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时父亲想把他丢掉,婶婶抢过来:我来养,长大后成千古一帝

每个朝代都有属于它独自的魅力,每个朝代也都有让人诟病的地方,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历史才缤纷多彩。和守成之君不同,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一般都有心酸的过往,像朱元璋,刘邦之类,这些底层出身的开国皇帝,能够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这是他们超出一般皇帝的地方。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非常厉害的角色,他出生时,父亲因为没钱养他,想把他丢掉,婶婶抢过来说:我养。没想到,此人长大后,竟成为了千古一帝。

他出生时父亲想把他丢掉,婶婶抢过来:我来养,长大后成千古一帝

此人便是南朝刘宋的太祖皇帝,刘裕。一般的读者可能对此人有些陌生,因为南北朝的历史很少有人喜欢。辛弃疾当年的怀古中就特意强调了一下他,其中的"寄奴"便是刘裕的小名。为什么辛弃疾要在诗作中写刘裕呢?因为彼时已是刘宋朝晚期,中原人统治者面对异族的侵犯显得极为麻木,只沉醉酒色,昏庸无道,贤才也得不到重用。因为看不起这种人,故此辛弃疾才将古代的先贤写于诗作中用于讽刺。当然了这是刘宋的晚期,那被称为"南朝第一帝"的刘寄奴究竟有多大的本事呢?

他出生时父亲想把他丢掉,婶婶抢过来:我来养,长大后成千古一帝

刘裕的先祖是汉朝的皇室,也就是高祖刘邦的亲弟弟。在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是东晋末年了,因为晋室的衰微,黎民备受涂炭之苦。此人幼年时家境十分寒苦,其生母在生下刘裕后不久也因为一场大病去世了,父亲没有能力再为嗷嗷待哺的儿子找一个奶妈,遂欲将其抛弃。还是因为刘裕热心的婶婶,他才能安稳的度过苦难的幼年,也就是说,刘裕一直由其婶婶负责照顾。寄奴在弱冠后十分懂事,为了照顾贫困的家庭,他学会了砍柴,捕鱼,锄地,编草鞋,可以说是开国皇帝中吃过最多苦的了。甚至在落魄的时候,偶尔会靠着去赌场赌钱的本事来赚些小钱。但谁都不知道,这个身强力壮,整日埋头苦干的小子竟有着和高祖一般有着敢于鲸吞天下的气魄。

他出生时父亲想把他丢掉,婶婶抢过来:我来养,长大后成千古一帝

公元399年,33岁的刘裕参加了朝廷镇压暴民起义的大军,勉勉强强地开始了军旅生涯。战场上的刘裕一改往日的低调,面对兵力强于镇压军队几倍的敌人,刘裕临危不乱,甚至还冲入敌军营地大杀四方,时人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因此名威大震。从普通士卒到天威将军,从寒门士子到刘宋天子,在腥风血雨的那些年里,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强敌倒在了刘裕的脚下。在刘裕夺得政权后,并没有像其他政治对手一样求贤,但因为在当地的威望极高,无论是民间的大儒还是深山老林中的隐士均前来拜访,表示愿意称臣。而刘裕的气魄也很大度,那些出身寒门的士子只要有才学,也得到刘裕的重用。

他出生时父亲想把他丢掉,婶婶抢过来:我来养,长大后成千古一帝

刘宋帝国的实力愈发强悍,已不可能像以前的弱晋一样向胡人委曲求全。在刘裕的带领下,刘宋疆域一带的胡人大部分都被驱逐,在时局不利的情况下刘裕依然选择继续征讨,可谓是为饱受胡人欺辱的中原人争了一口气。刘裕在位时,大力发展江南经济,极大发扬了汉文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南朝第一帝",功绩堪称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