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影视剧误导了,古代其实并不主张早婚

时光荏苒,转瞬已过千年,千年的时光让人无法看透历史的迷雾,造成了对古人的诸多误解。就拿结婚来说,其实古人并不主张早婚。虽说古代早婚的例子多不胜数,如《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十七岁就嫁给了焦仲卿,但也只是个例。,如果仅凭此便断定古代人都是早婚,那未免太片面、太武断了。

别被影视剧误导了,古代其实并不主张早婚

其实,古人并不主张早婚。

据相关史料记载,很多主张是提倡晚娶,晚嫁。如儒家主导思想《礼记》上说:“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始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五而笄,二十三而嫁。”大戴礼记·本命篇》这是中古之礼,大古五十而室,三十而嫁。《大戴礼》说:三十而室,二十而嫁,天子庶人同礼。这是礼仪方面的记载。

别被影视剧误导了,古代其实并不主张早婚

然则还有医药方面的科学的阐述。如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子二十三,肌肤丰盈,任为人母。”

我国的中医典籍《内经·素问》中有更明白的解释:“男二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三十,五腑大定,肌肉坚固,血脉满。”而女子到了二十三,才“肾气平均,肌肉丰满”。

别被影视剧误导了,古代其实并不主张早婚

可见古人对人类的身体研究已经很透彻了,他们已经认识到,过早结婚,身体还未发育成熟,是不能胜任为人父人母的。古人适婚年龄的观点也是符合现在科学规律的。不过古代战争连绵,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且敝帚自珍,知识的传播范围极其有限,就导致早婚现象在一直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