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外班,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嗎?有時候,這種想法是錯的!

尊重孩子的興趣,並非一切都要盲目聽信。

關注我比較久的家長朋友應該都瞭解,我很推崇一個理念,就是要

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具體的表現就是,減少權威式的命令,儘量多尊重孩子的意見。

在興趣班的選擇上也是這個道理,“興趣班”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讓孩子的興趣得到專業的培養,讓他們帶著積極的心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逼他們學習。

但在實踐中,有的家長卻遇到了難題——孩子並沒有十分熱愛和痴迷的興趣愛好,廣撒網之後發現他們對所有事物都沒興趣;興趣班換了一批又一批,最終所有的東西都只學了個皮毛。

上課外班,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嗎?有時候,這種想法是錯的!

這樣的家長的確尊重了孩子的興趣,可最終一無所成,不僅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還有可能養成不愛堅持、半途而廢的壞毛病。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孩子“沒興趣”?真相可能並非如此。

首先要說明一點,按照孩子的興趣,選擇他們喜歡的愛好進行學習,本身是正確的早教理念;真正的問題出在,孩子聲稱的“沒興趣”,可能並不是內心感到真的“沒興趣”

既然是學習,那麼一定會遇到困難和各種失敗,也必須得付出努力;而任何一種技能對初學者而言都是很困難的,由此產生了畏難情緒,自然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家長不妨換位思考,如果把你平時用來消遣娛樂的愛好當作事業,付出艱辛的努力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不是你也會不再感興趣了呢?孩子的興趣班就和這個道理類似。

上課外班,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嗎?有時候,這種想法是錯的!

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就是要把他們當成真正的“人”來看待。人是理性的,瞭解自己興趣愛好的方向;同樣也是感性的,遇到阻礙後很容易喪失積極性,這就需要家長幫他們進行正確引導。

2.使用橫向比較,發現孩子的長處。

那麼,家長該如何區別孩子到底是對一件事情完全沒興趣,還是因為有畏難情緒而以“沒興趣”當作藉口呢?這需要家長耐心、仔細地觀察孩子做出的反應

如果對於一項新學習的技能,孩子從開始就非常排斥,在上興趣班的過程中表現出失落和沮喪,甚至以哭鬧的方式宣洩內心的不滿情緒,那可能是這項技能不適合孩子學習。

上課外班,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嗎?有時候,這種想法是錯的!

但如果孩子開始還算興致勃勃,只是在遇到多次困難之後變得畏手畏腳,似乎喪失了最初的熱情,這種情況多半是孩子心裡打起了退堂鼓,而非真的不感興趣。

教家長一個辦法,如果孩子不瞭解自己喜歡什麼,可以先報幾個不同類型的興趣班,家長認真觀察孩子的表現,發現他們在哪種技能的學習中表現更突出;

一段時間後,就讓孩子專攻他們擅長、有優勢的興趣班,既然長處在此,他們學起來自然輕鬆容易一些,遇到困難解決起來也更方便,產生的畏難情緒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父母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也要綜合考慮自己孩子的年齡、性格和智力特點,量體裁衣地選一個適合孩子的興趣班,最後才會起到好的效果。

關注全網百萬粉絲育兒達人【喜寶爸爸】,每天分享原創思維遊戲和獨家早教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