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沒那麼容易,只因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才成功

高手的心事,就像星空,一般人看得見但卻看不懂,我們要成為高手先要從分析高手開始,每天一則小故事,與大家共討,挖出表面現象的背後隱藏著更加深刻或者更為隱秘的深層意思。歡迎大家,我是飛蝦!

唐末以來一直困擾中央政府的問題就是節度使權力過大(節度使直接掌握自己轄區的軍政,行政和財政),威脅中央政權,但是中央政府又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最後導致藩鎮割據,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局面。

杯酒釋兵權沒那麼容易,只因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才成功

對於功臣的處理,是歷朝歷代都面臨過難題,很多王朝就完全沒處理好,所以說各朝各代情況很不一樣,處理方式也各有不同。為何單單宋太祖趙匡胤就能夠和平的解決藩鎮、軍隊問題,正所謂做到了“杯酒釋兵權”呢?

其實五代時期,從梁開始的各代都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從梁開始中央就開始對節度使的權力進行調整和削弱,加強了中央集權,這個過程從梁時期就已開始,到北宋初期已基本完成,這是一方面的原因,然而宋太祖不流血的解決問題, 其政治手腕的強悍、寬厚的性格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杯酒釋兵權沒那麼容易,只因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才成功

其實這個問題這麼想就走入誤區了,經過近百年的混戰,越打中央集權的力度越大。到宋初期,中央的權利已經足夠大,地方藩鎮勢力已經不能夠再對他形成威脅了,宋太祖杯酒釋的兵權也不是節度使的兵權,恰恰是中央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因為他擔心當年自己憑藉禁軍最高領導的身份可以發動政變,其他的禁軍將領現在處在他當時的位子上,當然也有發動政變的可能,所以他怕其他將領也被部下“黃袍加身”,所以要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

杯酒釋兵權沒那麼容易,只因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才成功

我們來看看杯酒釋兵權前後幾位禁軍高級將領情況:

一、宋太祖登基後平定了李筠的反抗後,宋太祖論功行賞,將張光翰、趙彥徽分別派到地方做了節度使,這兩人的地位雖然提高了,但對老趙的威脅卻小了。

二、建隆二年閏三月,宋太祖在平定李重進的反抗中有功的慕容延釗和韓令坤兩人分別外放做了節度使,同樣這兩人的地位雖然提高了,但對老趙的威脅卻小了。

三、乾德3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和張令鐸等幾位高級將領的兵權,至此宋太祖當年執掌兵權的結義兄弟的禁軍職務全部解除,且從此不再授人。

為什麼杯酒釋兵權看起來做的那麼容易呢?

杯酒釋兵權沒那麼容易,只因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才成功

首先是宋太祖殺他們不得,原因是宋太祖之所以被推上皇位,是因為他在這群人中勢力最大,但勢力最大不等於他能殺得了這眾多功臣,宋太祖的黃袍加身實質是政變,他本身是武將出身,依靠眾多武將的支持而登基,這些支持他的武將們,便是他的開國功臣,也就是他權力的根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功臣們都是前朝的貴族,家族領兵多年,在軍隊中早就是盤根錯節,根深葉大,殺一人而動全身。

其次是這些人能夠接受杯酒釋兵權的這種和平解決方式,交出兵權,這就關係到底層出身和貴族出身的不同:底層出身比貴族出身要更加貪婪,因為沒有根基才導致貪婪,交出權力後他以及身後的家族都會失去安全感,還要考慮交出權力的時候將承受整個家族的壓力。貴族出身卻不存在這個問題,整個家族經過多年經營,他們構造了龐大的權力網,這網可能能夠大到連皇帝都不能觸其邊際,這樣即使他們上交了兵權,可他們的子侄、姻親、多年的部下,通通掌握兵權,軍隊的中層和基層將領統統是他們的人,所以他們能夠不在乎表面上的兵權,自己樂享富貴更好。

杯酒釋兵權沒那麼容易,只因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才成功

在者,宋太祖就是從禁軍底層做起,一直做到禁軍最高將領,他在禁軍中的關係以及經營多年之後的複雜關係網,以及對禁軍的瞭解和實際掌控程度應該是不低的,這樣下來如果石守信等人不願交兵權,那就是謀反,禁軍有多少人聽他們的?他們對禁軍的掌握對比宋太祖又如何?

杯酒釋兵權沒那麼容易,只因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才成功

所以宗上三個原因,保證了能夠“杯酒釋兵權”。因為不論出身如何,能做到開國君主的人,必定是以現實利益作為第一齣發點的。石守信和王審琦是宋太祖老趙“義社十兄弟”中最核心的兩個人,高懷德在“陳橋兵變”後不久,就娶了宋太祖的妹妹燕國長公主為妻,也就是老趙的妹夫,後來又把女兒嫁給了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讓弟弟趙光美娶了張令鐸的女兒。這四個人實際上都算是宋太祖的心腹,實際威脅也比較小,通過這種酒桌上溫和的方式解除他們的禁軍領導權,或許是最合適的方式。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並在我的主頁觀看我的其他文章,或者自行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來了解,有不同見解或者有補充內容的,歡迎在下方評論或者直接私信我,我是飛蝦,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