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大江大河》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年代故事片,以小雷家村的發展變遷來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劇中,我們不光可以看到世事冷暖、人間百態,更能看到最真實的人性。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大江大河》劇組

前段日子沒時間追劇,春節休假日子正好,《大江大河》看到一半,就好似將自己的童年和青年重走一遭,有時候看得氣憤難耐,有時候又痛哭流涕。

小小農村,包羅萬象,人性善惡,欲蓋彌彰。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大江大河》雷東寶和宋運萍(楊爍 童瑤飾)

看到小雷家老書記面對被查賬的事,選擇了自絕於人世,我和雷東寶一樣,感覺壓力重重又無可奈何——為何人可以坦然面對死亡,都無法面對人性的惡?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農村人終歸是倚重兒子的,老書記儘管是個村官,這一點概莫能外。他把好風好水都給了自己兒子,把兒子兒媳養成了寄生蟲,在家好吃懶做,等著被養活。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人性的弱點就是這樣,在你遭遇困境、成為困獸時,人性的惡就被生生地激發出來。老書記教導雷東寶要清廉、不得佔公家一分便宜,卻在自己晚年時,利用權利之便,謀取一己私利。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如果沒有那個不成器的兒子,不記掛兔崽子的未來,老書記應當不至於把持不住自己,做出讓各人晚節不保的事情來。

但是,惡便是惡,不會因為你有十足的理由,或者不得已,而變成善,陰暗就是陰暗,見不得光。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可人性都有善惡兩面,老書記大半生與人為善,後半生犯了錯,難道就能否認所有的善嗎?

這就是村裡的人性,也是群體無意識的人性,他們看人都是就近原則——你最近對他們好,就能驅走所有的惡;你最近對他們惡,就能抹去一切的好。

一點也不科學,更沒邏輯,卻入骨三分。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這些道理,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們都懂得,甚至有些人時至今日,還在重複這樣的方式,毫無原則、更沒底線,這無疑既傷己又害人——

社會越來越浮躁,人心卻越來越清明,人品不過硬,必將越來越難混。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有一部分農村人,世世代代為人輕賤,只怪自己愚昧無知。然而,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無知,卻總埋怨自己的低賤,認為責任在社會、政府、他人。

幸而國家普及教育,讓教育的光照亮某些陰暗面,因為

在陽光底下,很多陰暗將無所遁形。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老書記一生為官清廉,卻在最後時刻犯了錯,他面對不了一個“貪汙”的名聲,以死明志。

可是真正的勇者,應該坦陳自己的惡,承認犯下的錯,在往後餘生裡,迷途知返。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犯了錯可以改,好人依舊是好人。可生命只有一次,草草結局,讓人唏噓。

當好人可以是榜樣,“過而能改”更是君子所為啊!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這世上有沒有人從不犯錯?答案是否定的。

聖賢常過,凡人無錯。總覺得自己不會犯錯的人,只是不能面對自己人性裡的惡而已,就是一徹徹底底的凡人。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每個人都會時常犯錯,犯了錯能認就是勇敢,能改便是擔當。

用好了,錯誤就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錯一次,對就會多一點。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惡是什麼?惡是還沒被點亮的善,而改過就是點亮善的那隻手。

不必懼怕更不必躲避,直麵人性的惡,足以成全人性的善。


生命的價值彌足珍貴,任何事物都不應當拿命去換,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此有何高見?說來聽聽吧!~

從《大江大河》看人性:直麵人性的惡,才能成全人性的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