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達投資手記:井噴!逼空!現在還能不能“上車”?

昨天(2月25日)的行情,到底該怎樣來形容?達哥確實有點詞窮了,很難用言語來準確表達內心的感受。

滬指大幅跳空高開,最終暴漲157.05點,以2961.28點報收,漲幅高達5.6%,各類主要指數均突破年線壓制。更令人吃驚的是,滬深兩市成交金額突破萬億元大關。

這樣的行情,達哥花了很長的時間來思考,終於想到了應該跟大家聊些什麼——到底現在還能不能“上車”?

關於盤面,其實沒有什麼可以多說的,但還是要簡單復一下盤。

承接上週五的漲勢,昨天滬指高開34點,強勢震盪半小時後,開始不斷猛攻。熱點板塊也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券商股,昨天券商股全部漲停!中信建投“一字板”漲停,中信證券放巨量漲停,帶動其他券商股跟風大漲。還記得在上週一的手記中,達哥曾經說過,如果你認為自己踏空了,那麼最好的目標就是券商股,這是確定性最高的。

另外,5G板塊、OLED板塊、創投概念股等熱門板塊個股集體大漲。最震驚的是,到了下午,指數完全達到了瘋狂上漲的地步,就連銀行股也集體大漲。銀行股中,除了幾家大銀行外,其他小型銀行股紛紛漲停,比如鄭州銀行、紫金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等,昨天漲停的銀行股居然有11只。而到收盤的時候,滬市只有2只個股下跌,深市只有11只個股下跌。

A股市場這等盛況,確實很久沒有出現過了。所以,達哥也就不再過多地說盤面了,消息面、政策面也不想多說。滬深兩市成交過萬億元,已經說明了問題,曾經不關注股市的資金,曾經還在猶豫的資金,上週踏空的資金,都在趕著進場。這就是昨天的行情。

接下來,就和大家聊一個非常關心的話題,這個話題也是達哥昨天想了很久之後,決定要聊的話題——現在到底還能“上車”嗎?

可以肯定地說,現在依然還有很多人沒有“上車”,他們的心情一定是非常著急的,所以也有不少人盼著大盤跌下來。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於昨天的上漲感到有些擔憂,放出如此巨量,大盤漲得那麼急,會不會馬上就出現調整,把之前的利潤又還給市場,現在是不是該“下車”了?

對於大家心中的疑問,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現在的市場,是否真的到了瘋狂的頂點?如果市場真的已經到了極度瘋狂的時候,那麼確實就不再適合“上車”了。

不過,現在的行情,放巨量這一點是不假,但其實還並沒有真正瘋狂到頂點。我個人認為,近期的市場,實際上只是對2018年A股大跌的一種修復,只是修復得相對猛一些罷了。就像前期炒得比較火爆的幾個板塊,其實也都只是去年跌幅最大、股價依然趴在底部的一些行業。

從熱點板塊的表現看,真正有些瘋狂的,可能也就只是券商股而已。而券商股,其實也只有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兩家頭部券商比較瘋,其他的多數券商股,也只是跟著領頭羊在漲,並不是過於瘋狂。

那麼,什麼樣子的市場,才是真正瘋狂、不能再“上車”的行情?舉一個極端的例子,2007年的“5·30”大跌,當時的市場,是A股已經走牛了一年時間,個股被炒到了“雞犬升天”的狀態,不論什麼垃圾股、虧損股,統統被炒到了天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才是真正的瘋狂。但即便經過“5·30”的大跌,大盤在震盪了兩個月之後,還是創出新高,並最終在10月份創下了6124點的高點。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2015年的槓桿牛市,大量的投資者融資炒股,希望一夜暴富,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而近期市場出現的井噴,相比上面所說的兩次,我覺得完全不能劃等號。近期的逼空上漲,近期的密集放量,只能說是把大家的注意力,從其他地方拉回到股市上而已,因為在過去的一兩年中,很多人都虧怕了,都在逐漸遠離股市。如果越來越多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股市,資金也會跟著回來,而且不會那麼輕易就離開。所以,我認為現在就斷定股市過於瘋狂,可能還為時尚早。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那麼我想對空倉或者輕倉的朋友說,現在大可不必因為還沒“上車”而感到著急。大盤才剛剛站上年線,後市如果出現震盪和休息,依然會給大家提供充分的“上車”時間。

另外,我也想跟目前倉位比較重、已經享受了一段“瘋狂”的投資者說,如果你手中的股票確實短期漲幅過大,你認為已經有些“瘋狂”了,那麼後市也有必要適當保持謹慎。至於該如何處理手中的股票,是繼續持倉,還是短期兌現部分利潤,那就根據各自的心理承受能力來決定好了。

達哥想說的是,當趨勢來臨的時候,不要輕易否定之前對市場的判斷。很多人依然不敢進場,很多人看到有一些漲幅就想離場,那是因為被過去一兩年的熊市跌怕了,虧怕了,如果這樣的投資者還是大多數的話,那麼市場又怎麼可能已經到了真正瘋狂的時候?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昨日倉位:六成

今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