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在我此次的中歐之行中,最喜歡的城市就是多瑙河畔的“音樂之都”維也納。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城市範圍、人口密度不大不小,漫步於老城中,我不禁感嘆:昔日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的榮光,都匯聚在這裡了。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追根溯源奧地利的歷史,總離不開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奧地利帝國……這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名字。那麼,神聖羅馬帝國到底和古羅馬帝國有沒有關係?奧匈帝國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統治大半個歐洲近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為何絕嗣?

我試圖捋清楚這些家族成員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結果直到我旅途歸來依然一頭霧水。索性連同奧地利、維也納一起整理一下。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哈布斯堡王朝族徽

意大利和德國,從歷史上就“相愛相殺”,神聖羅馬帝國和意大利關係不大,倒是跟德國有點關係。它有一個冗長的名字,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公元293年,古羅馬皇帝戴克裡先(就是退休跑到克羅地亞斯普利特種捲心菜那位)採取的“四帝共治制”,為日後分裂埋下了一顆雷。395年

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就是後來的拜占庭。西羅馬帝國於476年解體,到了486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蘭克人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公元800年聖誕節,國王查理在羅馬接受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西羅馬帝國皇權轉移至法蘭克國王的形式就這樣復辟了。843年,法蘭克王國分裂為“東、中、西”法蘭克王國三個國家,東法蘭克王國逐漸崛起,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Otto I)在羅馬加冕稱帝,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起源。這個帝國不是羅馬人的,而是德意志人的,雖然意味著古羅馬帝國的復興,但繼承者是德意志人。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公元976年,奧托二世(Otto II )在多瑙河南岸恩斯河和維也納森林之間建立東方邊區(marchia orientalis),此名稱後來演變為奧地利(Österreichs)。他任命利奧波德一世(Luitpold I)為東方邊區(今奧地利地區)藩侯,附屬於巴伐利亞公國,利奧波德一世也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位有確切記錄的統治者,這一年被視為奧地利建國年。利奧波德三世(Luitpold III)在位期間致力於國家建設,在1663年被定為奧地利的守護神。亨利二世(Heinrich II)繼位後將居所從克洛斯特新堡搬至羅馬人創建的文多波納城,改名維也納,1155年正式定都於此。

公元1157年,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加冕,覺得還不過癮,就給帝國加上了“神聖”二字,從此“神聖羅馬帝國”這個稱號就誕生了,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國家,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腓特烈一世

畢竟國家版圖太大了,一個皇帝忙不過來,後來就變成了一堆“邦聯”。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版圖

公元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Rudolf I )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開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奧地利的統治,此後奧地利分分合合,最終由利奧波德六世(Leopold VI)於1665年重新統一,並確立了奧地利稱霸中歐的格局。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魯道夫一世

修建了維也納國家圖書館,對西班牙耿耿於懷的那位查理六世(Karl VI),因為兒子早夭,很早就開始籌劃誰繼承王位的問題,四處爭取諸侯支持為了讓大女兒瑪利亞·特蕾莎(Maria Theresia)繼位。沒想到查理六世一死,各路諸侯誰也不願意看一個女人當政,1740-1748年爆發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瑪利亞·特蕾莎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傑出的女政治家,通過割讓原有領地西里西亞換來諸侯的認可,成為奧地利首位女大公。她在任期間實行“不開明的溫和專制”,奠定了奧地利成為現代國家的基礎。1745年她的丈夫弗朗茨一世(Franz I)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1765年丈夫去世後,其長子約瑟夫二世(Joseph II)繼位,但他直到母親1780年去世後才“轉正”,也就是國家圖書館前的那尊雕塑。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查理六世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瑪利亞·特蕾莎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約瑟夫二世

隨著拿破崙的崛起,神聖羅馬帝國岌岌可危,1805年拿破崙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Franz II)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簽訂了《普萊斯堡和約(Peace of Pressburg)》,神聖羅馬帝國宣告終結,弗朗茨二世只能做奧地利帝國的首任皇帝,稱弗朗茨一世。

不知道是不是歪果仁都這麼“落後”,馳騁歐洲700餘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曾被人戲稱“下半身征服歐洲”,因為整個家族靠聯姻逐漸強大,哈布斯堡王朝的座右銘就是:“讓其他人發動戰爭,而你們,快樂的奧地利人,就去結婚吧!”以此讚美家族成員互相結合。近親結婚導致了不少遺傳疾病,弗朗茨二世(一世)的長子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就有智利障礙,1835年繼位後並無實權,1848年退位,他的弟弟放棄繼承,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作為弗朗茨一世的長孫成為奧地利帝國皇帝,1854年與茜茜公主結婚,1867年在茜茜公主的推動下創立奧匈帝國,也成為首位奧匈帝國皇帝。奧匈帝國,實際上是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王國的共同體。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統治奧地利長達68年,卻一生不幸,唯一的兒子魯道夫王子31歲時與情人殉情而死,妻子不喜歡宮廷的繁文縟節加之婆媳不和常年在外旅遊,侄子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殺,1916年86歲高齡駕崩。兩年後一戰結束,奧匈帝國分裂為奧地利、匈牙利等幾個國家,輝煌年代告終。在人們的記憶中,奧匈帝國只留下了弗朗茨皇帝和茜茜公主的愛情故事,就像那些音符一樣,散落於維也納的大街小巷中。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維也納老城區有一條環城大道(Ringstraße),從13世紀起曾是保護內城的一圈城牆,中世紀和冷兵器時代確實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隨著城市的發展,城牆阻擋了建設。1857年12月,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下令拆除老城牆,改建一條環城大道。1865年5月1日大道竣工,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茜茜公主和群臣一起出席了通車儀式。之前做攻略時在網上找到的一張照片,除去美泉宮距離市區較遠外,維也納眾多體現帝國榮耀的雄偉建築,大多都在這個範圍內或是分佈於大道兩側。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19世紀中葉,維也納市長安德魯·澤林卡(Andreas Zelinka,1802-1868)提出在環城大道旁邊建造一座向普通百姓開放的公園,宮廷風景畫師約瑟夫·賽勒尼(Joseph Sellény,1824-1875)設計了英式園林風格的城市公園(Wiener Stadtpark),1862年正式開園,佔地總面積約65000平米,從維也納第一區的戒指路到第三區的乾草市場街(Am Heumarkt),是遊客和維也納本地人都喜愛的去處,也是維也納紀念碑和雕塑最多的公園。今天,他的雕像矗立於公園北側,於1861-1868年任市長。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更重要的一點是:既然是面向大眾的公園,不收門票,任何人都可以在草坪上躺著曬太陽。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公園裡的河流叫維也納河(Wienfluss),發源自維也納森林,最終流入多瑙河。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公園西南角這座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叫庫爾沙龍(Kursalon),由德國建築家約翰·加爾本(Johann Garben,1824-1876)設計,1867年竣工。設計伊始本來作為咖啡廳,但維也納人的生活中怎麼能沒有音樂呢?1868年,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1899)在此舉辦了首場音樂會,此處也變為舞會、音樂會的演出場所。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許多遊客來公園裡,都為了一睹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那尊鍍金銅像。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小約翰·施特勞斯被稱為“圓舞曲之王”,《藍色多瑙河》、《春之聲圓舞曲》都出自他的筆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就超過了被稱為“圓舞曲之父”的老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1849)。

他的這尊銅像應該是維也納被拍攝次數最多的景點之一,揭幕於1921年6月26日,後為了保護銅像,鍍金在1935年被取走,1991年重新裝回。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公園裡大大小小數十尊雕塑,最多的就是音樂家。這是交響樂和宗教音樂作曲家安東·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1824-1896)的半身銅像。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不遠處是古典音樂大師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的雕像,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搖籃曲》,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大師。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奧地利畫家漢斯·馬卡特(Hans Makart,1840-1884)於1879年負責策劃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的25週年銀婚慶典遊行,史稱馬卡特遊行(Makart-parade)。天妒英才,馬卡特44歲英年早逝。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充滿了藝術氣息的維也納,薰陶了每一個出生於此的奧地利人。在花園裡漫步,沐浴在午後的陽光下,或是在咖啡廳裡品嚐一塊甜點,晚上去看一場高水平的歌劇,多瑙河畔不朽的帝國傳奇為他們帶來了足夠的文化底蘊。

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她,匯聚了800年帝國榮光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