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上的博弈與較量,從《戰國策》看東周、西周的見招拆招

東周君,聽探子入前報道,他拍案而起,因為處在河流上游的西周,竟切斷東周的水源,使東周剛種的水稻旱死

,此番舉動顯然是對東周實力的顯著削弱。正當東周君愁眉不展的時候,他聽到一句聲音。

“縱橫家蘇子,請求面見大王,稱有破局之策。”(場景源於《戰國策·東周欲為稻》)

局勢上的博弈與較量,從《戰國策》看東周、西周的見招拆招

戰國時期曾出現東周、西周兩週並立的情況,這並非是兩個不同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在於地理位置。

這個現象的出現源於“周王室的分裂”,即東周國本質上是西周國的兄弟國,是從周王室分裂出來的小國。

正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戰國時期正是周朝衰微的時代,對周朝正統性的爭奪註定讓東周和西周沒辦法和平相處。不僅有兵戎相見,而且在戰略上的博弈與較量是從來沒有緩和過的。

局勢上的博弈與較量,從《戰國策》看東周、西周的見招拆招

《戰國策》中有三篇描述了東西周的戰略較量:《東周與西周戰》、《東周與西周爭》、《東周欲為稻》

《東周與西周戰》記載西周找韓國搬救兵,東周派人跟韓國說:“西周是古都,有很多寶物,如果韓國按兵不動做做樣子,不僅得到西周寶物,而東周也會感恩戴德,從而一舉兩得。”

《東周與西周爭》記載西周又搬救兵,這次不僅找了韓國,連楚國也找上了。東周謀士齊明建議東周君派人對楚、韓說:“西周給寶物的事情還在猶豫,二國不如按兵不動,因為東周不緊逼西周,則西周不會求楚國、韓國援助,那麼二國的寶物就更不可能得到了,這是我東周國為楚國、韓國謀取利益。”

《東周欲為稻》記載蘇子(現傳是蘇秦)解決西周斷黃河水不讓東周種植水稻的事情,他一方面答應東周讓西周放水,一方面給西周謀劃:“不如先放水,讓東周種水稻,再切斷水源,他們水稻旱死,只能種回小麥,這時候再放水,幾個來回,東周國就疲敝聽任西周的差遣了。”

今天,我們同時對三個案例的謀劃思路進行分析。

戰略博弈第一要素:明確各方利益立場。

很明顯,西周對東周的作戰是偏於弱勢一方,兩次搬救兵,一次比一次搬來更強的國家。東周自然不樂意,東周首先對局勢中每一方的本質立場進行分析:1.西周的目標是對付東周;2.東周的目標是對付西周;3.救兵的目標是獲取利益。

戰略博弈第二要素:尋找突破口,見招拆招。

分析各方的利益立場之後,很明顯看到突破口“救兵只圖自身利益”,既然西周能憑藉“利益”搬到救兵來,那麼東周也可以憑藉“利益”讓救兵退兵,即說服救兵明白“不援助西周比援助西周獲得更多的利益”,而《東周與西周戰》、《東周與西周爭》中東周正是巧妙運用這個方法,對西周的招數進行“拆招”。

戰略博弈中難以避免的困局: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儘管方法能夠讓敵對一方沒辦法獲取優勢,但是這是建立在“犧牲雙方共同利益”的基礎上,不僅是前兩篇的救兵會獲得雙重利益,《東周欲為稻》中東西周的盲目爭鬥導致了戰略上的短視,導致“蘇子”有可乘之機,表面幫助東周獲得水源,卻暗地裡告訴西周如何長遠地對付東周,從而獲得兩方勢力的回報。

局勢上的博弈與較量,從《戰國策》看東周、西周的見招拆招

影視作品中的蘇秦與張儀

綜上所述,古人“以和為貴”是有道理依據的,競爭必然導致戰略短視,從而讓不參與競爭的勢力有可乘之機,所以進行戰略規劃的時候要儘可能謀求長遠利益,更要儘可能謀求合作,而非為了短期利益爭個你死我活,只有求同存異才能夠達到雙方甚至多方的共同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