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月兩次降準,釋放1.5萬億對房地產是利好?

2019年1月4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重要通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央行1月兩次降準,釋放1.5萬億對房地產是利好?


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這樣安排能夠基本對沖今年春節前由於現金投放造成的流動性波動,有利於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支持力度。

或許怕此信息被誤讀,因為結政策解讀的實在太多,比如很多人喜歡對房地產如何如何,所以,央行第一時間也以問答形式做出相關解釋,目的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央行1月兩次降準,釋放1.5萬億對房地產是利好?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此次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准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2、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此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降準政策分兩次實施,和春節前現金投放的節奏相適應,有利於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時也兼顧了內外均衡,有助於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3、此次降準如何支持實體經濟?

答:此次降準及相關操作淨釋放約8000億元長期增量資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貸款資金來源。置換中期借貸便利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20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實體經濟降成本。這些都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早在2019上班第一天1月2日央行就有定向降準的信息發佈: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9年起,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於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元”

央行1月兩次降準,釋放1.5萬億對房地產是利好?


對此次央行降準,房地產領域知名人士楊紅旭表示:

實體經濟不振,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情況仍然存在。為了穩增長,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降準是合理的貨幣動作。

當前,我國官方基準利率,處於歷史最低水平,繼續降息的空間,基本不存在。而且,2019年美國很可能有一次或兩次加息動作,也制約了我國降息。所以,貨幣政策定向放鬆,主要靠降準。

降準,有利於增加整個社會融資,但由於屬於定向支持,而房地產業不在支持之列,所以對樓市和房價,並無直接利好影響。但存在間接利好影響,大河水多了,或明或暗的會有部分水量流到房地產的小河中。

尤其是個人房貸,對於銀行來說,屬於優質資產,銀行的可貸款額度增加之後,在放貸壓力較大的情況之下,同時擔心小微企業貸款的呆壞帳風險,那麼

部分商業銀行必然會加大個人房貸方面的貸款投放力度,貸款門檻降低,房貸利率在2019年將現穩中略降的趨勢,這有利於購房者的需求釋放,進而緩解房價下跌的壓力。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光靠個人房貸的小幅放鬆,尚不能立即促銷房價反彈。2019年全國主要城市房價下跌、探底的主趨勢不會因此而改變。

從實證來看,2018年已經有四次降準,但多數房價卻在2018年9月出現下跌的拐點,如今仍在繼續下跌過程中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央行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證市場的流動性,主要小微企業的流動性,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目的絕不是樓市、股市。但難免,最後獲益的依然肯定有樓市。房地產不穩,經濟很難實現穩增長。

從各地政策內容看,房地產調控2019年政策取向依然是從嚴為主,

但之前過於嚴厲,部分城市樓市出現明顯調整局部市場,會有政策微調的可能性。

2019年,全國可能出現一輪起碼30城以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微調潮,標誌著,本輪樓市調控全面見底。未來多個城市的的很多微調寬鬆政策將密集出現。

特別是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說,除了信貸政策,最近其他政策都有可能調整。而如果降準部分城市的銀行也有可能會變相的調整執行中的信貸政策。房地產政策最嚴格的時期已經過去。歸根結底,降準是利好房地產的,降準肯定會帶來貶值預期與購入資產的需求。

再次降準,對於很多城市依然風險非常大。實體經濟的發展進入新週期,2019年依然是需要穩定為主,這種情況下,買房更需要謹慎,房地產已經不具備再被全面刺激的可能性。遠離風險最大的三四線城市,進入一二線城市核心圈,未來買房最好選擇二手房成交量佔比過半的城市。

當然,專家表示歸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不可以預測的,也是預測不準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中國目前的主方向就是穩經濟穩實體經濟,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而非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