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桃花源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以他那清新、飄逸的筆調,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恬靜、悠然的桃源生活圖畫,引起了後人的無限神往和稱羨,也引起了歷代學者對它的尋索。桃花源是實有其地,還是純屬虛構?或有藝術的原型?千百年來,爭議頗多,莫有定論。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那麼,桃花源到底在哪裡呢?根據歷代學者的考究,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一、在桃源縣桃源洞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歷代相傳,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縣南桃源山,山下的桃源洞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遺址。桃源縣,六朝時為沅南縣,屬武陵郡,正是《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的家鄉。不僅文獻上有記載,而且還有歷史遺蹟留存下來。南齊黃閔《武陵記》記載道

:“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號曰桃花源,故陶潛有《桃花源記》。”《太平御覽》說:“桃源山在桃源縣南十里,西北乃沅水,曲流而南,有障山,東帶桫羅溪,週三十有二里,即桃花源也。”從唐代開始,歷代都在此留有勝蹟。唐代有“桃源觀”,宋代有漁人遇仙的“延請樓”,明清又修建了“淵明祠”,還順著桃源山勢,以陶淵明詩文命名建造了一些亭閣,如水源亭、纜船亭等。

二、在武陵山區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這種觀點把眼光投向整個武陵地區,而不侷限在某個點上。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從社會發展史、歷史地理、民俗學等角度,對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重新作了審視。他們認為桃花源就是當時武陵山區苗族的原始村社。當時武陵地區的苗族,開始出現了自耕農的私有制,創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質文化。武陵山區自商周以來就是苗族的聚居地,其聚落以溪、洞、寨為大小單位區劃。洞,就是眾山環抱中的小谷地和小盆地。洞的出口處一般都是兩山夾澗,僅一線山谷可以通行。《桃花源記》中的“林盡水源,山有小口”,指的就是這種洞口,所以“初極狹,才通人”;但過了洞口之後,便“豁然開朗”,展現在面前的,正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原始村社畫面。武陵地區的苗族素來崇拜桃樹,房前屋後村口路旁都種植桃樹,折桃枝為逐疫枝,以含桃樹汁的水治病,請客人吃排家飯的習俗也與《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桃源風情相同。

三、為民間傳說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日本學者橋川時雄在他校補的《陶集鄭批錄》中說:“六朝時士君子有喜歡採錄奇聞之風氣,桃源也是當時流傳的異聞。陶公聽到後,因為它符合自己隱逸的理想,便記錄了下來。”這個觀點得到了我國學者的支持。宋緒連曾撰文用劉敬叔《異苑》等書記錄的類似異聞加以論證。劉敬叔曾記錄這樣一個異聞:“元嘉初,武陵蠻人射鹿,逐人石穴,才容人。蠻人入穴,見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為怪。此蠻於路砍樹為記,其後茫然,無復彷彿。”這表明當時民間廣泛流傳著這個故事。《桃花源記》和《異苑》所記載的故事,情節基本相同,都是寫偶入異境,強過入口,目睹美景,最後不復得路。著名的古代文學史研究專家逯欽立也說:“《桃花源記》又見《搜神後記》,《搜神後記》所載多為民間故事,此記亦當是根據民間故事寫成,乃是虛構之寓言。”

四、為藝術虛構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這是近代以來最為流行的觀點。元代吳師道說:“桃源寄詩人慨慕羲皇古道之心。”後人多據此論加以發揮,而且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大都沒有跳出這個圈子,他們認為《桃花源記》是一篇作者虛構以寄託其社會理想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對所處現實社會的否定和對烏托邦理想王國的悠然神往。桃花源並不是實際存在的,而是“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的藝術品。

桃花源果真是憑空虛構的理想之國嗎?桃源之辨,又將延續到什麼時候呢?看來只有等待新文獻的出爐,桃花源之所才能真正大白於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