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中约定兄终弟及,三弟赵廷美真信了,后果很严重

北宋初年,“烛光斧影”的疑案后,宋太祖赵光义继位。事后赵光义解释自己是按照杜太后的“金匮之盟”中的兄终弟及的盟约继位。然而,宋太宗本人却并没有执行这个盟约传给三弟赵光美,而是传位给了自己儿子。

那么赵光美作为三弟是什么心思呢?他的最终结局又是什么呢?

金匮之盟中约定兄终弟及,三弟赵廷美真信了,后果很严重

赵光美是赵匡胤的三弟,但是比赵匡胤小了整整20岁。所以在赵匡胤率领大军南征北战的时候,基本没赵光美什么事,他也没立下过什么战功。

但有着大哥赵匡胤的光环笼罩之下,赵光美年仅13岁便成为了嘉州防御使,开始接受大哥的锻炼,后续又继续升任京兆尹、侍中等职位。可以说赵光美的开始的人生是充满了幸福与光环的。

金匮之盟中约定兄终弟及,三弟赵廷美真信了,后果很严重

但是意外总是会发生,公元976年10月的“烛光斧影”事件后,大哥赵匡胤暴病身亡,赵光美也失去了最疼爱他的大哥。

宋太宗赵光义对外的宣称是,赵匡胤按照生前与杜太后结定的“金匮之盟”中约定皇位继承是兄终弟及。理由是赵匡胤的儿子尚年幼,为了保持大宋江山的稳定,皇位传给了兄弟赵光义。

不过,这个“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始终存在疑问,毕竟真实的历史早已不可察。而实际上,赵匡胤去世时他的次子赵德昭也已经25岁,这在古代早已经是成年的年龄了,继承赵匡胤的皇位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金匮之盟中约定兄终弟及,三弟赵廷美真信了,后果很严重

我们这里不继续深挖事情的真相。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赵光义的“金匮之盟”的版本中并没有限定兄终弟及这个规定要延续几代,也就是赵光义死后,是否依然应该按此规矩来由三弟赵廷美继承皇位。

不管赵光义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赵廷美显然是把这个事情当真了。因为在赵廷美看来,宋太宗赵光义刚一即位就任命他为开封尹并册封为齐王,没多久又改封为秦王。

金匮之盟中约定兄终弟及,三弟赵廷美真信了,后果很严重

这一系列信息让赵廷美更加有了自己已经成为了皇储的错觉。于是他便在朝廷之中开始团结自己的势力,为自己以后继承皇位做准备。

赵廷美或许是在大哥赵匡胤的庇护下童年过得太过于顺利,竟全然没有任何的政治智慧。如果他有哪怕一丝丝的政治智慧,这个时候就应该明哲保身,努力争取做一个闲散王爷,才能安全保住性命,为什么这么说呢?

金匮之盟中约定兄终弟及,三弟赵廷美真信了,后果很严重

且先不说所谓的“金匮之盟”的真假,赵廷美已经成为了赵光义传位给儿子的最大阻碍。哪个皇帝都希望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只要赵廷美存活一天,赵光义就始终面临这个政治抉择。

再者,“金匮之盟”中的兄终弟及是为了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中,尽力的保持北宋的皇权稳定,避免再次出现五代乱世中皇帝年幼时重臣篡位的情况,而赵光义即位后,已经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北宋早已存在重臣篡位的环境,那么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兄终弟及了。

所以,赵廷美自然就成了赵光义的心头刺,再加上他在朝中行事肆无忌惮,他被猜忌而死自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您对于我的文章有什么看法呢?来留言去与我讨论吧。也欢迎关注收藏我的文章,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