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校園化”管理 凸現精準矯治

濱海縣社區矯正工作一直面臨管理基數大、外地法院判決回鄉服刑人員多、不假外出等違規比例高等等問題,今年以來,我縣針對頑結,貼近實際,積極探索,強化實戰,注重實效,社區矯正工作實行“校園化”管理,努力凸現精準矯正,全面提升矯正質效。

一是優化重組,校園化功能配置。矯正中心建設在原有隊建制的基礎上,打破原有四個直屬中隊設置,資源重新整合,建立“六大功能處”,入矯管理處:設報到中心、信息採集室、矯正宣告室;風險評估處:設矯前評估室、解矯評估室;矯治教務處:設心理諮詢室、思想政治教辦室、法律法規教辦室、行為規則訓導室、勞動技能培訓室、社區服務指導室、損害修復協調室、圖書閱覽室;法務處:設監控指揮室、訓誡室、刑事執行室;解矯安置幫教管理處:設解矯室、安置幫教及後續照管銜接協調室、親情視頻會見室;綜合處:設辦公室、計財裝備室、檔案室。以損害修復為目標,突出評估、監管和教育。

二是三分矯治,校園化教學管理。開設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矯正學院,實現教育矯治課堂化,通過“分級設班、分層施教、分別考核”的形式有效破解教育矯正師資薄弱、教材短缺、學時不足等難題,因人施矯,對症下藥,實行精準矯治。制定統一課表:依據不同的班次,從學習、服務、諮詢、訓練和技能培訓幾大模塊,設計不同的課程,構建菜單式計劃課表,在完成常規教育的同時,各司法所可以根據各所實際情況,在專題教育、特色菜單式課表中“點菜”選課,中心安排專家開展授課。彙編統一教材:通過收集、評比、審核,從“思想政治、法律法規、行為規則、心理診療、損害修復、適應性幫扶”六個方面,收集案例資料彙編成冊,統一使用。組建百人講師團:由公務員和優秀社工組成40名常設講師團,負責法律法規教育和行為規則教育;以律師、心理諮詢師、法學專家和道德模範為主要成員組建30人的社會講師團;在社區服刑人員中選拔有一技之長的會計、水電工、種植養殖能手組建30人的自助講師團,在服刑人員中開展互幫共學、授業傳技、技能拓展。

三是多措並舉,校園化監管考核。積極開展入矯“三自問”、解矯重溫判決書活動;推行“四色積分預警”機制,完善教育學習、社區服務考核標準;開設“四二三”定位監管模式(每日四次網上巡查、中途兩次電話抽查,內網、口述和微信三者位置合一);縣矯正中心建立“日抽查、日通報、月研判、季考核”機制;司法所實行“日巡查、日上報、周研判、月考評”制度;對所有社區服刑人員全面施行“一案一策、一犯一群、一月一評”的考核機制。

今年以來,濱海累計警告63人次,收監執行4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達64%。通過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矯正學院校園化的管理,社區服刑人員的遵從法律、服從管理、聽從指揮的“三從”意識顯著提高,同時也為社區矯正教育矯治的規範化、標準化和個性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