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万元户”渔民村,就在深圳罗湖(上)

深圳,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依然走在改革进取的时代前沿,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推动历史前行。最近都在研究深圳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涌现出非常多敢为人先的创举,这也是深圳创新的基因,今天为大家介绍当时全国著名的“万元户”村——渔民村(上集)。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万元户”渔民村,就在深圳罗湖(上)

渔民村就在现在的深圳罗湖区,当时的流动人口主要从邻近的东莞过来,新中国成立时期,温饱问题还无法解决,很多东莞一带的人口顺着深圳河来到罗湖一带,当时渔民村河里的鱼比较肥大,适合捕捞,很多人便留了下来,以打渔为生,村落慢慢形成。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渔民村还不叫渔民村,当时的叫法是“船埗头”,也是船停靠的码头的意思,当时全部人都在船上生活,以船为家,1953年之后,陆续有人上岸,搭建茅棚,开始了陆地生活,再到后来,1962年之后,人们开始建起了平房,也就逐渐稳定居住下来,统一为“渔民村”。

东莞过来的一部分人,并没有长期留在渔民村,当时物质匮乏,很多去了香港,香港发展得比深圳好,渔民村虽然每月能发40斤的大米,二两油和半斤糖,但是油水缺乏,很多人饿得慌,只能去香港讨生活。

渔民村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大幕,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南下支持深圳开发的群体非常多,大家都怀揣着一颗造梦的心。

渔民村的原著民一是引进港企,深圳靠近香港,地域优势吸引了不少香港的企业过来投资建厂,建厂需要招收大量工人,解决了渔民村的就业问题,甚至东莞地区的务工人员也吸收了过来;二是配套服务开办了起来,当地村民通过开办餐厅,大搞海陆运输,生意做得很好;三是发展基建,经济特区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总想着干点事情,整个房屋建设、道路建设等都非常快速,当地人员从中山运输红砖到深圳售卖,同时代运水泥等等,赚取了非常可观的收入。当时的生意不像现在,基本上买家自动会找上门来,因为做生意的太少了,不愁卖不出去,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整个物资还是非常紧缺。

就这样,渔民村快速发展,当时整个村子大概90来人,基本上每家每户一年下来每人都够分到9000元左右,这还是个平均数,若往高了去统计,达到2万元的也不少,这就是“万元户”渔民村。

历史进程总是孕育着无限可能,改革开放初期干实事的基本上都活得很好,后续“渔民村”又经历了哪些发展,我会继续为大家更新下集,千万不要错过。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万元户”渔民村,就在深圳罗湖(上)

现代化的深圳罗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