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基本結束,2019年或許將實施“一戶一田”制,什麼是“一戶一田”制?可能會給農村帶來什麼影響?

憤世的qiaoge


一戶一田制,就是把農民分散的農田,通過並地,換地的方式全部集中在一起,一戶一田制只是將農戶的農田位置變換,但是總畝數不會變,你家以前有多少畝農田,變換後還是多少畝農田。

現在農村每家的農田都是分散開的,一個地方一點,這樣也不利於機械化操作,如果把所有分散開的農田全部整合到一起,比如從以前的5份總有2畝的農田,整合成1份總有2畝的農田,這樣就方便農戶使用機械化作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也方便管理。

由於農戶的農田過於分散,有好多的農戶又不願意種地,也無法租出去,就導致了好多的荒廢土地,如果實行一戶一田制,這對農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鄉野小琴


我們家鄉土地確權、宅基地確權、不動產權登記已完成,相關證件發放到位,農民心裡很高興踏實。家鄉在土地分配時候,由於按地品質分三個等級,再由於農村習俗(兄弟幾個分幾家)和沒有長遠眼光,所以每家土地塊數相應很多面積不大。好在父親有多年農村基層工作經驗,我們一家倆兄弟十餘口人一簽抽,土地畝數相應很大,我家土地就一塊十三畝,種植起來相當便利。打個比方,每年麥收,別人家這湖看那邊等,我就方便多了,只看一點而一次性收穫完畢。關於一戶一田制,我們這已傳言兩年多了,至今沒有行動,而且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動的。這個面太廣,問題太多,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比如土地的品質好壞;地域的優劣。這兩點不是好平衡的,平衡不了,就不能完成一戶一畝制。一戶一畝制是個好制度,出發點好,想發好,但利益矛盾不可避免,不好平衡解決。殊非國家出臺政策,強制執行,但這個政策不會出臺。


一直尋路


我們村的土地確權正在進行中,昨天剛剛拿去相關證件。

這次確權不光是農民的耕地,還包括農民房屋的宅基地也要進行登記,明確所有權。

好多人說是國家要收回土地了,以後要流轉經營了。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其實這次的土地確權是為了更明確的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從包產到戶到現在,農村的土地都是按土地好壞肥沃的等級分配給各家庭戶的,每家的農田都是東一塊西一塊,不集中。

隨著現代化農業耕作的發展,這種分散的小面積的農田經營管理制約了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的進程。

為了使農民更好的管理種植農作物。今年這次的土地確權後,將各戶的土地化零為整。

就是把每個家庭戶分散各處的土地,歸整調換到一起,變成一大塊田地,面積保持不變。

這就是所謂的“一戶一田”制,即一戶人家只有一塊農田。

但是,實行“一戶一田”的前提是農民自願,政府並不強制農民執行,可以按各傢俱體情況而定。所以國家政策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土地確權,實行“一戶一田”制後,會對農村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 “ 一戶一田”有利於經營管理。

很簡單的道理,就象管孩子,管一個孩子省事,還是管幾個孩子省事?

顯而易見。一戶一塊田制,很大程度減輕了農民管理土地的勞動成本。

土地確權後,農民的土地既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生活之源。

也是農民自己的資產了,相當於不動產了。可以大膽的說:“我的地盤我做主”了。

如果有人想到農村承包土地,想承包哪塊地,就是土地所有者農民自己說了算。

如果農民想外出打工,土地沒有人經營了,也可以把名下土地轉包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社團組織、企業、單位,還可以拿到數目可觀的地租。

我們家的土地,在沒有實行“一戶一田”的時候,父親就因為田地太零散了,不好管理,有的地塊太小,收割機等大型機器進不了地,種什麼作物都要靠人工收。

太累而且還沒有效率。於是,父親和鄰居們私下互換土地,把田地都換到一塊兒了,父親澆水、施肥、收割就省下很多勞力,種個地也不再東奔西跑了。

如今,父親也六十多歲了,種地也力不從心了。

去年就把田地轉包給鄰居們經營種植,他只收點租金。所以國家出臺土地確權這樣的慧民政策,的確是順應民心,也順應時代發展的。

2、 “一戶一田”制,土地確權,農民可以用土地證抵押貸款。

如果不實行“一戶一田”制的話,土地的確權證就很難實行下去。“一戶一田”制更能方便土地確權證的發放。

如果給零散的土地發放確權證,政府的工作量無形中增加很多,也不易存檔管理。就算農民拿著確權證抵壓貸款也很不方便。

好多個土地證,農民自己也許都分不清哪個證是哪一塊土地的,銀行也需要實地驗證。

一塊地一個證,任何一方都很方便管理。抵押貸款更容易。

以前,農民貸款找不到擔保人,又沒有足夠的抵押資產,貸款很困難。

現在土地成了農民的資源性不動產了,等拿到政府發放的土地確權證後,貸款還用愁嗎?

現在土地這麼值錢,銀行一看這是有地的金主,能不放心的給農民貸款嗎?

我妹妹每年要承包上百畝的地,每年春天的農資投入就是一大筆的錢,每年都要貸款,要找擔保人,現在真沒有人敢給別人做擔保貸款了,萬一賠了呢,還不了款。

擔保人也要承擔責任的。現在好了,有土地證後,不用求人了,明年種地時,但願她能拿著土地證,貸到她需要的款。

3、“一戶一田”制,對土地的所有權更明確了,為農民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提供原始依據。

雖然,誰家的地多少畝,誰家的地在哪裡,互相之間都有一個共識。但一旦牽扯到利益,比如遇到政府徵用土地的時候,很多土地四至不清,面積不明的矛盾就突顯出來了。

各家說各家的理,沒有一個原始的文字性的被國家機關承認的憑據,誰也說服不了誰。那麼,對以後的土地流轉就潛藏很大的隱患。

實行“一戶一田”制後,一塊土地的面積四至都很清楚了,農民流轉土地也不怕土地流轉少了。

規模化經營土地的人也可以安心經營了,有利於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

我們這最近修建西部保稅物流中心,需要徵用規劃地附近的農田,徵用地的那個村子就因為土地面積、四至不清楚,打官司都一年多了,以前沒有什麼文字性的憑據,口說無憑,就算打官司,取證也相當困難。

只能通過調解解決。

這次的土地確權,就是為了明確所有農戶的土地面積和四至,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會給每戶人家的房前屋後,農田都有明確清楚的存檔資料,做為以後解決土地承包、轉租、徵用、經營中發生的糾紛的依據,為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的各項合法權益提供強有力的證據。有了這樣的經過國家機關認可的憑據,誰還能胡說八道。

自然也會減少矛盾。

所以,無論是“一戶一田”制,還是土地確權,都是為了維護農民的利益為出發點的,讓農民朋友們更放心,更安心的經營自己的土地,平民真正的成為了“地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土地確權基本結束,2019年或許將實施“一戶一田”制,什麼是“一戶一田”制?可能會對農村帶來什麼影響?

對我們普通的農民來說,土地是最重要的,有了土地,才能夠有了農民的根,農民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不管到什麼時候,農民都不能脫離土地。現在隨著農村的不斷髮展,未來的農村也將迎來新的生機和活力,能夠有新的發展前景,未來的農村畢將有無限的可能,相信到那個時候,將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生存創業發展,農村即將插上飛翔的翅膀。土地確權能夠保證更多農民的權益,能讓他們生活的更踏實,更有尊嚴,“一戶一田”也能讓農業的發展更加迅速。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一戶一田”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特別簡單,因為以前分土地的時候,一個家庭擁有的土地是零散的,所以對人們的生產經營帶來很大的困難。“一戶一田”就是指由村民自己協商,在保證一家土地整體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將自己家零散的土地整合成一塊,當然這是村民自願的前提下進行的,不能隨意的這樣做。

“一戶一田”的本質是土地在村民間的土地流轉,但這種是被允許的,也是有很大好處的。首先能夠整合土地資源,將零散的土地整合成一塊,能夠更加方便的進行土地的集中化耕作,能夠發展更多的農業產業,促進我們經濟的發展;其次能夠節約耕作成本,以前的土地還是非常小的,耕種的時候非常不方便,但是如果能夠集中耕作,就會減小這種問題和負擔;最後土地的集中化可以幫助農民更好的做大做強農業,這樣也能更好的留住一些回鄉打工的人。


農村未來的發展是非常的有前景的,現在的農業也是很有前途的,有很多的互聯網科技界的巨頭就已經開始慢慢進入農業領域,這就足以證明農業有無限的活力和可能。“一戶一田”制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發展農業,讓農業有更多的可能,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返鄉創業,帶動農村的發展。


老農民說事


2019年實施"一戶一田"制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因為2018年土地確權後承包期延長到2043年,土地政策將會保持長期穩定不變。所謂“一戶一田”制,即一戶人只能擁有一片田地,即劃分一個片區為一戶人家,根據人口多少而劃分田地畝數。以前農戶土地是分散的,不集中,一戶一田就是按片區集中劃分。


那麼如果實行“一戶一田"制,會對農村生產經濟有何影響?

1、一戶一田的好處。有利於農民對土地集中管理,方便耕種,收割,減少耕種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一戶一田的弊端。因為連片劃分由於區域土質差別比較大,分配後對分到土質差的或者分到土地離家較遠以及交通不便區域的農戶不公平,開展土地劃分工作會有較大困難。



如果實行“一戶一田"制,對農村經濟總體上是利大於弊的,很多人都希望自家土地集中在一起。很多沒有土地農民更希望儘早實現"一戶一田制",不過要想2019重新分配土地是不現實的,該搬磚的繼續搬磚!努力掙錢養家扶口,靜待土地改革佳音吧!


農人阿洪


問題。土地確權基本結束,2019年或將實施"一戶一田制",什麼是"一戶一田"制?可能會給農村帶來什麼影響?

情況。始於2013年的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2018年基本結束。近段時間,網絡新聞鋪天蓋地,常有農村"一戶一田"制相關報道。

客觀需要。農戶人均戶均耕地面積少,地塊多且分散,不方便耕作,不適合規模經營機械化作業病蟲害統防統治需要。

現實。中央並未提出全面實施"一戶一田"制,只是個別地區在改革中挖索試點,取得了一些經驗,但尚未完全成熟。

建議。現階段,農戶之間可以在依法自願平等協商基礎上,通過互換流轉方式實現成片集中耕作,業主可以通過土地整理實現集中連片經營,從而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但是不得違背農民意願,強制互換或者行政推動"一戶一田"制。



遠景樓三農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土地確權基本結束,2019年或許將實施“一戶一田”制,什麼是“一戶一田”制?可能會給農村帶來什麼影響?

筆者身在農村,長期在基層工作,參與了土地確權工作,現在該項工作已接近尾聲。也聽說過“一戶一田”,但是至今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要開展此項工作,所以說,今年也就是2019年應該不會全面實施。



一戶一田

一戶一田,就是其字面意思表達的一樣——“一戶農戶一塊田地”。也就是說,是在農戶現有耕地的基礎上,通過政府部門組織、在遵循農民意願的基礎上,保持一戶農戶耕地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按照村裡實際情況,通過調節兌換等方式,整合以前農戶零散的耕地,使得農戶的耕地集中到一起,化零為整,連成一塊,也就是所謂的“一田”。



給農村帶來的影響

凡事有利也有弊。從有利的方面來說,一是“一戶一田”是對現有土地制度的一種優化和提升,土地集中以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二是為年輕人留在農村幹事創業創造了便利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解決“空心村”的問題。三是為更大規模的農場式的農作物種植方式打下了良好基礎,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從弊端方面來說,一是在“一戶一田”實施過程中,由於土地位置、肥力的不同,有可能會帶來新的矛盾糾紛。二是在“一戶一田”實施後,由於人與人之間的能力的不同,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貧富”差距。

您對於“一戶一田”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歡迎“關注”農策分析,瞭解更多三農資訊!


農策分析


一戶一田,值得提倡,

但應全盤統籌、因地制宜,不可強制。

最直接的就是好地孬地怎麼劃塊?

好地換成孬地的能樂意不?

類似你一個一百五十平的房子,來一句國家重新劃分就給你整了個七十平的,你樂意不?

你說土地國有?

房子不也還有個七十年產權呢。

這種理由根本靠不住!

都知道集中的好處,但前提是不要傷害了農民的利益和積極性!

隨著老一輩的老去,

我國耕地下一步由誰來種是馬上面臨的問題,

這次土地重新規劃出發點也是為下一步的統一出租打基礎,

但沒人種地的根本原因不是八零後九零後不當農民,而是土地產出值太低,累死累活一年不如出去打工幾個月!!!

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你別說把土地劃一片,都整成個球形也白搭。

士農工商,第一二產業的農工業才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農牧漁業首先保證你能自給自足,吃飽了才能有力氣幹活打工,後才能有第二產業,再後才是第三產業,沒有農業打底,什麼阿里巴巴騰訊華為都是紙面財富,空中樓閣。

全球化貿易?

除非全球一統,否則任何國家都不敢也不會放棄農業!

戰爭時期卡你脖子的話……

所以這些國家要麼做隨波逐流的老好人,

要麼是窮兵黷武的戰爭狂!

羨慕歐美的農村,或者說農莊!但羨慕歸羨慕,要看自身條件。

美國相比我們是地廣人稀,且工業相當發達,務農人口占比少,這是先天條件。

我們的人口夠多,城市化一半多,也就說還有大幾億的農民。

以筆者老家來講,人均田地一畝三五分。兩口人三畝,四口人的家庭也就六畝地。

一戶一田,也就多是三五畝的地塊,而且許多有條件的百姓早就自行交換集中了。

還有種糧食等年收作物的還好說,那些種好幾年才有收成的經濟作物的怎麼搞?

如果樹之類有所收穫要過好幾年,這幾年老百姓怎麼過活?如何補償?

別人好的,要學習,但不能一味的拿來主義。

一戶一田可行,但要量力而行。



離火二號


土地確權的意義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認、登記併發證。這個過程包含了兩個部分,一是村集體或小組進行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登記確認,二是對農民實際承包權、經營權的登記確認。總體目的是進一步明確各村或村民小組的集體土地範圍、權屬人,進一步明確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也在進行著清理、整理和明確村(村民小組)集體的土地資產,防治集體資產的流失、失控等不良現象。可以看出,土地確權登記與“一戶一田”無必然聯繫。

一、一戶一田,意思就是一戶家庭在總承包經營面積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將原來的多個零散地塊進行整合,形成一塊麵積較大的土地,確實能夠方便耕作、提高效率,整合後無論自己種植或流轉,都提供了較大的便利條件。我家不到6畝地,當時就被分散到4塊土地上,鄰村有個別地塊甚至有幾分、幾釐的極端情況,確實浪費人力、物力,而在流轉時,也造成了難以流轉、價格不一。

一戶一田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操作上卻存在著難度。

首先是村莊內部土地肥力情況、耕作條件存在著差異。在最初分田到戶時候,為確保公平,對不同地塊實行了按人分配。伴隨著水利設施的健全和完備和多年的耕作培肥,地力差異情況有所縮小,但是,肥力和耕作條件的差異依舊存在。

其次是政策上有障礙。無論修正前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都明確規定了“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現在土地承包期限需要到2027年或2028年結束,在這期間無法大規模進行調整。

第三是群眾訴求不一,即使條件適合,依然面臨不少較大阻力。個別村莊私下進行土地調整的,最後都面臨著較大的政策壓力和信訪壓力,有的最後不了了之。

二、一戶一田的積極性確實存在,有著較好的群眾願景。如何積極穩妥的做好一戶一田呢?個人建議是:

1、因地制宜的開展。在相關條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才能開展,應防止土地肥力差異大、交通耕作條件差異大等情況導致損害農民利益情況。

2、在本輪土地承包最終期限前,預先在村或村民小組內部開展協商,在民主協商、公平合理的原則下,“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前提下,對承包方案進行調整,在進行下輪承包時,進行調整。

3、在距離承包到期的7-8年時間內,可以與相鄰農戶進行協商,進行承包土地的互換或流轉。


悟方高




西門觀點:難度太大,規模化太低,很難提高收益,所以,不會帶來大的變化,農民不會熱烈歡迎!

所謂‘’一戶一田‘’,目的就是要解決土地零碎,影響機械化耕作的矛盾。但我認為難度太大,即便調整到一起,規模化程度依然不大,不會大幅度提高農民收益,所以,農民的積極性不會太高,其原因如下:

一、必須遵循的三個原則增加了調整難度:

1、自願原則。就是不得強迫農民調整土地。實際上也就成了農民與農民之間的相互調整,由於土地的肥沃、貧瘠、平地、坡地等不一樣,所以很難對等調整,如果對等不了,寧可不調。



2、不減少土地面積。無論怎樣調整,首先要保障農民原有確權土地面積不能減少。這一原則又增加了村民間土地調整的難度。地塊大小很難一樣,能對等對調的幾率非常小。

3、必須有利於提高生產能力。一戶一田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一個家庭的數畝或十數畝或數十畝土地調整到一塊,這在平原地區難度還小一點,在偏遠山區或丘陵地帶幾乎做不到。即便是平原地區,由於人均土地很少,一家一戶總耕地面積非常有限,即便調整到一起,也形不成多大規模,所以對機械化現代化耕作起不到多大作用。而且由於地塊位置不同,肥力不同,很難同面積調整。



二、即便個別農民家庭進行了小範圍內調整,也不會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

從上面第一條論述可以看出,‘’一戶一田‘’出發點是好的,理論上可以實行,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如果調整後會大幅度提高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農民收益,也許農民會有積極性,但如果調整後,作用不是很大,不能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農民是不會幹的。

三、要真正保障農民利益,提高農民收入,還有走土地確權,保障農民承包經營權,進行土地流轉,集中連片,才能實行規模化、企業化、機械化、現代化耕作,才能降低種糧成本,提高農民收入。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