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苻堅坐鎮長安,沿著千里長江調派各路秦軍進攻東晉,能不能像司馬炎一樣統一全國?

mtolao


前秦天王苻堅算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最強大的君主,曾經統一北方,為人仁義,被臺灣學者柏楊評為大帝一級的人物。然而,肥水一戰大敗,不可復振,身死國滅,北方再次大分裂,直到北魏一統北方。

一、苻堅能夠統一北方的原因

一是前秦強大的戰力,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五胡的戰力主要依靠其同族的戰士,再配以其他民族的軍隊。五胡實行雙重統治,其中的單于臺控制著能征善戰的少數民族軍隊,因此五胡的天王(相當於皇帝)又多半兼任了大單于。前秦能夠統一北方,由苻堅祖輩留下來的本族氐族的強大軍隊有很大關係。加之其祖輩很有遠見,及早佔據了關中之地,形成了退而能守,出而能攻的優勢(前秦統一北方和秦滅六國的地理條件很相似)。二是對手的內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慕容氏前燕政權的內亂。前燕曾經稱霸中原,但慕容家經常出現的兄弟鬩牆顯然削弱了前燕的力量,十六國第一名將慕容恪死後,慕容霸也被迫逃亡,前燕最終滅於前秦。三是苻堅與王猛的良好組合。苻堅算是十六國時期少有的仁君,而王猛卻是法家的代表,很多人將王猛比做諸葛孔明,王猛對苻堅的意義不用多說。能夠統一北方,王猛那是出將入相、處處有他,這個連東晉大權臣桓溫都降不住的人死後,僅僅憑著苻堅的理想和仁慈,完成統一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王猛活著的時候,他也不贊成出兵攻擊東晉。

二、苻堅肥水大敗以及其身死國滅的原因

一是苻堅所依靠的核心力量,主要還是其氐族的軍隊,但這些軍隊在平定北方的時候消耗巨大,而且在其領土面積激增後,為了駐守各處,被大大分散了。二是苻堅的八十萬大軍其實並沒有完全到達戰場,按照史書的說法,前面的部隊已經到了壽陽,後面的軍隊還在半途中,由此可見,苻堅自己的對軍隊的組織並不得力。以往他統一北方,多半是依靠王猛的超強能力。三是八十萬大軍中,更多是鮮卑、羌族等心懷二心的軍隊,他們就是後來建立後燕的慕容垂(原名慕容霸)和建立後秦的姚萇等人。慕容垂還算有點良心,姚萇那根本就是狼子野心。王猛生前一再提醒苻堅他們的威脅,但苻堅卻充耳不聞。四是東晉在南方,甚至在北方漢人中依舊是正統。西晉的統治讓人失望,但五胡的統治卻更加殘暴。苻堅雖然一改五胡(前趙、後趙等前期五胡政權)的所為,但畢竟五胡的殘暴給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大家寧可相信東晉,而不相信前秦。這就是前秦大軍臨陣一退,便陷入奔潰的原因,當時的人心還是在東晉這邊。五是前線的氐族軍隊在幾場戰爭中損失慘重。在幾場戰爭中,損失的都是苻堅的核心軍事力量,其同族的軍隊,包括苻融之死,而慕容垂、姚萇等人卻沒有太大損失,更加大了其分化的野心。

三、苻堅倘若坐鎮長安,能否統一天下?

答案是很難。這不光是猜測,而是具體經營這種事兒的人應該最清楚。誰最清楚?應該是苻堅的宰相王猛,王猛這種半個神人都覺得很難的事兒,不去冒險的事兒(王猛謹慎不及諸葛,冒險卻過之),我們今人也不用妄自猜測。為什麼呢?因為,王猛對當時天下的形勢、人心,以及各方的軍事力量,五胡的強弱等等,他是極為清楚的。有人說,因為王猛是漢人,所以對東晉有香火之情,才反對滅東晉。恐怕苻堅也是這樣想的,因此才不聽他的話。而事實上,王猛恐怕既有這個原因,更有現實的因素所決定。王猛是建議在統一北方後先收縮戰線,先解決內部五胡的問題的。苻堅的一大失策,就是分散了其核心力量,反倒將姚萇等人軍事力量放入了關中,姚萇弒君(苻堅)這不是偶然,而是因為苻堅完全失去了保護,陷入羌人士兵的控制之中。王猛若還活著,這種事情定然不會發生。即便肥水戰敗了,前秦也足可以保住關中。

在統一的進程中,苻堅的心態出了大問題,他以為對姚萇等人拋以赤心,這些人就會感恩戴德,為他所用,甚至放棄了他最可以信任的力量,他想將幾十年才能完成了統一事業放在幾年內完成,這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事實證明,後來的北魏等政權,都無法統一南方,即便到了隋文帝即位,北方優勢極為明顯,也經歷了好些年的準備,這才攻滅羸弱的陳朝,統一天下。北方各族的分裂,這在當時是個大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解決,當時的苻堅是沒有統一天下的條件的。


星火辰


不能啊。其實一件事情能不能成,除了自己努力以外,還得對手配合。

司馬炎為什麼能夠統一東吳?一則自從赤壁之戰之後,由曹魏而司馬氏的晉,北方一直在休養生息,修煉內功,集聚實力,自身實力是往上走的,而且通過九品中正制等的推行,司馬氏和北方士族應該說是達成了一種比較好的平衡,分享權力做的也比較到位,北方士族,不管是琅邪王氏,還是潁川庾氏、陳郡謝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已經完全認同了司馬氏的統治。

整體來說,司馬氏能夠統一全國,除了內部比較團結,士族支持之外,羊祜、杜預等人都是當時名將,內部張華、衛瓘等人也是非常有才的,內外一心,這是晉能滅吳的內因。另外,曹操赤壁之戰大吃苦頭的重要原因是北方水軍不行,在長江上被周瑜燒了個七葷八素,這方面東吳的水軍一直是優勢。

但從司馬炎開始,一直籌劃滅吳完成大一統,公元272年(泰始八年),晉武帝依羊祜之建議,復任王濬為益州刺史,旋又加封龍驤將軍,都督益、梁州諸軍事,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戰船,訓練水軍。這樣一來,孫吳水軍優勢也不復存在

外因則是東吳孫家的“配合”。從孫權晚年開始,東吳的局面就已經開始惡化。吳末帝孫皓繼位之後,局面就更加不可收拾。此前西晉滅蜀,已經使得東吳感到非常緊張。而這個時候上臺的孫皓則更是倒行逆施,當政十餘年,殺得是屍橫遍野。從宗室殺到士族,可以說是逮誰滅誰。這一來就鬧得東吳人心惶惶。內部亂到如此程度,軍隊還有多少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一進一退,晉滅吳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王浚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但苻堅南下滅東晉,局面就完全不一樣。

在苻堅的統治之下,定法制、獎勵農耕(苻堅皇后苟皇后都要親自養蠶,以示重視農桑)、大力提倡儒學,恢復生產,在王猛的配合下,前秦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在前秦內部,民族矛盾、士族與寒門之間的矛盾、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疊加,卻使得局勢變得非常複雜。

事實上,從西晉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北方的局面是非常混亂的。多年的征戰,一方面使得苻堅有點倨傲,另外一方面前秦內部有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苻堅。那就是八王之亂,各路諸侯還有各夷族紛紛進入中原,中原可以說是真正的華夷雜處,情勢非常之複雜。本身苻堅的前秦就脫胎於石勒的後趙,氐、羌、羯、匈奴、柔然等都虎視眈眈,希望能夠分一杯羹。這其中,尤其是正在崛起的鮮卑更是心腹之患。

其實前秦並不是沒有看到這其中蘊含的風險。比如苻堅的幼弟苻融就曾經勸苻堅要強硬對待,其實就是殺,但是苻堅不忍,當然也是怕激起變亂。

而後來苻堅之所以南下伐東晉,目的一是成就統一大業,另外一重目的則是藉此完成內部整合,其中當然有借刀殺人之意。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慕容垂姚萇等人也是人精,亂世中的英豪,他們的應對是積極主張攻晉,當然,其目的則不是那麼單純,藉此脫離苻堅的掌控是其主要目的。

所以當時前秦朝廷的局面是很有意思的。本應借攻晉獲取軍功加官進爵的前秦宗室、重臣大都秉承王猛遺訓,主張休養生息,暫緩攻晉;反而是應該大力提防的降臣慕容垂、姚萇等各族豪酋則是苻堅攻晉的積極支持者。

其中蘊含的信息當然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而當時的東晉卻非東吳可比。由於司馬氏和士族之間達成了一種很好的平衡,所謂的王與馬共天下,整體局面恰恰是最好的時候。再加上北府兵的建立,內政外交軍事都處於較好的局面。相對於瀕臨崩潰的東吳,東晉的情況要好得多。

並且,還有一重原因,在當時的年代,可能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司馬氏由漢而曹魏而西晉,通過禪讓,在法理正統上是有優勢的,伐吳可以說是弔民伐罪,具有天然的正當性。

但前秦伐東晉則不然。王猛死前對苻堅說到:“晉朝雖然僻處江南,但為華夏正統,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後,陛下千萬不可圖滅晉朝。”

這句話的分量可不輕啊。一為“華夏正統”,一為“上下安和”。這八個字,太重要了。

兩者相較,可以看出苻堅真的難啊。

當然也不是不可能。但苻堅需要耐心,一方面整頓內政,另一方面等待東晉內亂。

但苻堅太急了。


江上一峰青


我認為不能輕易的下結論,歷史畢竟不能重演,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

首先,司馬炎他是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體,自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已經為他鋪墊了很好的基礎,他才能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滅吳而統一天下。符堅也是承接了先祖的基業,但不同的是,他內部不是很團結,對待俘虜過來的敵人,僅僅是靠菩薩心腸,卻沒有雷霆手段,慕容垂貌合神離,他卻委以重任,姚萇狼子野心,他卻不能發現,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最終淝水之戰成了導火索,本來他是最有希望提前結束分裂而進行大一統的君主,卻因為基礎的不牢固使自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從而成就了謝安,謝玄的美名。

我認為,符堅最大的問題就是內部不統一,卻要急急忙忙去攘外,最終身敗名裂。


而立靜靜


他是有機會統一的,前提是要聽話,王猛死前都給他分析的明明白白了。

攘外必先安內,前秦統一北方是有偶然性的,前燕要不是繼承人那麼奇葩,憑著國力,前秦根本打不過。

先花一定時間進行整合,不要心慈手軟,逐漸把各個國家的皇族遺族毒殺。然後拉一批打一批,讓地方豪族剩下的都是擁護自己的的。最後,休養生息,提高百姓的認可度。

最後,從四川順流而下,用晉朝滅東吳的方式就行。


楊齊蕭


應該不能。苻堅的問題在於政治上內部不穩,軍事上缺乏統軍將才,而東晉從政治穩定和軍事實力上,比東吳要強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