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也醉了?

茅臺前董事長袁仁國和海爾總裁張瑞敏曾經有過一次著名的對話。

張瑞敏問袁:你們茅臺酒多久出一瓶?

袁仁國說:5年。

張瑞敏說:我們海爾的產品5分鐘出一臺。

正是這段對話之後,袁仁國推動茅臺走上了工業化擴張之路。嘚瑟的張瑞敏沒有想到,很多年後,海爾的市值僅僅是茅臺的零頭。10月29日,茅臺一天之內跌了766億,隨隨便便就跌了一整個海爾。

一瓶茅臺酒的價格已經和一臺海爾冰箱或洗衣機的價格差不多,不過,一個家庭可能10年才會更換冰箱或洗衣機。

茅臺跌停,和騰訊股價跌停一樣,是股市最好的益智教育片。人民群眾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跌倒,才願意相信,沒有永恆的神話。

不信你們看看,茅臺股價超過500元以後,還有大機構入場嗎?

2014年,來自美國的奧本海默基金一進入中國,就把幾乎所有額度重倉茅臺。奧本海默基金一直致力於帶領著美國投資者發現價值窪地,它們在美國的廣告語是:

美國只佔了全球GDP的24%,想遇見其它的76%嗎?

最近在800的價格上大量賣出。現在人們發現,它又成了東阿阿膠的第四大流通股股東。

最大的“茅粉”但斌說過,茅臺可以活千年,因為全世界最古老的16個企業,5個是酒類企業。

但斌先生所說的“全世界最古老的16個企業”,來自於美國標題黨媒體Business Insider的盤點。樸石看了一下,16個企業中,確實有4家酒類企業,分別是釀造啤酒、葡萄酒、威士忌和清酒的中小型作坊。

這些企業中,只有一家上市公司——蘇富比拍賣行。排名第一的是日本山梨縣的西山溫泉慶雲館,按照但斌的邏輯,我家門口的七天酒店和麗晶大酒店是不是也更有可能成為千年企業。

神話都是編出來的。

茅臺的崛起,被看作是中產消費升級的標誌。請年收入50萬以上的同志捫心自問,有幾個人曾經買過茅臺用來獨酌?

曾經也有人這麼說過房地產,認為是中產階級撐起了房價。

不過只要去北京上海售樓處前排的長隊看一看,就會知道,哪怕是剛需盤,也根本沒有幾個剛需客戶。早就有古詩說過: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茅臺的生產和交易,確實很像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地產。不僅僅因為茅臺是為數不多跑贏上海房價的商品,而是因為和房地產一樣:

生產資料稀缺,價格控制嚴重。

一線城市一直宣稱土地稀缺,就像茅臺一直以來都說自己有不可複製的資源稟賦及生產工藝,包括茅臺的地理特徵、赤水河甚至當地的微生物群。

只有稀缺,才會讓人們排隊去買。長沙一個茅臺直營店舉行促銷,民警為避免踩踏事件,對天鳴槍示警。

但實際上很多人心裡都清楚,茅臺的稀缺,更大原因還是因為囤貨。就像一線城市和香港,其實有大量土地可以拿來建房子。

這世上的大部分稀缺,都是人工製造的。

茅臺專賣店前的長隊裡,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在囤貨,而不覺得自己是在接盤。

和房地產一樣,茅臺也有一個奇景——哄搶不斷,但指導價堅挺。眼下53度飛天茅臺價格已飆升至近2400元,大大超出廠家指導價1499元/一瓶。

茅臺賣到了2400元,經銷商們被大眾口誅筆伐;可以想象,如果茅臺的指導價真到了2400元,它會面對多麼大的輿論危機嗎?

不要忘掉,茅臺是國企。

10月29日股價大跌之後,茅臺發佈聲明不會回購。下午,茅臺集團機關黨委召開了2018年黨員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