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思维框架

我的投资思维框架

过去的2018年,是投资最难挣钱的一年。A股从年初的3300点跌到了年底的2500点,更为可怕的是,很多股票跌的毫无底线,腰斩后继续腰斩,十大熊股的跌幅超过了八成,10只股票年内平均跌幅为84.64%,很多亲手里的股票实现了史诗般的下跌。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谁能料到A股的2018年,从年初的上证指数9连阳,最终竟然是这个结果呢?用两个字形容2018年的股市,就是变化。用八个字来总结2018年的股市,就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大多数人看到了开头,却没有料到结尾。

我也从年初抓住易见股份的连续涨停,到后面的连续止损开始怀疑人生,A股快速的节奏转换让人窒息,喘不过气来。在市场中,总结规律需要时间,但当你发现规律想运用时,市场却已经发生了变化。年初屡战屡胜的戴维斯三击理论,在后来却是屡次破位补跌,让我损失了不少的弹药。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喜欢讲一个《普朗克司机》的故事。

普朗克,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得主,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普朗克得奖之后,他每天奔波于各个学府及社交场合,演讲他的理论。讲了段时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听得熟烂。就对他说:教授呀,你每次都讲一样的内容,连标点符号都不带改动的。我都听熟了,这样吧,下次到慕尼黑,就让我替你讲吧,你也歇一歇。

普朗克说:好啊,你想讲,那就你来好了。

到了慕尼黑,普朗克坐在车里,司机登台,对一群物理学家,洋洋洒洒的大讲一番。讲得跟普朗克一样,非常完整的内容。

讲完了,一个教授举手:先生,我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问了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听完问题,司机笑了: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这样吧,我让我的司机回答一下……

讲了这个故事后,查理·芒格说: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在股市中,如何才能区分知识还是表演呢?答案很简单,如果能让你持续盈利的,就是知识,如果只能偶尔盈利的,那就是表演。从表演到知识,正是你投资思维框架不断完善的过程。

我发明的戴维斯三击理论,在普通的市场中收益还不错,但是在史诗级下跌的行情中,亏损却大大大于盈利,很多的时候,更是进入了强势股补跌的陷阱之中。如何先定位股票的生命周期,再选择股票,是我花一年的时间买来的教训。人的思维框架总会受一定的限制,这就像牛顿三大定律只能解释经典物理学的场景。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普朗克发明了量子力学,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对牛顿的思维框架进行了扩充。当物体的运行速度大大低于光速的时候,相对论的结论和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当“普朗克常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经典力学的结论和量子力学的结论也没有区别。当我们自以为发现了股市中的一些规律的时候,我们依旧要敬畏市场,因为我们发现很有可能只是股市森林中的一片树叶,或者是一颗小树。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扩展了牛顿看似完美的思维框架。在股市中也是一样,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投资思维框架。

投资思维框架规则一、技术面大于基本面

技术面和基本面是投资中永远会不断争论的两大话题,有人靠基本面挣钱,有人靠技术面挣钱。说技术面大于基本面,是站在普通散户和博弈的角度来说的,散户获取基本面的信息并没有优势,而只有技术面的信息大家都是一样的,另外散户的资金量小,船小好调头,所以树立技术面比基本面重要的思维框架,才能在股市的博弈中生存。股票的买卖要从技术面的指标进行操作,比如说股价跌破牛熊分界线,一定要跑路,之前的股市,如果你破位不跑顶多跌个10%-30%,而在2018年,很多的票破位后都腰斩了。

对于技术面的研究,需要从股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审视问题。比如说,之前我的规则是,股票探牛熊分界线就买入,但是经过2018年洗礼,发现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律,比如说,股价贴着牛熊分界线,出一些坏消息而不破位,这是比较好的买入机会。但是如果股价是从高位跌落下来的,股价有下跌的惯性,往往第一次碰牛熊分界线破位的概率比较大,等到股价在牛熊分界线下面徘徊一阵,等下一次放量突破牛熊分界线的时候再买入才会比较好。

投资思维框架规则二、基本面是股票上涨的原因和动力

即使在史诗般下跌的行情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妖股。我们总是在事后发现妖股涨上来了。所以通过基本面的研究,我们希望能提前潜伏牛股。

经济不好,2019年的投资主题应该还是娱乐、铁公鸡和5G。正如美国的大萧条时期造就了秀兰邓波尔和迪斯尼,未来中国的大牛股肯定会有来自娱乐业的股票。基本面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即使是欧奈尔的体系中,也有CANSLIM七个方面需要研究,那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我们应该树立起以结果导向的分析体系。对于电影来说,什么是结果,票房就是唯一的结果。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在网上也看过很多抨击《战狼》的评论,但是结果为王,《战狼II》的票房达到了惊人的56.8亿人民币! 爱国主义,替代好莱坞大片美国人拯救人类拯救地球,中国人拯救人类拯救地球,这些就是《战狼II》影片的特征。从结果导向寻找关键的特征,构建特征工程,再从这些特征中预测未来,这是人工智能的思维框架,也应该是我们研究基本面的思维框架。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流浪地球》春节期间票房第一其实并不难预测,提前潜伏《流浪地球》的受益股必然能让你实现配奇年股市的开门红。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ROE(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KPI中的KPI,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体现了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我们要分析一家公司盈利能力,首先要看其ROE的指标。

我的投资思维框架

ROE=净利润 / 净资产,能分解成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杠杆比率,正好对应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风险能力;

我的投资思维框架<table><tbody>

货币资金

2.58589257

营业外收入

2.7444991

成本总额

2.88279768

长期股权投资

2.90321572

销售费用

3.16903011

投资性房产

3.21673805

应收账款

3.30377322

收入总额

3.94509804

营业外支出

4.088318

总资产净利率

4.1222085

期间费用

4.43536596

营业总收入

4.67232536

资产减值损失

4.73540097

所得税费用

5.15429941

净利润

5.58168995

投资收益

5.72545221

营业成本

5.7395182

营业税金及附加

6.35688577

总资产周转率

7.8915898

/<tbody>/<table>

由于影响ROE的影响因子很多,可以用特征重要性展示ROE指标的关键影响因子,可得到总资产周转率、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营业成本为三大影响因子。通过特征重要性的演算,我们可以找到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

投资思维框架规则三、大数据思维会战胜线性思维

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如果从联系中发现规律,提前布局,也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益。比如说,地产的繁荣,会带来家具和电器的高增长,但是会有一定的延时性。因为人总是买完房子后才去买家具和电器,所以可以关注地产指数的变化,然后去预测家具和电器相关股票的上涨。但是我们在应用规则三的时候,不能忘记了规则一、我们的买入和卖出点必须根据规则一,不能我们看好一只股票的前景就买入该股票。所有股票的影响因子都已经体现在股价上了,如果股价跌破牛熊分界线,你还是要第一时间跑的。

大数据思维其实很多的时候更是一种客观的思维。当很多经济学家看空经济的时候,往往是股市下跌的末期,包括PCE个人消费支出的下降往往预示着牛市的末期,但是当失业率开始上涨的时候,往往预示着熊市的结束,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充满希望而不是恐惧。

忘记成本,用客观的心态看股市,祝大家配奇年投资大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