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功成談機構改革:社保更受重視,體制走向優化

3月1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國務委員王勇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有關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列在其中。為進一步瞭解國家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改革情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第一時間獨家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您如何評價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

鄭功成: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是基於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按照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和《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針對國家行政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還不夠健全,同國家發展戰略佈局、目標要求還不能很好適應而採取的重大舉措,是對政府機構進行重大改革的總體設計。其突出特點是改革具有全面性、革命性與科學性,涉及到了絕大多數政府部門的重組與職能調整,解決了過去長期困擾改革與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非常有利於轉換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工作效能,進而為國家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組織保障。因此,這是一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機構改革方案,值得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改革成為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對此,您怎麼看?

鄭功成:在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社會保障管理構成了非常重要的內容,它涉及到新的部門組建和原有部門的職能調整,總體上體現出了社會保障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視,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從過去的部門分割走向優化的目標。

一方面,這次機構改革減少了正部級機構8個、副部級機構7個,卻在保留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同時,新增了與社會保障事務密切相關的退役軍人事務部併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新增了國務院直屬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前者將原來分割在民政部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職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後勤保障部有關職責整合在一起,符合同一類人(軍人、軍屬)的保障、安置及相關事務由一部門統一管理的原則;後者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管理職責、國家衛計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職責、國家發改委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民政部的醫療救助管理職責加以整合,由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國家醫療保障局統一管理,符合同一類業務或事務由一部門統一管理的原則。這一部一局的增設,突出地體現了社會保障在國家事務與國家治理中更加突出的地位,從而是對社會保障高度重視的客觀標誌。

另一方面,新增部門和相關部門的職責調整極大地優化了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例如,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醫療保障局的設置,掃除了退役官、兵分割管理和不同群體醫療保障分割管理的行政管理壁壘,是促進公平、提高效能的必要且科學的舉措。再如,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由國務院管理劃歸財政部管理,更加符合這機構單純負責基金運營、實現保值增值目標的性質與角色定位,使這一機構迴歸到應當扮演的本源角色。將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與民政部代管的中國老齡協會劃轉這新組建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不僅有利於統一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而且有利於健康老齡化的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將民政部的救災職責、國家減災委職責劃轉新成立的應急管理部,並賦予其組織災害救助體系建設的職責,是政府救災迴歸本位的行政舉措,因為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政府救災即是災時與災後的緊急救助,它屬於應急性的社會救助工作,而且需要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從而不僅理順了應急管理的關係,更使應急性事務與常態性救助事務分離,有利於各行其道。明確將醫療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必然收到止分定爭的效果,多年來地方部門之間爭議不斷的徵收局面必然由此改變。將銀監會與保監會合並,有利於消除保險資金無序融資的弊端,促使保險業真正姓保,能夠保險,這對於發展商業保險並更好地助力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利好消息。還有將民政部的救災儲備納入統一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消除因部門分割而導致物資儲備中的浪費與低效現象。

可見,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確實體現了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並理順了不同部門的職責關係。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這次機構改革後,將給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帶來哪些好處?

鄭功成:一是促進政策統一,提高行政效能。因消除了部門分割管理的痕跡,將使同一類社會保障事務從政出多門走向政出一門,這將極大地增進相關社會保障政策的統籌性、統一性和執行力,以往因部門分割導致的職責不清、相互扯皮甚至滋生效果對沖的局面一去不返,行政效能自然會得到提升。

二是能夠使相關制度按照客觀規律健康發展,進而使社會公平得到提升。如退役軍人事務部消除了按照官、兵分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分割管理的傳統,有利於統籌考慮相關制度安排,並促進面向軍人的保障制度走向公平,為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武裝力量提供有力的、公平的制度保障;國家醫療保障局的建立,將徹底化解過去長期以來嚴重製約這一制度改革與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為促進全體人民公平地享有醫療保障創造條件,從而可以期望我國的醫療保障事業將步入新天地。將救災納入應急管理體系,同樣會增進救災制度的公平性,等等。

三是可以集中問責,接受監督。由於同一類人群、同一類性質的保障事務歸口同一部門統一管理,必然化解過去多龍不治水、多龍管理難以問責的弊端,集中管理必然可以集中問責。如醫療保障事務如果管治不好,國家醫療保障局便須擔起全部責任;退役軍人的優撫安置中存在的問題,便可以集中問責退役軍人事務部,等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這次機構改革中,民政部劃出的職責較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劃出了相當一部分職責,這是否意味著這兩個主要的社會保障管理部門的職責在收縮?

鄭功成:不能這樣理解。因為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需要不斷壯大的龐大系統工程,這一領域發展不充分的地方還有很多。將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部分職責劃轉新增部門或調整到相關部門,只是為了這些劃轉的保障事務得到更好的發展,而這兩個主管部門的職責仍將發展中得到進一步強化。民政部的職責劃轉較多,這主要是因為這個部門過去管理的社會事務太多,事實上因多而分散很難管好,也很難發展好。在劃出一些職責後,我認為,民政部的發展空間極大,如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福利事業在我國社會保障領域屬於發展滯後,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後,民政部將需要從管理五保戶等特困老年人擴展到全體老年人的福利與相關事務,將從當前只負責孤殘兒童擴展到全體兒童的福利事業,將承擔起全國殘疾人福利與服務體系建設的管理職責,還有不斷髮展中的慈善事業,等等,這些工作內容必定會隨著社會發展進步而進一步成為政府社會事務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哪一項工作都需要一個司局負責管理才能勝任,如果再加上社會組織管理以及其他工作內容,民政部肯定是我國社會保障乃至整個社會管理的重要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劃出了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與退役軍官安置等職責,而全民養老保險及多層次養老金體系的構建任務將持續加重,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的覆蓋範圍與保障功能會持續得到強化,機關事業單位的福利制度亦需要不斷髮展,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責任會持續加大,等等,可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職責將伴隨這些社會保障工作的持續壯大與發展而顯得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