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賀玉明

歷史地理學中常把"地名"喻為"人類歷史的活化石"。但我看來,這"古地名"更像是人類歷史記憶的"碎片"。每個碎片中都記憶著一件或多件不平凡的故事。若將這些碎片拼湊在一起,無疑就是一部翔實的史卷。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圖片源自網絡

先說"石廠村",一看字面就知早先一定是個開山取石的山場。尚存的兩具碑石記錄了其中的端倪,同時也驗證了人們的推想。碑碣頂上的"大明永樂年開取石料官山塘口碑"中,記述了當年採石場界定的四至。建於嘉靖十七年(1538),至今仍豎立在上庵廟的那通"採石碑"記載著嘉靖年間在這裡開採石料所施建的十幾項皇家重點工程,也記下了當年曾經發生在這裡的那場驚天動魄的採石場面。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石門營"是石廠村南的一個村莊,說起來也和採石有關。為了嚴加戒備,以防強人偷挖、盜採、走私、盜運,當年的石廠曾值有一支威武的護衛之師。《石廠採石碑》記載"錦衣衛旗校:劉衝、董雲,營衛軍士軍二千員名。"又見《馬鞍山石廠四至記》雲:"東至何家莊……,南至石河南岸……。"當年錦衣衛旗校統領的那二千軍士,就是駐紮在這石河兩岸。由於值守石廠衙門東西的石門,便以"石門"命名,叫做"石門營"了。後來繁衍成村,"石門營"的稱謂也就一直沿襲了下來。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石河"便是從石門營街中流經的那條季節河,它匯聚了黑石山及王玲一帶的降水,流域面積約1.6平方公里。這石河的稱謂說起來還與石門營村西的黑石山有關:戒臺寺天王殿前有一碑,名曰《明憲宗敕諭禁止放牧採礦碑》,文曰:"……其界東至石山兒,西至羅堠嶺,南至南山,北至車營兒。"這碑文中提到的"石山兒"便是石門營村西三里之處的黑石山舊稱,"石河"之稱謂便是由此山而得名。

"校場地"位於何各莊的村南,也是石廠村離村最遠的一片平地。南接石門營,北臨南河,面積約8公頃。這就是古石廠護衛之師"石門營"那兩千軍士出操演兵的"校場"。後來石門營演變成了村莊,這"校軍場"便也被人們開墾成了耕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片土地又陸續被縱橫交錯的道路分割成南校場、北校場、東校場、豐產地等多個地塊。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21世紀前後,先後在校場地完成了直徑達120米的石門營環島和石門營公園、幸福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校場地"的稱謂,也陸續被"石門營環島""石門營公園"和"幸福公園"等新名兒所代替。"校場地"的稱謂也隨之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如今,除了曾經在此耕耘過的老人,真的沒人再記得這兒便是當年"石門營"軍士演兵的校場。

石廠村的東、西村口分別建有東、西門樓,舊稱"石廠東柵欄""石廠西柵欄",俗稱"東門""西門"。相傳,石廠西門是毀於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雖然時隔二百多年,"西門"的稱謂仍然在其遺址的這個位置上沿襲著。但凡石廠人,只要是提及"石廠西門",都會神采奕奕地講起那段"乾隆爺疑夢毀西門"的傳奇故事。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三教庵"位於石廠村西,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西山老祖活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三教庵,原本是一座頹廢了多年的大廟。大清乾隆五十年(1785),順義民婦張李氏重建後改名"靈應寺"。張李氏帶髮修行,號稱"老祖活佛"在廟中燒香看病,惠及鄉里。乾隆五十三年六月,被官府以"師巫妄稱彌勒佛、隱藏圖像、聚眾燒香、煽惑民眾"等罪名查抄。寺院交僧錄司另擇僧人主持焚修,從此逐漸破落。後來維修慄元莊的奉福寺又拆去了靈應寺的檁柱、梁枋,這所寺院也就從此變成了一片廢墟。

集體化以後,在這裡搭過白薯炕、養過蜂。八十年代,這裡又陸續建起了民房,便全然不見了舊時的痕跡。但民間依然習慣稱呼這個地界的舊稱"三教庵"。至今,提起了三教庵來:"蛇仙施法建大廟""張老太太燒香看病""乾隆爺擲御筆封煤黑兒"等傳奇故事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石廠衙署"俗稱"衙門"是當年採石工程的最高權力機構,坐落在村東的街北。門前有一眼至今尚未枯竭的古井,名曰"衙門井"。當年的衙門早已不見了蹤跡,只有門前這口古井千百年來依然孜孜不倦地滋養著這一方的生息。也就是因為這"衙門井"的稱謂,才使人們記得這裡曾經是當年的"石廠衙署"。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從井臺的變化還能推斷出附近地面的變化。2009年8月,對衙署古宅進行維修時發現,衙門井井筒最上面的四層井襯,用的並不是標準的井襯料石,而是非標準的各種石料。這四層石件的側立面都被磨成了圓角,光光的、滑滑的,如同被打磨了一般。從這四層石件都有明顯的磨痕分析:它們都曾做過"井口",最早的井口應該是最下面的一層。後來不知發生了什麼變故,使附近的地面增高,為了防止汙水流入水井,於是便加高了一層井臺。又不知過了多少年,又加高了一層井臺……,直至現在加高了四次,每次平均增高200毫米。由此可以斷定:最初衙門井附近的地面比現在至少要低0.8米。

"西囚樓"坐落在村西三教庵的西側,俗稱"西樓"。是一棟三層建築,外形呈矩形、平頂,酷似一座方形堡壘。地上兩層,地下還有一層地牢。這座囚樓全部為青石結構,石牆、石窗、石門、石樓板、石隔牆,也曾是我們少時玩耍的所在。80年代後期,批建民房時才被拆掉。據傳,這裡曾經是關押罪犯的監牢。每當講起這座囚樓,村裡的老人就會神采奕奕地講起,童年時聽他們的祖輩講述過的,當年關押在這裡的勞工的悲慘生活:他們每天都要被軍士看押著在採石場幹最累的活兒,重犯還要戴著三斤多重的鐐銬。監工的軍士們揮動著皮鞭,虎視眈眈地站在四周,就像看管牲口一樣。囚犯們稍有松怠,鞭子就會像雨點一樣襲來。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官山"系石廠村北的山巒,連綿起伏,酷似龍狀。由於山中盛產青石,又有"青龍山"之雅稱。據傳,這青龍山本是一條青龍變化而成,從中還引出了一段"大青不動二青搖,三青落在盧溝橋"的神奇傳說。

"碑碣頂"位於青龍山之巔,是一片不大的平地。因曾豎有"大明永樂年開取石料官山塘口"碑而得名。這通石碑早已倒臥於草叢之中,碑身被凌亂的泥土掩埋了大半兒,就連碑趺也被連根拔起,掀翻在旁邊的泥土之中。究竟是何時、何人掀翻了這通石碑,今已無從考證。但就這通石碑的建、頹至今還流傳著一段神奇的傳說:據傳,當年建這通石碑是為了鎮住這條青龍。後來又推倒了這塊石碑,則是因為碑石在秀峰之巔久經日精月華而有了靈氣。一旦蘊足了能量擺起尾巴來,地處龍尾以東的何各莊就又該殤人了。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在石廠村,像這樣的老地名還有很多很多。每個地名都有一個故事,每個地名都有一個傳說,每個地名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來歷。

另外還有很多小地名,有由人名而名的,如:"苗喘子地""陳富地""侯漢臣地""王老疙瘩地""楊志山地""王寶柱地""王良地""劉老太塔地"等。有由姓氏而名的,如:"陳家坡""蔡家坡""張家坡""劉家坡""魏家坡""馬家坡""賀家坡""王家坡""張家地""候家地""牛家地""姚園子"等。也有由地畝數而得名的,如:二畝地、三畝地、五畝地、六畝地、七畝園、八畝地、"十二畝地""上十四""下十四""十九畝地""二十畝地"等。還有由地的形狀或位置而得名的,如:"大三尖""小三尖""大長條""小長條""褲腿子地""夾板地""坑子地""小羅鍋""大偏坡""南臺""棋盤地""捎馬子地""南地坎子"等。

有由人名和地畝數組合而得名的,如:"陳清二畝地""陳祿九畝地""魏桂森九畝地""陳國斌二畝地"等。也有由姓氏和地畝數組合而得名的,如:"奚家六畝地""陳家三畝地""謝家五畝地"謝家三畝地"趙家六畝地""楊家三畝地""楊家九畝地""謝家四畝地"等。還有由姓氏及形狀組合而得名的,如"高家塘""李坨子""王大地""韓家窪""韓坨子""張坨子""韓坨子""田窪子"等。另外還有由遺址或所生長的樹木而得名的,如"磚瓦窯""石門地""石碑地""上庵""下庵""觀音洞""東石門""西石門""王八馱石碑""羅漢墳""大井地""小井地""後官園""校場地""小道地""東河灘""黃土坑""馬溝地""大椿樹""山楂樹園子""小園子""四棵樹"等。

故鄉的地名不僅僅只是地圖上的一個標識,更是分佈在歷史長河裡的時空符號,構成的獨特的識別、命名和交往的文化。記錄了浩劫與磨難,銘記著變遷與融合。"地名"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是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徵,更是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其中蘊含著眾多的逸聞趣事,更承載著人類自我的輝煌。

2009年,區政府啟動了本市最大的一處棚戶區改造工程。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圖片源自網絡

南地坎子以南被選為了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用地。謝家三畝地、六畝地、八畝地、二十畝地、大椿樹、坑子地、山楂樹園子、小園子、大偏坡等地段至南溝子一帶陸續建起了近百棟樓房。有多層、也有高層,有板樓、也有塔樓。分成了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又含幾棟或十幾棟樓房不等。林立的高樓取代了曾經翻滾的麥浪,原來的老地名也隨之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A、B、C、D和1、2、3、4等組合起來的小區名號。

古地名攜帶的歷史文化

圖片源自網絡

相比之下,這些洋字碼的小區名號比起傳統的老地名內涵,可真是簡單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