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物聯網、高科技……中國醫療距離“全面技術”時代還有多遠?

在生活需求已得到基本滿足的今天,人們對於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技術在醫療領域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未來五年,中國醫療領域或將正式步入“全面技術”時代。筆者在此試圖梳理一下各類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大致運用,供大家借鑑研究,歡迎批評指正。

互聯網、物聯網、高科技……中國醫療距離“全面技術”時代還有多遠?

一、網絡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

互聯網技術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醫院的費用支付管理和藥品服務形式,在預約診療、網絡支付、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業務流程優化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國內大部分二級以上醫院都開展了基於微信系統的預約診療服務,部分醫院還開通了診前、診中、診後的全流程服務。

國內互聯網醫療主要包括面向醫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戶的B2C模式。目前,移動APP終端主要有以下五大類:

疾病管理、醫患溝通及支付平臺;

在線諮詢;

藥物管理;

通過醫學文獻向醫生介紹新產品;

渠道引流綜合發展。

互聯網醫院:2015年12月,全國首個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桐鄉)有限公司成立。之後,好大夫的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微醫的寧夏互聯網醫院等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互聯網醫院主要提供如下服務:

線上問診;

開電子處方;

藥品的審核配送。

互聯網藥店:京東、淘寶均有入駐藥店,支持線上購藥;而京東到家,快方送藥這些APP也都提供1小時送藥到家服務,更為便捷。

最近,互聯網技術中的在線直播技術在醫療領域運用也很火,主要用於:

遠程探視;

手術示教;

遠程醫療會診;

遠程醫護等。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本質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目前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行業中有多方面的用途:

人員管理智能化。

實現對患者的監護跟蹤安全系統,病人流動管理、出入控制與安全;嬰兒安全管理系統、醫護人員管理系統。

醫療過程智能化。

依靠物聯網技術通信和應用平臺,實現包括實時付費、網上診斷、網上病理切片分析、設備的互通等,以及掛號、診療、查驗、住院、手術、護理、出院、結算等智能服務。

供應鏈管理智能化。

藥品、耗材、器械設備等醫療相關產品在供應、分揀、配送等環節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依靠物聯網技術,實現對醫院資產、血液、醫院消毒物品等的管理。

醫療廢棄物管理智能化。

可追溯化是用戶可以通過界面採集數據、提煉數據、獲得管理功能,並進行分析、統計、報表,以做出管理決策。

健康管理智能化。

實行家庭安全監護,實時得到病人的全面醫療信息。而遠程醫療和自助醫療,信息及時採集和高度共享,可緩解資源短缺、資源分配不均的窘境,降低公眾醫療成本。

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在醫聯體、醫療去中心化、電子健康檔案、醫療器械追溯管理、可穿戴設備、醫院信息集成平臺、保障數據安全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

其去中心化的分佈式結構可應用於醫療數據共享;不可篡改的時間特性可解決數據和設備及信息防偽問題;高冗餘度及多私鑰的複雜保管權限可解決目前醫療信息化技術的安全認證缺陷;靈活的可編程特性可幫助醫院建立拓展應用等,使區塊鏈的自身技術更加適用於醫療場景。

二、高科技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

高科技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主要有量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VR等虛擬現實技術、3D打印技術、智能激光技術等。

量子技術

量子技術在健康醫療領域應用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準確探知、查找、測定人體潛在性疾病;發現早期癌症、糖尿病、心腦血管等疾病和潛伏隱患,適合健康普查和疑難病篩選;

情緒、壓力與心理狀態的量化和評估,對於傳統的心理測量評價技術將是重大挑戰和創新;

鑑定各類藥物和食物的成分及功效,篩選有效藥物;

人體器官系統自動頻率治療;解毒、過敏治療;本草頻率共振處方;營養素均衡處方;抗衰老等。

目前,量子檢測正成為一種確診前的有效篩查手段在各大中城市醫院逐步推廣應用。量子檢測在腫瘤相關研究上準確率達93.37%,血液腫瘤檢測準確度達88.75%,婦科疾病相關研究準確度96.9%,過敏源篩查陽性率達90%以上,與常規西醫檢測對比吻合度93%。

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技術主要包括:語音錄入病歷、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醫療機器人、個人健康大數據的智能分析等。具體運用有:

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對醫療影像進行快速讀片和智能診斷;

基於語音識別技術的人工智能虛擬助理;

從事醫療或輔助醫療的智能醫用機器人;

分析海量文獻信息加快藥物研發;

基於數據處理和芯片技術的智能健康管理。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其能改良傳統手術學習中對於屍體和動物的依賴;減少患者的創傷與風險;節約成本,提高手術效率和精準性;縮短醫生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延伸人們的感知能力。具體運用主要有:

手術場景模擬教學;

臨床輔助診療;

遠程會診級干預;

康復訓練。

3D打印技術

3D打印技術在醫療領域主要有如下應用:

製作下顎骨;

打印外骨骼;

打印細胞;

打印活體組織;

打印血管;

打印器官;

胎兒塑像診療;

打印支氣管;

打印頭骨;

減少癌患負擔。

智能激光技術

目前激光在醫療臨床上除氣化、凝固、燒灼、光刀、焊接、照射等治療應用外,在診斷和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出現了許多新技術,如激光熒光顯微檢查、激光微束照射單細胞顯微檢查技術、激光顯微光譜分析、生物全息攝影及細胞或分子水平的激光檢測和微光手術等。激光配合導光纖維的應用對各種體腔內腫瘤及其他疾患的診治,以及結合各種內窺鏡進行激光光敏療法診治腔內腫瘤新技術提供有利手段。利用激光治療心臟疾病和血管內斑塊栓塞,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阻塞後的激光血管再通。

基於醫用激光的迅速發展,在激光生物醫學領域中形成了一些專門學科,如激光分子生物學、激光細胞學、激光人體生理學、激光診斷學、激光治療學、醫用激光工藝學、激光防護學、分子生物激光工程學等。在診治方面,激光已用於每一臨床學科,應用激光技術診治疾病的新方法將超過傳統的診治方法,激光技術將引起內外科治療的“革命”,激光技術還將更廣泛應用於發現和治療癌瘤,進行咽喉外科手術以及縫合血管、神經、肌腱和皮膚,治療動脈硬化斑、血管栓塞和內科、皮膚科等許多疾病。

三、醫療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

上述無論是互聯網技術還是高科技,其本質是提高醫療技術。醫療技術主要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保健、患教等,其目的是對疾病作出準確判斷和消除疾病、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改善功能、延長生命、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而採取的診斷、治療措施。

在這裡,重點講講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

生物科學技術在醫藥領域中應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為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奠定基礎。通過生物科學技術進行幹細胞應用、人工臟器以及神經修復等再生醫學的研究;利用生物科學技術進行蛋白質結構的解析,獲得數據;在一些功能性區域中生物科學技術進行開發對應的抑制劑;通過生物科學技術與微陣列核酸芯片、蛋白質芯片等進行致病基因的尋找;通過生物科學技術中的抗體技術,將一些毒素送入到特殊標記的癌細胞中進行研究;同時生物科學技術也可以進行基因克隆技術以及基因治療等。

基因技術最廣泛的運用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是指取被檢測者的血液、口腔粘膜細胞,經提取和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基因芯片等技術,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並從中分析出包括疾病風險、用藥安全、營養代謝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基因檢測,可以預知高發疾病患病風險,檢測是否攜帶先天性遺傳疾病基因,能幫助腫瘤患者進行個性個體化醫療。

基因技術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運用——基因編輯。2018年11,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佈“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消息一出,雖然引發了強烈的爭議,但基因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廣泛運用是不爭的事實。基因編輯有如下應用:

基因編輯可治療遺傳病,尤其是單基因遺傳病,可以通過基因編輯徹底求證治病基因。目前,該技術已被應用於治療血友病、地中海貧血等多種遺傳性疾病的細胞研究或動物研究。

與免疫療法結合治療癌症。免疫療法有多種形式,其中一些使用經過特定改造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被注入病人體內殺死癌細胞,因此也被稱為“活著的藥物”。

成功實施一種器官移植、為解決全球移植器官嚴重匱乏帶來希望。

癌症免疫療法也是生物科學技術在醫藥領域中一個重要應用。免疫療法的原理是通過多種手段,調節、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這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新療法。免疫療法主要是針對第二種途徑開發腫瘤免疫藥物,近年來我國在這方面的藥物開發進行得如火如荼。而隨著免疫療法技術的發展,被認為絕症的癌症有望成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花旗銀行預測,未來十年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用於6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最大藥物類別,2023年銷售額將超過350億美元。

四、總 結

各種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太多,絕不是本文能夠涵蓋的。甚至包括在管理上、經營上,甚至營銷上也有很多技術的運用。未來,將有更多尖端、合適、性價比高的技術不斷湧現。可以這麼說,醫療行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就是技術,而且未來的相應技術將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全面,中國或許已經步入了“全面技術”時代。

筆者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大量文獻知識,至此一併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