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共享单车后,又一风口即将“沦陷”!

在行业里,一个持续讨论的话题是,共享充电宝可能是个伪需求。充电宝作为智能手机的附属品,用户完全可以买到大功率便携式充电宝,而不会选择二次消费,这是共享充电宝模式从诞生起就存在的质疑。

现在多数的商家也会为手机没电的客人提供充电服务,多数店铺前台和座位处都有安装插座。至此,制造高续航手机的厂家、充电宝卖家和所有实体商家,都会成为共享充电宝的对手。

凛冬将至!共享单车后,又一风口即将“沦陷”!

资本的加入,行业竞争只会愈演愈烈,为了赢得战争,隐形成本会越来越高。对于剩下的玩家来说,占据更多高质量的点位,在原有市场业务上不断拓宽边界,是决定下半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共享充电宝业务的主要盈利点有两个:租金收入,以及手机应用中的捆绑体验和广告收入。

细想之下不无道理,毕竟街电和来电等入局者的老本行,其实都是生产移动电源包括充电宝的。它们完全不担心设备丢失率的问题,用户只要掏钱交了押金,忘记还就等于用押金购买了这个充电宝,算是销售之一种。

凛冬将至!共享单车后,又一风口即将“沦陷”!

要知道,共享充电宝后期投入的成本,比共享单车要低得多。除非手机电池在技术上能够实现将待机时间延长至7天以上,否则至少未来3年,共享充电宝行业不但不会消失,甚至还会有相当的向上爬升。

共享充电宝能够让用户产生充电的需求后获取使用权的便利性吗?

要使用共享充电宝的话,我们首先要拿出手机在共享充电宝的app上面搜索一下附近哪里有充电宝可以租用,再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充满电之后还要再还回去。可以说在便利性上共享充电宝简直垃圾得不能再垃圾了!

凛冬将至!共享单车后,又一风口即将“沦陷”!

既然在技术和服务上分不出来个你死我活,那就只能在专利上下点功夫.

来电就是几家共享充电宝中申请专利最积极、也是最多的公司,在天眼查上,来电有 94 项公开的专利,而街电只有 16 项,小电有 20 项专利。

靠着专利,来电一举把当时还不错的 " 云充吧 " 赶到了第二梯队," 租电 " 也被摁着站不起来。。

其实,仔细一想,这些公司能在专利方面掐起架来,是不是意味着这个行业真的是解决了大众某种痛点需求,行业开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了呢?拭目以待吧!

凛冬将至!共享单车后,又一风口即将“沦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