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最近我們檢測的奔馳比較多呀,所以就直接拿上來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來講講,當然還有一些車質比較優的也值得拿上來誇誇,畢竟有的車是真的不多見。

說到典型案例,無外乎事故、水泡、火燒,當然以上說的問題車不知道我們檢測和發過多少案例了....甚至有很多都是檢測到一半就走了的......

所以不管怎麼說買車的時候定心丸是一定要吃的,尤其是覺得二手車水深怕吃虧的人,一定要找靠譜的檢測機構去做檢測。

那麼有人會問:現在檢測機構這麼多哪家機構靠譜啊?

其實這很簡單

第一點:看看檢測服務,多對比幾家,看看哪家比較靠譜,如果對比了四五家,那先看看檢測項目如果都是基礎檢測的話那就沒什麼,如果有一家跟別人的不一樣,那你多留意一下,看看這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值不值得去檢測;還有一個就是不要看多少多少項,而是要看檢測的都是什麼項,比較重要的項都涉及到了嗎。有的公司寫的一句話涵蓋很多項,不要以為項目越多就越全面。

第二點:這裡是重點圈一下售後,不管是幹什麼一般大家都會看看售後服務,就更不用說買車了,不管是新車還是二手車都會很注重售後,同樣的二手車檢測也是一樣的,比如說出現漏檢,給予的質保是什麼,當然這個每個公司的售後都是不一樣的,這裡就是重點看一下誰家的靠譜,有的質保時間長有的時間短,當然這個是要看消費者自己,不過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售後期長的吧。

第三點:那就是資質啦,當然這是針對有問題的車,要打官司的車,要打官司就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報告。

基本上符合以上要求的就比較靠譜,因為質保是王道,敢給你靠譜的質保就能證明他們檢測很靠譜。

好啦,扯了這麼多,等不及了吧~接下來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奔馳GLS 63 AMG

2017款奔馳GLS 63 AMG,5.5T V8 雙渦輪增壓,最大馬力585Ps,最大扭矩760N·m,官方0-100km/h只需4.6秒,新車裸車價198萬,各項稅費上齊開回家大概要230多萬,現在只上路行駛一年半,累計行駛里程不超過1萬公里的準新車,售價只要不到180就能開走,想想如果車況確實好,與車齡相符,還是挺划算的,畢竟18個月 vs 50萬+…

果然按比例掉價這種事,基數越大震撼感也就越強烈~(手動捂臉)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就這臺的車況來說,全車原車漆、沒有事故、沒有水泡、沒有調錶、也沒有機械故障異常,靜態動態性能工況綜合檢測下來決定於可以打95分。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唯獨發現了一處異常機油“遺灑”情況把車主和車商都弄的有點“小緊張”。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由於車輛較新,保養較好,檢測中也未發現任何異常老化破損腐蝕或拆卸維修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從下向上追溯漏油來源時最終確認油來自機油加註口位置,在用手輕擰蓋子確認沒有未擰緊情況後,檢查機油液位高度,發現液位較低,大概缺一半,然後核對了維保記錄發現,車輛於三個月前才剛剛進行了油液更換保養,不過應該只加了1升或2升(對4S店的記錄形式總是找不到正確打開方式),同時,車輛並沒有出現任何燒機油的表現,所以,推斷虧機油的原因就是壓根兒沒加滿。

想想可能是車主已經下定決心要賣車了,所以去4S店保養的時候主動要求只加到“湊合能開幾個月”的量。

如果車輛出現類似情況但沒有維保記錄可以核對也沒關係,先從機械部分排查掉老化滲漏的情況後,將油擦乾淨,並重新加滿機油,開一段時間再看有沒有漏或者機油液位明顯降低的情況就可以啦。

嗯……車太新了,也確實沒什麼問題,感覺再寫下去就成評測文了,所以就到這裡吧!

最後附送一張帝都霧霾圖

18個月掉價50萬+的準新二手車,網友:買到就是賺到

車跑分,一家講大實話,只注重檢測質量的專業二手車檢測機構!目前不提供上門服務,實體店在北京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