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底是哪天,南北方人又吵了起来

小年到底是哪天,南北方人又吵了起来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传统多,节日多,说法也多。别的不说,单是小年这个传统节日,就有若干的说道。

除夕就是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春节的前一天,这个没有异议,但是小年是哪一天,似乎成了一个问题。南方人认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人认为是腊月二十三。

还有说法是,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这些地区说法暂且不论,只讨论多数地区的争论,到底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每年这个时候,南方人和北方人总要争吵一下的。

这还要从灶王爷的工作说起。

小年到底是哪天,南北方人又吵了起来

传说灶王爷是张生,这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张家的那个小子的意思,因为“张生”有好多,西厢记里面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张生”。灶王爷张生大手大脚,娶妻之后还要终日花天酒地,终于败尽家才财,沦落为乞丐,上街行乞。有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此时,觉得张生还有廉耻,给他个机会的话定能回心转意,决定在天上给他个职位。既然他死在了锅底,玉帝就把他封为了灶王,每年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看来不论是人是鬼还是神,机遇总是很重要,玉帝一句话,立即就成为了一个基层领导。

别看灶王爷在天上的职位低,但权力可不小,要将老百姓的情况上报天庭,谁家要是干坏事了,上天知道了就要降罪。

老百姓心眼可多,谁还不犯点小错误,比如没有应时祭祀啊,说了过头的话啦,也没多大的事,被天上知道了而降罪犯不上。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想出了制作黏性十足的灶糖,给灶王爷吃,糊住他的嘴,不让他在天上乱说话。

于是,就有了小年祭祀灶王爷的传统了。据说灶王爷的脾气是不小的,因此小的时候,长辈到小年附近总要反复叮嘱,不要敲打锅碗瓢盆,灶王爷会不高兴的,于是我们就无法效仿冼星海用碗底当做琴键去敲击了。

由于临近年底,小年逐渐演化出扫尘、洗澡、嫁娶、剪窗花、吃灶糖等习俗。

小年到底是哪天,南北方人又吵了起来

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宋朝的时候,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如范成大有诗《祭灶祀》:“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后来到了清朝的时候,皇城里先把小年改为了二十三。因为二十三这天晚上要准备各种瓜果、灯烛等物,所以变得非常热闹,久而久之小年就变成了二十三,而灶王爷上天去汇报则还是在二十四。

皇宫一改,民间自然效仿。但中国实在太大,由于明清之际,北方向来是政治中心,人们受皇城的影响较大,而南方受影响则较小,就形成了北方过二十三,南方过二十四的格局。

其实,过二十三还是有道理的。二十四灶王爷上天,谁知道他啥时候上班啊,万一他起得早,二十四一早就飞走了,还祭祀他有什么用,他该说的坏话已经带走了。

小年到底是哪天,南北方人又吵了起来

到底怎么过,各地有各地的传统,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人们尽管对这样的趣事很是想了解,但没有人会因此而改变传统的。南方人、北方人各过各的也无妨,大家看重就好。

传统节日的回归对于古典文化来说是好事,大家努力保持传统,让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因为文化是民族之根。

小年到底是哪天,南北方人又吵了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