詔令,安撫民眾,“元失其政,所在紛擾,生民塗炭。吾率眾至此,為民除害耳。汝等各守舊業,無懷疑懼”。大力恢復生產,整頓吏治,收納了集慶幾萬降卒,鞏固了軍備。一邊徵召天下賢人,“賢人君子,有能想從立功者,吾禮用之”,將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浙東四先生招入幕下效力,不僅輔助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還制定了一整套文化禮儀制度。他攻佔太平、應天后,首先拜謁夫子廟,親行祭拜禮。1356年入鎮江,先拜謁夫子廟,並分遣儒士告諭鄉邑,勸耕桑。保護封建文化的同時,也穩定了知識分子和天下人心,為文治天下奠定了一個重要基礎。

再看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以宗教思想做為精神指導,拜上帝會從根本上是反儒反禮教的,1853年攻下南京,對儒家經典一律盡行焚燬,用《幼學詩》《天父詩》這樣的文字宣揚君權神授。從文化上動搖了治理國家的根基,與膺服儒家文化幾千年的文人百姓背道而馳。太平天國在南京,包括所有佔領區域實施掠奪性的管理政策,楊秀清的《侍百姓條例》要求“本利皆歸天王,不許百姓使用”,“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歸天王”。為太平軍服役的人也“但有口糧,並無僱錢”。所有男人都編入面牌館,面尾館,女人編入女館,集中生活,不能有自由活動,形同監獄。

不僅如此,洪秀全麾下幾乎沒有幾個有頭腦的文人,1852年9月,左宗棠前往覲見太平天國領導人,進獻攻守建國之策,但未受重視。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容閎曾於1860年1月向太平天國領導人提出“新政七建議”,也未採納。1861年,維新派早期人物王韜提出了復興天國的軍事良策給太平軍,也石沉海底。在這樣的形勢下,太平軍幾乎成為一支盲目殺戮,困獸猶鬥的軍隊,全軍上下瀰漫著“托賴天父天兄之全能”;“今日天父天兄作事,欲使妖魔生即生,欲使妖魔死即死,略顯全能,即可掃蕩妖氛,四海昇平”的迷信愚昧的思想,太平軍領導層也不思進取,互相猜忌,內部的混亂與內訌導致了天京事件的爆發。1864年,清軍攻陷南京,太平天國最終走向滅亡也許是唯一的結果!


獵戶22


朱元璋在中國封建社會里,是一個傑為出色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人物,他的所作所為,在元朝末年風起雲湧的各起義大軍中,能脫穎而出,實乃是當時的機遇造就了他,至所以成就了他一代"真龍天子"的偉業,與他少年及青年時期目睹了在元朝末年廣大下層百姓們在統治者的殘酷壓榨之下貧困潦倒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僅如此,但凡能成就一代偉業的帝王將相,不僅自己的智慧是超群的,手裡下所用之人,也就是左膀右臂,需要同樣的輔佐之臣,也就是史書上說的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謀士"所分不開的。

秦始皇身邊的謀士為李斯,西漢王朝劉邦的謀士為張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謀士為鄧禹,三國曆史上的魏國曹操手底下的謀士更是謀士如雲,諸如荀彧、郭嘉、程昱、賈詡、荀攸等等,吳國孫權帳下謀士魯肅,蜀國劉備的謀士是聞名天下的諸葛亮等等。因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奪取天下,手底下更是少不了謀士為其出謀劃策。最著名的謀士有:章溢、朱升、葉兌、宋濂、劉基等。在朱元璋早期的謀士當中,朱升是個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文學家、明代開國謀臣,官至翰林學士。因向朱元璋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被採納而聞名於史學界。劉基劉伯溫,又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禮聘而至。他向朱元璋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朱元璋寵信。參與謀劃了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政方針,是朱元璋平定天下不可多得的奇謀異士。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更關鍵的是朱元璋對在早期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鬥爭中,能夠從諫如流,廣納奪取天下的正確主張,虛心接受來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因而在奪取天下、定都南京後,又能夠很塊對貪官汙吏進行亳不留情面的堅決清除和打擊,符合歷史的根本定律、符合大部分老百姓的根本意願,所以朱元璋不僅能奪取天下,最終還能夠守住了天下,這不得不說明朱元璋在奪取天下和守住天下這兩者當中是"人中之傑、王者之風範"的傑出典範!

我們再來看看洪秀全。洪秀全在廣西金田以拜"上帝會"名目,舉起反清大旗後,手底下擁五軍主將制度,他們分別是楊秀清、肖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兩年多時間,縱橫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從兩萬人不足,增加到幾十萬人,號稱水陸百萬大軍。

洪秀全在發展太平軍的大政方針中,最不為人接受的是不以知識分子為奪取天下、推翻清朝統治者的中堅力量。據說,太平軍圍攻長沙時,一代名將左宗棠曾去拜見洪秀全,獻攻守建國之策,並勸他尊崇儒教,放棄拜上帝會,因洪秀全不以為然,左宗棠遂悄然離去,成為湘軍中平定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之一。忠王李秀成在日後被清軍俘獲時,在他的自供詞中一語破的:"天王不用讀書人"。這是洪秀全在自掘墳墓、鼠目寸光所造成的最大惡果!

其次洪秀全在攻克南京後,所頒佈的一些施政綱領,一些有利於民的優惠政策,譬如《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等,在奪取南京、天下還未大定、清朝統治者的有生軍事力量還未有得到大部清剿消滅乾淨的時候,便在天京內部先行分裂,將帥之間忙於爭權奪利,洪秀全他自己先行腐敗墮落,忙於個人的極權享樂,完全不顧太平軍將士的生死存亡之大忌,完全不顧奪取天下之後的宏偉藍圖的規劃和設計,最終害了跟隨他一同舉事的諸多將領,使洪秀全正應了中國的一句成語套用在他的頭上,叫做"虎頭蛇尾"!

因此拿朱元璋與洪秀全擺在一起說事,就好比一個是王爺,一個是叫花子,完全不在一個等級的概念當中。


蘆嘉玉


悟空問答,寅哥解惑。不要把兩者相提並論,朱元璋的遠見卓識不是洪秀全這樣的高考落榜生能比的了得!當然原因還是有幾點的:

1朱元璋極為重視知識分子的運用!李善長,劉伯溫自不必說,那都是蕭何,張良似的存在!有他們輔佐,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錯路。這也是朱元璋成功的最大砝碼!洪秀全靠宗教起家,但是毀孔廟,燒典籍,得罪了讀書人!沒有知識分子為他規劃藍圖,自身有沒有墨水,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2朱元璋出師北伐前已經統一了長江以南,有著完備的後勤保障,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一直處在湘軍的對抗下,再加上洋人的介入,太平天國一直在江南地區徘徊,根本沒有餘力去北伐清朝!

3朱元璋面對的元朝內亂不斷,實力大幅縮減。朱元璋北伐的策略也極為正確,所以成功。洪秀全的北伐太草率,單兵突進沒有保護,焉有不敗之理?更何況清朝中央機構完備,還不到行將就木的地步,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朱元璋是天命所歸,洪秀全是蚍蜉撼樹。我是寅哥解惑,感謝您的的閱讀!歡迎大家的關注!




寅哥解惑


朱元璋固然能力比洪秀全強,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國沒有將拜上帝教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融合,沒有將拜上帝教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搞成有中國特色的拜上帝教,吸引不了儒家知識分子、地主士紳的支持,老百姓也反感牴觸。天朝田畝制度其實就是空想社會主義,那個年代是不可能成功的。太平天國有一點做對了,就是打民族悲情牌,應該更加深入宣傳滿清入關屠戮漢人的罪惡,喚起民眾對滿清統治階層的憤恨,可以對西方做適當的妥協,犧牲一點國家利益,換取列強支持,至少保持中立,這是革命現實問題,沒辦法的。太平天國應該立足江浙富庶之地,切斷漕運,西上湖湘,力殲湘軍,湘軍不滅,天國必亡,北聯捻軍,遙制滿清,則天下事未可知也。至於天國上層腐敗,洪秀全有多少個老婆之類的,不是根本原因,重要的是政治制度和戰略大局,其餘皆是細枝末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