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為人須謹記一件事:學會尊重他人

人從來不是孤立的,總是生活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若要想處理好這些人際關係,最好的方式便是

學會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人生之道,今日便讀一讀《世說新語》中的那些尊重他人的故事,為未來的生命點亮一盞燭光。

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外出,約定中午出發。不料,過了中午,朋友還未到,陳太丘便先行離開。走了以後,那位朋友才到。

當時陳寔之子元方才七歲,在門外玩耍。

來人便問元方:“令尊在嗎?”元方回答道:“家父等了您很久,見您不來,已經走了。”

來客聽後很生氣,便說道:“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自己卻先走了。”

元方聽後,回道:“您跟父親約定中午一起出發。到了中午卻不來,是您不守約在先。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真是無禮。”

客人聽後很慚愧,想下車招呼元方。元方掉頭跑回家,不看他一眼。

《世說新語》——為人須謹記一件事:學會尊重他人

瞎掰:

人往往對別人要求嚴苛,卻輕易放過自己。

陳太丘之友自己失約在先,已是無信;不反思自己的過錯,當孩子之面指責大人的過失,是為無禮。

一個無信無禮之人,又怎會懂得尊重他人?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是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樣。不尊重別人的人,便會首先打破這種平衡,最終只會引起別人的厭惡。

若言人與人之間需要一份尊重,這份尊重必始自遵守諾言。守信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東漢名士陳寔,字仲弓,曾任太丘縣長,時稱陳太丘。

一天,陳太丘想去拜見荀淑(字季和,時任朗陵侯相),因為家貧、儉樸,無有僕役侍候,就讓長子元方駕車送他,次子季方拿著手仗跟隨車後。孫子長文尚小,只好坐在車上。

到了荀家後,荀淑派兒子叔慈立門迎接客人,又讓另一個兒子慈明勸酒,餘下六個兒子負責上菜。孫子文若(即荀彧)也還小,便坐在膝前。

陳太丘出門時,有太史啟奏朝廷:“有道德高尚之人往東行。”

《世說新語》——為人須謹記一件事:學會尊重他人

瞎掰:

自古以來,中國人最喜歡講面子,大大小小的事最後都會變為一句“看在面子上……”。

什麼是面子?看在誰的面子上?又該怎麼看?

對於一個不諳面子文化的人來說,這樣的交往活動著實令人頭疼,甚至會心生厭煩。

所謂的照顧面子,看似也是對人的尊重,但與尊重有著本質的區別。

真正的尊重是出於你情我願,出於自願,是一個人內心情感的真實反映;而一句“看在面子上”卻考驗的是一個人演技:你的一句面子不是對別人的尊重,而是對他善良的踐踏。

尊重是坦誠相待,面子卻是偽善。

而那個說出“為了面子”的人,往往內心首先不自重。一個不懂得自我尊重的的人,又何嘗會去尊重別人,更不會明白尊重到底緣於何處。

陳寔清貧而無僕役侍奉,便以兒子為隨行之人,不失禮節,亦不失身份。他既懂得尊重別人,也懂得自重,所以換來的是荀家同等規格的尊重。

陳、荀家兩家家風肅穆皆因他們懂得尊重別人,更懂得將這份尊重言傳身教於子孫,故稱得上“真人”。

世人縱然做不到他們那樣,但也至少將尊重別人的心牢牢記住,因為尊重是一種禮貌,如此方可換來別人的尊重。


西晉名士顧榮在洛陽時,應邀請前去赴宴,發現負責烤肉的人(行炙人)想吃烤肉。於是便把自己的那份烤肉送給他吃,同座之人看到後都笑話顧榮。

顧榮回答道:“哪有整天端著烤肉而不知烤肉味道的呢!”

後來遇上戰亂,顧榮渡江避難,每逢危急時刻,常有一人在身邊護衛。

顧榮很是感激,便問他為何要這樣做,原來這個人便是當初顧榮贈送烤肉之人。

《世說新語》——為人須謹記一件事:學會尊重他人

瞎掰:

叔本華講:

“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顧榮眼中的烤肉人不是一個下人,不因他的身份低微而對他冷眼相待。

當同座之人皆因自己的尊貴身份,而無心關注別人時,唯有顧榮將行炙人視為與自己有相同感受之人。

常言推己及人,但又有誰能去真正做到呢?

想必那個獲贈烤肉的行炙人,從顧榮微小的善行中,感受到了被平等對待的溫暖,所以他甘願以命相護。

這份恩報是顧榮用尊重換來的,這份尊重即是換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不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又怎能享受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東漢名士陳蕃字仲舉,桓帝時任太傅,官高位重。

陳蕃的言行舉止可作為士人表率,為世風範。少有大志,初為官,便一心想著重振朝廷吏治,清除奸佞,使天下重歸太平(澄清天下之志)。

陳蕃出任豫章太守時,先派人詢問徐稚(字孺子,東漢名士、隱士)的住所,要想去拜訪他。

主簿聽聞後,便對徐稚說道:“大人,眾位同僚都在官署等您前去視察”。

不料,徐稚說道:“當初武王伐紂時,剛攻下朝歌城,連席子還未坐暖,便去拜見商容。如今我尊敬賢人,不先進官署,有何不可?”

《世說新語》——為人須謹記一件事:學會尊重他人

瞎掰:

尊重別人的最高境界,是懂得自棄身份,敬重別人的的品性修養。

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孔圉去世後,衛國國君贈其諡號為“文”,故稱孔文子。

有一日,子貢向孔子請教孔文子為何能獲贈“文”。孔子回答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後世便有了成語不恥下問,藉以形容一個人謙虛好學。

能做到不恥下問之人真正令人敬佩的是,他從未將自己的身份視為炫耀的資本,更不會將其視為優越感的來源。

陳蕃亦是如此,縱然身為一方大吏,在德性高尚的徐稚面前,卻能做到不恥下問。

這亦能看出陳蕃有著良好道德修養:他從未因官職而自視甚高,從未將此作為身份的象徵,所以他能從容做到拋棄虛名,這是一種境界。

但千百年來,能做到如此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世人總是因為外在的財富地位滋生優越,一有機會便展示自己的優越,以獲得別人的尊重。

殊不知,別人之所以對你尊重,不是因為你那看上去甚為優越的身份,而是因為對方有著良好的修養,能做到一視同仁的尊重。

所以,一個懂得拋棄身份,真正因別人優秀而去尊重他,這是尊重他人的最高境界。

尊重別人,看似是一種社交禮儀,卻體現出一份教養。人生在世,有諸多選擇,但無論選擇什麼,做人的教養不可丟棄,而這份教養便是懂得尊重他人。


文字:知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