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有的,我也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滿足嗎?

“別人有的,我也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滿足嗎?

“別人有的,我也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滿足嗎?

鄰居家的慧慧又在哭了,這種哭聲基本上以一週三次的頻率充斥著小編我的耳膜,小編曾經問過慧慧媽媽,為什麼孩子總哭?慧慧媽媽一開始很迴避這個問題,只是說孩子淘氣不聽話,後來可能也覺得哭聲總是打擾到別人,不好意思的跟小編說,慧慧總是什麼都想要,尤其是班上小朋友有的東西,她就回來哭鬧,不給買就撒潑耍賴。其實慧慧家條件挺普通的,慧慧爸爸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全家的生活全部壓在爸爸一人的身上。慧慧奶奶還需要長期吃藥,除去這些必要的開支,家裡基本上已經沒有多餘的錢來給慧慧買玩具了。所以我很少看到慧慧買新玩具穿新衣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慧慧偏偏喜歡別人的東西,這個其實也無可厚非,小孩子都喜歡別人的玩具,可是家裡經濟情況並不太好,慧慧媽媽不想慣孩子這個毛病,只要提出要求就要滿足。小編相信有很多家長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這種情況該怎麼正確的處理呢?

“別人有的,我也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滿足嗎?

一、先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提要求時,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想要一雙輪滑鞋,可能是他想像別的孩子一樣學會這門輪滑這門技術;想要一條漂亮裙子,可能是想參加學校的活動讓自己可以受萬眾矚目……所以當孩子提要要求時,先不要忙著拒絕,一定要先了解孩子是為什麼要提這樣的要求。

二、孩子是否真的需要

當了解孩子的想法後,就考慮孩子所提的要求是否合理。比如有的孩子想要一部手機,並不是為聯繫家人方便,而是因為同學們都有,他買手機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並不是真的需要。

“別人有的,我也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滿足嗎?

三、權衡家裡的經濟情況

如果孩子提的要求合理,你也很想買給他,那你還要考慮家裡的經濟情況。總不能他說想要手機,你大筆一揮,一個手機花掉一個月的菜錢。當然對於經濟情況比較好的家庭,可能一個手機並不會影響家庭日常開銷。但是對於那些條件一般的,一個手機的價值遠遠不會高於一家人一個月的溫飽問題。

四、是否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得到想要的東西

其實,可以通過引導孩子,讓他自己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可以存一個月的零花錢來購買,或者在寒暑假去做一些事情,通過獲得報酬來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存錢的習慣,也可以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別人有的,我也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滿足嗎?

其實更多的時候,許多父母根本不差這份錢,他們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同時也滿足自己的慾望和攀比心。就算是已經成年的我們,很多時候對於那些別人已經擁有的東西也會投去羨慕的眼光。而對於自己的孩子,更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有的,我們孩子也不能缺少,在任何方面,都唯恐不及別人。

不管孩子還是父母,若是眼睛總看在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上,只想不輸過別人,因別人買單而買單,那麼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無法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