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股債雙殺,投資者避險氛圍濃郁

2018年11月23日投資日記

一、 重要的經濟政策和數據

(一)經濟政策

1、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允許自貿區創新推出與國際接軌的稅收服務舉措,建設能源、大宗農產品等國際貿易平臺和現貨交易市場,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可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境外機構辦理人民幣衍生產品等業務,支持自貿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有條件的自貿區可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

2、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將在自貿區建設中積極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鼓勵自貿區先行先試,優先落地各項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措施;將逐步縮短金融領域的負面清單,在涉及金融牌照的全領域放鬆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用審慎要求替代准入和資質的限制,激發外資金融機構參與我國金融市場的積極性。

點評:監管當局實際上仍然希望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在自貿區進行金融創新和金融開放,儘管現在是金融業的寒冬,但是這些政策變革持續下去,春天就會來。

(二)經濟數據

1、央行公告,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11月23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自10月26日以來,央行已連續21個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23日Shibor普遍下跌。國盛固收認為,央行發佈10月資產負債表和信貸收支表,其中兩個科目指向央行可能於10月進行"正回購"操作。

2、下週央行公開市場無到期資金。逆回購停擺21日,3個月資金利率持續走高,分析認為,逆回購主要是短期流動性提供工具,目前的核心問題是引導長期融資成本下降,未來央行更傾向於使用MLF等中長期政策工具。

點評:市場已經在呼籲央行降息降準了,但是從目前的央行貨幣政策的取向看,仍然還看不到金融數據能夠觸底。

二、市場表現

(一)股票市場

上證綜指收跌2.5%報2579.48點,深證成指跌3.26%報7636.7點,創業板指跌3.34%報1308.74點,萬得全A收跌3.14%。兩市成交近3600億元。板塊方面,市北高新等多隻創投股跌停,環保、有色、傳媒跌幅靠前,銀行股相對抗跌。

本週,滬指跌3.72%,深成指跌超5%,創業板指跌近7%。

(二)債券市場

國債期貨普遍收漲,10年期主力合約漲0.02%,5年期主力漲0.01%;2年期再度收平,換倉移月後關注度持續下降。本週,10年期主力合約累計跌0.22%,抹去此前部分漲幅

點評:下週有兩位大人在G20會面,對中美兩國未來經濟影響都非常大。本週國內金融市場股債雙殺,投資者避險氛圍濃郁,做多熱情遭遇重挫。

(三)期貨市場

國內商品期貨夜盤多數下跌,原油跌停。甲醇收跌4.48%,PTA收跌3.22%,鐵礦石收跌4.04%,燃油收跌3.28%;焦炭、焦煤、動力煤分別收跌2.76%、2.22%、0.71%。大豆收漲0.68%。

點評:原油受基本面預期、投資者情緒以及地緣政治等一系列複雜的因素影響,目前看仍然無法止跌。

(四)外匯市場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6.9421,較上一交易日跌71個基點,本週累計上漲53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85個基點,報6.9306,本週累計調升71個基點。

點評:在央行的強力入市干預下,人民幣目前在7元以下持穩。

(免責聲明:本文提供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購買或出售所提及的投資產品的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與您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無關。因此,不承擔由此信息直接或間接導致損失的責任。)

金融市場股債雙殺,投資者避險氛圍濃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