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作戰的發明家,他是創業孤狼

1852年,美國發明家伊萊莎 · 格雷夫斯 · 奧的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全升降梯。此前數百年,各類升降梯存在一個致命的安全隱患:一旦升降過程中吊繩斷裂,升降梯就會急墜而下。27年後,第一臺以電動機為動力的電梯被裝設在紐約德瑪利斯大廈。在電梯被正式投入使用的126年後,來自中國四川德陽的一位發明家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專利證書——電梯箱體防跌落裝置。

單兵作戰的發明家,他是創業孤狼

電梯箱體防跌落裝置發明人陳勇

他是陳勇,一位正在創業中的發明家。在專心搞發明之前,陳勇和很多人一樣,讀書、工作、結婚生子。陳勇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老師,教書2年後調入局機關,此後幾十年一直在機關單位做公務員,多年來仕途上並無起色,反而更喜歡觀察生活,做發明研究,2015年,他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專利證書,促使陳勇毅然決定提前退休,參與到創新創業大軍中:"想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獲取更高的自我價值。況且,兒女也都長大成人了,沒了後顧之憂,正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不然,等到真老了,只能去後悔。"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電梯生產、銷售和安裝量最多的國家,然而電梯行業頻頻出現的安全事故,使大眾震驚惶恐的同時,也讓很多民眾對電梯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甚至在乘坐電梯時始終心存緊張情緒。實際上,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發展,電梯在運行安全上設計了多種安全裝置,已經具備比較完備的保護措施,因此廂式電梯發生跌落的事故概率很低,但鑑於電梯的基數體量之大,加上在日常檢修上存在的疏忽,電梯發生跌落事故的數量並不少。2012年武漢的一場奪命電梯墜落事件導致19人當場墜地身亡,這是近年發生的電梯墜落事故中最為嚴重的一起,這些鮮活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

陳勇想解決電梯箱體跌落的問題,徹底避免電梯跌落事故的發生。他發明的電梯箱體防跌落裝置能夠使電梯箱體獨立實現防跌落,是一種針對電梯的二次保險裝置。當電梯箱體在高空失控,呈自由落地式下跌時,這套裝置能夠使電梯箱體和電梯井壁或電梯箱的固定軌之間出現摩擦力,使電梯箱體不斷減速直至停止,從而避免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另外,設備的自檢系統會每天定時做檢測,自測正常後才可投入使用,以進一步增強安全性。

單兵作戰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分工協作、團隊共進才是王道。創業創新成果要真正落地,穩步發展,需要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去解決。在創業路上,陳勇更像是一匹獨狼,儘管已經在四川老家和深圳註冊了兩家公司,不過到現在他仍然是一個人。誰不渴求人才和團隊呢?但現實境況讓他有些無奈:"沒有錢,誰來啊,現在公司還沒有進入產品規模化生產和營銷階段,一直在做技術方面的研發和專利申請,所以目前我一個人也是可以的。"

一人奮戰,創業路上或許有幾分孤單,但陳勇沒有氣餒:"搞發明的創業,缺人缺錢是通病,努力吧。"

為了項目的落地發展,陳勇來到深圳,為在深圳站穩腳跟,他註冊了公司。陳勇看中的是深圳與生俱來的地理優勢和良好的創業環境:"沒有錢就招不到人,沒有團隊就不可能做成事。深圳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先驅,現在更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骨幹力量',作為'全國創新之都',肯定也是人才、資金的聚集地。全國的兩個主板股市之一在深圳,具備創業板、三板市場,更為靈活的雙創平臺也有,並且深圳還有投資同業工會、無數個創投機構,整合起來,每月進行一次創投活動肯定沒有問題。來這裡創業,成功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發明的成果固然讓陳勇感到欣喜,但他很清楚,這還只是一塊"敲門磚",落地轉化以及市場推廣才是更"難啃的骨頭"。

"發明難,產品化更難,成為人們喜歡的暢銷品是難上加難!發明一個人就可以了,但要把專利變成專利產品有益社會,就需要一群人的努力。"

"創業才剛剛起步,還走在創新的路上,所以我打算在融資後,再擴充隊伍進行生產和銷售。"

什麼時候能真正在創業路上走穩,陳勇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是在創新這條路上,他快樂且有所成就。除電梯箱體防跌落裝置外,他還對現有的摺疊電動自行車進行了改良,發明了超輕型摺疊電動自行車,他表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小型摺疊電動自行車摺疊後只能提起來走,移動麻煩,很不方便。摺疊車如果要摺疊得小巧,軸間距就較短,下坡很容易前滾翻;如果為了安全把軸間距增長,又根本達不到理想的摺疊效果,更談不上小巧了。"

"本公司超輕型摺疊電動自行車系列的發明,在給摺疊車增添滑行輪後,摺疊的自行車能推起走,拉起走,也能踩在上面滑起走,攜帶便捷。同時具備了伸縮前槓技術,打開後增加軸間距,和山地單車一樣,在下坡時具備同等的安全水平。具備拉伸式箱包裝置,能讓摺疊車進地鐵。短距離的電動助力,可以讓人輕鬆到達目的地。"

五十知天命,古人認為天能決定人的命運,年過五十,人生的大體輪廓和命運脈絡已經依稀可見,基本方向就此定位了,但現年56歲的陳勇,卻毅然打破了原定的人生軌跡,遵從內心的選擇踏上了創業之路。對陳勇而言,搞發明創業是自己未竟的夢想,不瘋魔不成活,不論結果如何他都能從容面對,坦然以待,對於未來,他表示"只爭朝夕"。

當確定為夢想而努力時,它從來不是生活的妄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