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帝淪為階下囚 身死異鄉 他的一生錯的錯的讓人心傷

趙佶天生是個藝術家,他棋琴書畫,無一不精,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他一定會成為中華藝術界的一朵奇葩,他的名字會被以另一種方式鐫刻,而不是提起他只能想起“靖康之恥”的悲劇。

宋徽宗趙佶登基後的頭兩年,頗有昔日唐太宗的明君風範,勵精圖治,從諫如流,朝堂上一掃暮氣沉沉之態,煥然一新,朝野內外無不對其讚譽有加。

兩年之後,趙佶便對當聖明天子失去了耐心,案頭堆積如山的奏章壓垮了文藝青年趙佶短暫的熱情,追逐聲色犬馬的嗜好開始萌動。身邊諸如童貫等鑽營之人立馬聞風而動,投其所好,自此趙佶走上了一條埋葬自己與大宋王朝的不歸路。

這時,遠在杭州的蔡京用他那靈敏的鼻子嗅出了春天的味道。

打聽到宋徽宗喜愛書畫,蔡京精心挑選自己的幾幅字畫送給徽宗,果然大得宋徽宗歡心,被召至京城,伴君左右。

宋徽宗的慾望徹底被童貫,蔡京給激發了出來,到處蒐羅奇花異草,怪石珍木,道士劉混康建言京城西北方向修建艮嶽,後宮就會多生皇子,這個建議應驗後,更為徽宗的窮奢極欲找到了理由。

已位居宰相的蔡京更是與童貫等六賊不遺餘力的支持徽宗搜刮民財,唯恐天下不亂,徵發花石綱,窮天下之財力,滿足宋徽宗一人之私慾,天怒人怨,方臘,宋江等人紛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依舊無法喚醒宋徽宗那顆被慾望矇蔽的心。

上行下效,大宋官員無不借滿足徽宗的嗜好的名義,大肆搜刮百姓,中飽私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被官府逼得傾家蕩產的比比皆是,對蔡京為首的六賊無不切齒痛恨。大宋王朝徹底被逼上了絕路。

對於鎮壓國內老百姓起義,蔡京等人毫不手軟,但金兵直逼汴梁城下時,一干人如熱鍋上的螞蟻,毫無抵抗之心,只要讓金兵撤退,保住自己的權勢地位,怎麼割地賠款都答應。

蔡京以為金朝退兵可以保住他的榮華富貴,他想錯了,就算徽宗答應,百姓也不答應,百姓答應,天理也不答應,欽宗繼位後就誅殺六賊,蔡京餓死在被貶的路上,給自己可恥的一生畫上了句號。

金朝人看到如此腐朽的大宋帝國,如此不愛惜民力的皇帝,沒有理由不搶奪垂涎已久的這塊肥肉,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了汴梁,擄掠徽欽二宗及宗室女眷宮女,文武大臣數千人,滿載而歸,將汴梁變為人間地獄。

宋徽宗受盡屈辱,到達北地,一國之尊的皇帝如今成為了階下囚,他眼睜睜的看著他的妃子被金兵侮辱卻無能為力,他的皇子皇孫被殘殺他也只能老淚縱橫。

五國城是趙佶最後的歸宿,這個北方荒涼的邊陲小鎮,埋葬了他所有的夢想。在這裡,他才有時間反省自己,貪圖享樂,重用奸臣,搜刮百姓,窮奢極欲,北宋的滅亡,他難辭其咎,本應做個才子,卻錯做了皇帝,不僅誤了自己,也誤了一國百姓和一國王朝。

“徹夜西風憾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

趙佶在生命最後階段極力想回家,但只能在詩中寄託這種哀思,最終帶著他的遺憾和悔恨長埋於五國城。死前僅有他的兒子宋欽宗趙恆孤獨的陪在他的身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