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書法家古往今來有成就者不多,芸芸眾生基本上是從寫毛筆字開始漸入仕途。到了封建帝國最後一朝,清朝時期的書法家更是少之又少。能達到高水準的書法家確實一朝比一朝弱。然而晚清時期卻出現了一位不平凡的書法家——何紹基。

華夏復興,書法文化先行——國粹書魂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都說惟楚有才,何紹基出生湖南永州道州(今道縣),也是周敦頤故居

其父親何凌漢在當時官位不小,達至戶部尚書

何紹基可以說出生書香門第,從小受到父親的書法影響及口傳心授

在永州境內,何氏人群佔比不小。追根溯源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廬江郡何氏。據說何凌漢、何紹基的祖籍也是永州道縣周邊的另一個縣,有個名為下坪的村子,因為瘟疫遷徙去了道州。這個村子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了,只有一點點遺蹟依稀可見。不過當地周邊的何氏依然有這個傳說,並且此地百姓至今還有不少農民擅長書法。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古時做官才能飛黃騰達,何紹基也如此,必須要考取功名利祿。他最終做上了四川學政,其一生有過多個官職。

首先是在文淵閣做校理

之後又任職為國使館

再後期的官職主要是一些省區的鄉試考官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總體上看,何紹基主要工作都是在文化領域,不是實權方面的職務。相當於現代的教育部工作,委派各地的教育局負責人似的。天天和教育、圖書打交道,對他的書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何紹基擅長詩詞、經學,還喜歡藏書,而最突出的成績是在書法領域。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何字的魅力在於吸收了金石篆鎦之精髓,獨具特色成一家

後世對何紹基書法的研究發現,其字取《張黑女墓誌》之神韻

晚清喜碑刻,透過刀工看筆功,何紹基書法也不例外

北魏碑刻之意在他的書法中略見一二

晚年的何紹基書法作品更為豐富有魅力,真正的達到了中鋒篆筆任意遊走紙面的境界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練習過何體行草書的現代人,初步學習何紹基書法會不適應,看起來視覺落差較大,也難以接受這種視覺衝擊。其原因在於何紹基的代表作品晚年為主。他先後學習王羲之、顏真卿及眾多碑刻熔於一爐,有很好的基礎。而現代人直接0基礎或者低基礎去學習他晚年的作品,根本學不到核心。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書法不是簡簡單單的藝術,他是文化集結。何紹基在書法積累方面確實非常用功。從喜歡書法到仙逝人間,學書40餘年。從晚清流行的碑刻追溯到篆鎦,鍥而不捨的精神非常值得現代人學習。晚年的何紹基給自己起了新號——蝯叟。

從子貞到新號蝯叟,其實他確實是個怪咖,特別是書法寫作方面的怪

何紹基擅長迴腕書寫,與歷代名家寫法不一

傳言其手臂很長且有一定的殘疾現象(暫未證實)

研究迴腕手法執筆,最大的優勢是在中鋒行筆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何紹基每次寫字都非常認真,特別是臨摹方面,他有記載道:每逢臨習,大汗淋漓。他寫字時也是聚精會神,從來不敢怠慢。中鋒用筆在何紹基書法中達到了極致。幾乎將篆鎦的用筆精華集中在了濃墨之上,即便寫的是行草,也能將中鋒之筆用到每個細節之中。

晚清書法第一人,湖南道州何紹基真怪叟

湖南道州怪叟——何紹基。晚清大書法家。書法成就較高,鶴立雞群之象。論說何紹基的怪,在於寫字的執筆方法和他臨摹的認真程度。現代人雖然喜歡惡意炒作手段去達成書法名氣,但功底確實差勁。不論哪個朝代,書法都是華夏之根。要想在書法方面有所成就,必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