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超过一线城市,真的是下一个风口吗?

近日,阿里巴巴发布《2019春节经济报告》显示,数字化的春节不只是大城市的狂欢,三、四线城市的增长速度尤其引人注目。天猫年货消费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增速为51%,而三线、四线城市均达到55%。

看到很多评论未来三四线城市是创业的一片蓝海,也有数字化服务企业欲调整战略,提前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然而,三四线城市真的是下一个市场热点吗?

数据解读不能只看表面

解读报告数据不要只从乐观方向分析,因为这份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发布的《2019春节经济报告》,数据是1月25日到除夕的11天里三、四线城市的增长速度。

天猫年货消费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增速为51%,而三线、四线城市均达到55%。从除夕到初三,饿了么平台上来自三线城市的订单均涨势迅猛,保定、廊坊、盐城的餐饮外卖订单增速位居全国前三,首都北京屈居第四。报告还显示,中国人境外消费升级趋势显著,三四线城市人均境外支付宝消费增长速度超过北上广所以原因不难分析:

一二线的主要消费人群,不是去了三四线城市,就是去了境外。

首席体验观今年回老家所在四线城市,也叫了外卖,还教会了小侄子叫外卖,当然,在家乡也有其他消费。

因此,并不建议数字化服务企业及创业人群根据这个数据,而对于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改变原有布局,只可做为参考数据之一。

当然,这一数据也可能说明,原来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消费群体回乡发展了。首席在北京的家周边的小饭店、菜市场这几天都没开,只能去远些的超市买菜或大型商业综合体饭店吃饭,感觉生活很不方便。但是,毕竟正月十五还没过完,所以,目前尚不能断定这些回到三四线城市的人们,春节后是否还回一二线城市,所以,消费下沉的布局可先做准备,真正实施应等待进一步明确数据后。

三四线城市哪些行业可以涉足?

那么,三四线城市到底哪些行业可以涉足呢?

春节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超过一线城市,真的是下一个风口吗?
春节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超过一线城市,真的是下一个风口吗?

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出,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三四线城市可以复制一二线城市的经验,如果人口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

第二,三四线城市可以一部分在薄弱环节另辟蹊径,一部分复制成功经验,即在第一产业农业布局,同时,在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开始试水。

再分析今年各种回乡见闻,首席认为,有几个领域适合在三四线城市布局。

有特色的教育领域。

对于子女教育,不分几线城市,都是刚需。这是首席在四线城市万达广场看到的三家教育机构,可以看出,对于科学开发孩子智力及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项目,在任何地区都不愁市场,当然,项目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尤其高加盟费的项目,同时,要考虑师资成本。

春节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超过一线城市,真的是下一个风口吗?
春节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超过一线城市,真的是下一个风口吗?春节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超过一线城市,真的是下一个风口吗?

2.新农业领域。

这也是首席主张的,在第一产业——农业布局,这是一个薄弱领域,没有成功经验可复制,市场刚需大,三四线城市与农村接壤,便于管理。

3.互联网娱乐信息服务。

服务于本地的互联网电商,相较于其他地区反而并没有优势,除非从事物流行业。但是,对于需要大量人力成本的娱乐信息制作行业,却是优势,比如短视频制作等领域,娱乐信息领域,受众只关注内容,并不会管产自哪里,是不是三四线城市没有任何影响。

当然,科学和文化领域,更是三四线城市最大的空白市场,但是因为项目不容易形成合适的商业模式,所以,一般没有人敢于去尝试,更不可能吸引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