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坎坷历史的写照——《永乐大典》

明朝宫廷编纂的古籍《永乐大典》就是一部大型百科全书。

中华民族坎坷历史的写照——《永乐大典》

朱元璋时期就曾有大臣解缙建议编纂这一部古籍。明成祖朱棣夺位之后,重新重用解缙,给他下谕旨,命他将“天下古今书籍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书备辑为一书”。之后全书编成,朱棣命书名《文献大成》,但他还是觉得过于仓促,并未达到自己的要求。之后又在文渊阁开始主持重修此书。历时3年终修成,共22000卷,朱棣亲自作序,赐名《永乐大典》。

中华民族坎坷历史的写照——《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一部明朝的大型综合百科全书。号称百科全书,内容自然一部包括天文,地理,道德,政治,法制等包罗万象的书。虽然被后人评价内容编纂杂乱,但在当今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当时《永乐大典》编纂完成只手抄了一部正本。这部正本抄本历经明朝7位皇帝,一直保持完好,其中甚至历经失火。之后担心孤本容易丢失,于是重抄了一部。两部《永乐大典》分别存放,以免遗失。但在明朝末年,朝廷混乱,《永乐大典》终被丢失无下落,后来被李自成进城放火焚烧掉了!

中华民族坎坷历史的写照——《永乐大典》

到了强盛的清乾隆时期《永乐大典》才被重新编纂完成!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张廷玉说见过此书,“(《永乐大典》)书乃写本,字画端楷,装饰精致,纸墨皆发古香。”正本抄本藏在皇宫只有皇帝本人才能阅读到此书,而副本抄本藏于书院,部分遗失,有大臣请奏皇上,将缺少的内容从正本中补全,未能得愿,所以副本《永乐大典》少了2000多册。《永乐大典》正本后来也移至书院,这部大书册数多,内容广泛,一直未做统计,无人看管,等到做统一检阅时,现存的统计在数只有9000多本了。

中华民族坎坷历史的写照——《永乐大典》

而后《永乐大典》正本被存放于皇史宬(相当于国家档案馆),列朝列代《实录》《玉牒》《圣训》等都存放于此。皇史宬设旗人八人看守,位于东华门外。其实《永乐大典》正本副本到底存放在哪里,册数各是多少,完全没有准确根据,因为只有皇宫少数人阅读。

到了清咸丰时期,书院里的大臣们甚至私自偷拿该书,遗失情况越来越严重。

不久英法联军入侵,书院和使馆又相隔很近,洋鬼子对书院的古籍任意焚烧,遗弃,摧毁和拿走!到光绪年间,统计在数仅600多册!书院的大臣,甚至干活的仆人都是用衣服包书偷拿出来卖给外国使馆换取银两。

中华民族坎坷历史的写照——《永乐大典》

然后又是八国联军入侵,《永乐大典》也不能幸免!清军,侵略者,民间起义义士刀兵相见,某大臣在乱兵马槽下捡到《永乐大典》几十册。清朝末年《永乐大典》只剩下区区60册!后经回购,至今国家图书馆里的《永乐大典》也只有300多册!(原来全书是10000多册)。

现在我们从拍卖会上,从收藏家手中看到的《永乐大典》几乎都是影印复制本,和极少数单本的残本以及再次抄写版本。

《永乐大典》的历史地位:

《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早编辑出版的百科全书。比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和欧洲其他百科全书要早300年。(这个自然是这样的,历史上中国的很多成就都是早于欧洲几百年,不奇怪。)全书22900卷,装订成11000本。收录明朝14世纪之前的重要古籍8000多种,涵盖范围大大超过了之前的古籍,连清朝《四库全书》也不过3000种古籍。《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文化事业发展的辉煌体现。

这么齐全的一部大书,肯定是耗费极大的人力财力。作为古籍善本,集合了当时的有名书法家抄写,字体上看自然也是一部书法大典。

中华民族坎坷历史的写照——《永乐大典》

江西人,解缙。

解缙作为《永乐大典》当时的总编辑,是个功臣!也有个传奇的故事。有时间总结一下。

在此,我们要严重谴责当时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暴行,英法侵略者不但攻打和占领清朝领地,掠夺金银财宝,更是摧毁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损失不是可以金钱衡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