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2—603年突厥与波斯、东罗马、中华大隋的争锋下篇

公元581年,中国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隋朝杨氏政权以统一中国(包括中国的少数民族突厥)为己任。隋朝为了让突厥臣服,对突厥实行分化瓦解策略。

公元552—603年突厥与波斯、东罗马、中华大隋的争锋下篇

隋朝、东突厥、西突厥

从突厥方面看,每当中国内地分裂衰落时,它就得到发展壮大。所以,突厥“自俟斤(木杆可汗)以来,其国富强,有凌轹中夏志。朝廷既与和亲,岁给缯絮锦彩十万段。”与木杆可汗同时的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也称强于西域,与波斯、东罗马争霸。隋文帝杨坚即位之前九年(572年),木杆可汗死,不立其子大逻便而以其弟他钵可汗即位。他钵可汗在位十年,于公元581年死,大逻便又因母贱不得立,遂与他钵可汗之嗣君庵罗不睦。庵罗不能制服大逻便,就将汗位让给其堂兄摄图(即土门可汗之孙,他钵兄科罗之子),是为沙钵略可汗。摄图以大逻便为阿波可汗。

公元552—603年突厥与波斯、东罗马、中华大隋的争锋下篇

隋文帝杨坚

在东突厥因汗位的继承问题闹得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时候,西部的达头可汗则继室点密而统领部众,颇为强盛。而受突厥统治的各少数民族都痛恨东突厥沙钵略可汗的残暴。故“东夷诸国,尽挟私仇,西戎群长,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丹(应为契骨)之徒,切齿磨牙,常伺其便。”隋朝的统治者就利用这些弱点来分化瓦解突厥汗国。

公元581年隋文帝派太仆元晖到西突厥达头可汗处。赐给他以狼头纛。西突厥达头的使者到隋朝时,让其座位居于东突厥沙钵略使者之上。又派长孙晟联络沙钵略之弟处罗候。目的是要引起他们之间互相猜疑,以为反间。

公元552—603年突厥与波斯、东罗马、中华大隋的争锋下篇

隋朝武士

沙体略之妻为北周宇文氏之千金公主。她日夜怂恿其夫发兵进攻隋朝,为北周复仇。因此突厥连年犯边,但累被隋朝击败。公元582年,突厥沙体略可汗与达头可汗合军攻人石门、木硖两关(今固原县境),兵临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延安。沙体略还要南进。这头不同意,径自引兵退去。沙钵略不得已,也只好“回兵出塞”。公元583年,隋军分八道出击突厥。其中窦荣定的一路出凉州,与大逻便在高越原(今武威以北阿拉善右旗地)遭遇,大逻便屡败。窦荣定手下偏将长孙晟遣使劝大逻便背沙钵略附隋,大逻便从之,亦遺使随晟入朝。沙钵略在白道被隋将李充击败,逃回之后得知大逻便附隋的消息,便去袭击大逻便的根据地一一北牙,大破其部落,杀大逻便之母。大逻便无家可归,就西奔投附于达头。达头大怒,派大逻便率兵东返。原属于大逻便的部落就来归附,将近十万骑。大逻便率其部落兵众打败沙钵略,夺回故地。以后,大逻便的势力得到很大发展。他与沙钵略之对立,终于导致了突厥分裂为东、西两汗国。

公元552—603年突厥与波斯、东罗马、中华大隋的争锋下篇

突厥武士

东突厥沙体略可汗既为隋所败,又与西突厥达头可汗及大逻便攻战,东面受到契丹的威胁,不得已乃降于隋。公元586年,隋朝给突厥颁发历书。不久,沙体略可汗死,其弟叶护处罗侯继为莫何可汗,隋遣长孙晟册拜之,并赐以旗鼓。公元587年,处罗侯打着隋朝赐予的旗号,西攻大逻便,将其生携。公元588年,处罗侯又率兵30万进攻萨珊波斯。

当时波斯萨珊王朝国王霍尔穆兹四世在位。突厥可能是乘波斯忙于与东罗马作战而采取这一行动的。霍尔穆兹四世命其手下名将巴赫兰・处宾率军抗击突厥,在赫拉特附近将突厥击溃。

其后不久,波斯大将巴赫兰叛变弑君,霍尔穆兹四世之子库萨和•巴尔维兹(590—628年)于公元590年被拥立为波斯王。

在公元590年新即位的波斯王库萨和,愤于其父霍尔木兹四世被弑,便借东罗马兵与巴赫兰作战。巴赫兰被击败逃到突厥人当中,后被杀。波斯的内战被突厥所利用,突厥乘机征服兴都库什山以北的吐火罗地区(巴克特里亚)。

阿波可汗大逻便被处罗侯擒获后可能被杀。西突厥达头可汗继续统治所部,发展势力。支持沙钵略的后继者都兰可汗进攻附隋的东突厥部落。公元599年,都兰可开被部下所杀,达头乘东突厥之乱,占据漠北,大有要统一东西突厥之势。公元600年,达头率兵南下,在大斤山(大青山)遇上隋军,达头不战退走。隋朝长孙晟出谋在突厥饮水之上游下毒药,“达头人畜饮之多死”,遂乘夜遁逃。公元603年,有铁勒(回纥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思结、伏利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十余部,一齐举行反对达头可汗的起义。达头部众溃散,逃奔吐谷浑,不知所终。

(谢谢大家阅读,之后突厥与隋朝、唐朝的冲突交往,以后再慢慢叙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