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的深圳——“萬元戶”漁民村,就在深圳羅湖(上)

深圳,作為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依然走在改革進取的時代前沿,引領著一代又一代人,推動歷史前行。最近都在研究深圳的發展,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湧現出非常多敢為人先的創舉,這也是深圳創新的基因,今天為大家介紹當時全國著名的“萬元戶”村——漁民村(上集)。

改革開放後的深圳——“萬元戶”漁民村,就在深圳羅湖(上)

漁民村就在現在的深圳羅湖區,當時的流動人口主要從鄰近的東莞過來,新中國成立時期,溫飽問題還無法解決,很多東莞一帶的人口順著深圳河來到羅湖一帶,當時漁民村河裡的魚比較肥大,適合捕撈,很多人便留了下來,以打漁為生,村落慢慢形成。

上世紀60年代以前,漁民村還不叫漁民村,當時的叫法是“船埗頭”,也是船停靠的碼頭的意思,當時全部人都在船上生活,以船為家,1953年之後,陸續有人上岸,搭建茅棚,開始了陸地生活,再到後來,1962年之後,人們開始建起了平房,也就逐漸穩定居住下來,統一為“漁民村”。

東莞過來的一部分人,並沒有長期留在漁民村,當時物質匱乏,很多去了香港,香港發展得比深圳好,漁民村雖然每月能發40斤的大米,二兩油和半斤糖,但是油水缺乏,很多人餓得慌,只能去香港討生活。

漁民村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掀起了改革開放的大幕,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設立,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開展,南下支持深圳開發的群體非常多,大家都懷揣著一顆造夢的心。

漁民村的原著民一是引進港企,深圳靠近香港,地域優勢吸引了不少香港的企業過來投資建廠,建廠需要招收大量工人,解決了漁民村的就業問題,甚至東莞地區的務工人員也吸收了過來;二是配套服務開辦了起來,當地村民通過開辦餐廳,大搞海陸運輸,生意做得很好;三是發展基建,經濟特區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總想著乾點事情,整個房屋建設、道路建設等都非常快速,當地人員從中山運輸紅磚到深圳售賣,同時代運水泥等等,賺取了非常可觀的收入。當時的生意不像現在,基本上買家自動會找上門來,因為做生意的太少了,不愁賣不出去,國家還是實行計劃經濟,整個物資還是非常緊缺。

就這樣,漁民村快速發展,當時整個村子大概90來人,基本上每家每戶一年下來每人都夠分到9000元左右,這還是個平均數,若往高了去統計,達到2萬元的也不少,這就是“萬元戶”漁民村。

歷史進程總是孕育著無限可能,改革開放初期幹實事的基本上都活得很好,後續“漁民村”又經歷了哪些發展,我會繼續為大家更新下集,千萬不要錯過。

改革開放後的深圳——“萬元戶”漁民村,就在深圳羅湖(上)

現代化的深圳羅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