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離朱棣北征僅僅二十餘年,張輔等名將尚存,爲什麼敗的這麼慘?

三腳貓HP


朱元璋時代,對部隊十分重視,對部隊戰鬥力非常注意,洪武年間,大明朝的部隊都保持了強大的戰力。屠殺功臣後,兒子們逐漸成長,北方邊防基本被九個兒子控制住,這九個兒子包括秦王、晉王、燕王、代王、谷王、岷王、慶王、肅王、寧王等,又稱為“塞王”,朱元璋九子防邊,很是滿意,高興地對皇太孫朱允炆說,我安排叔叔們替你守邊防,你將來可以安心當皇帝了。

朱元璋去世後,朱棣通過靖難之役登上皇位,在對付北方少數民族和對付其他塞王的問題上,他做了思考,認為都很重要。為此,他將首都遷到北京,天子守國門;把部分塞王南遷內地,削奪他們的軍權,並派出朝廷的軍隊將領守邊。朱棣對軍事很關注,部隊常常處於戰爭狀態,這時候大明朝保有同時打贏幾場局部戰爭的能力,朱棣自己六出漠北,宣威草原,蒙古人嚇破了膽,但實際上朱棣的出征漠北,沒有一次對蒙古人造成大的殺傷,蒙古人的有生力量並未受到大的損傷。朱棣對北方少數民族始終貫徹父親朱元璋的思想,拉攏團結為主,武力只是手段。征戰一生朱棣,最終也是死在北征蒙古回來的路上。

朱棣去世後,兒子明仁宗繼位,但是這個皇帝比較關心民生,不太注意武力和軍事力量。他當了11個月的皇帝,筆者看了《明仁宗實錄》,記載期間有官員建議明仁宗朱高熾,說軍隊乃國家的屏障,太祖、太宗都十分重視軍隊建設,當前承平之際,不應該忘記軍隊建設,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可見,當時部隊建設已經得不到重視。

朱高熾去世後,明宣宗朱瞻基繼位,此人也十分重視民生工作,主張罷兵休戰,並從越南撤軍。仁宣期間,國家總體平安無事,到了明英宗正統時期,英宗少年即位,初年在“三楊”的輔助下,在太皇太后的監督下,還是延續“仁宣之治”的盛況,後來太皇太后去世、“三楊”老去,太監王振冒頭,正統後期的問題就開始多了起來,尤其是北方蒙古人多次侵擾長城一線。

明英宗朱祁鎮9歲登基,根本沒有軍事指揮經驗,更沒有實戰經驗,在王振的忽悠下,認為天朝怎麼能受到欺負,為此效法朱棣,決定御駕親征。問題就出在這裡:

1.戰略準備不足。從下決定到出發,個把月的時間,各方準備不足,20多萬部隊就匆匆忙忙出發。

2.戰術指揮失當。部隊的指揮中樞在不知兵的太監王振手上,多次瞎指揮,改變行軍路線,貽誤戰機。

3.戰鬥力缺乏。明朝的部隊此時已經很久沒有打大戰,實戰經驗不足,平時訓練不夠,配合不協調。不要說20多年不打仗,古代一支部隊三年不打仗,戰鬥力就會大大下降,不要說人的戰鬥力,就是馬的戰鬥力都要下降。

從明成祖朱棣去世到土木堡之變只有25年,但是,卻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想想實在可氣。


坐看東南了


在明代戰爭史上,“土木堡之變”都堪稱意外之恥:明英宗朱祁鎮親率的數十萬明朝京軍,竟被瓦剌數萬騎兵追得疲憊不堪,最後在土木堡慘遭屠戮,貴為天子的明英宗朱祁鎮更是淪為俘虜。這猝不及防的慘敗,正如明朝內閣大學士李賢的虐心哀嘆: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如此者。

但如果梳理下此戰的各方原因。就知道明朝這場意外慘敗,其實敗得一點不意外。

首先一條被後人嚴重誤讀的事實是,當時與明朝作戰的瓦剌,絕非個別“專家”口中的“邊陲小部落”。

此時的瓦剌首領也先,雖然名號是“太師”,卻已經橫掃整個草原部落,不但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都被納入其管轄之下,甚至遼東的女真部落也被其吞併。以《明實錄》的形容說“漠北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這是自洪武年間明朝捕魚兒海大捷後,明朝面對的強敵。

而在也先悍然撕破臉皮,在正統十四年發起對明朝的進攻時,明朝遭遇的,也並非是昔日那種“胡虜侵擾”:瓦剌四路大軍,分別對陝西大同宣府遼東發起瘋狂攻擊。而也先投入到土木堡的兵力,更絕非好些史料裡的“兩萬騎兵”。以《蒙古源流》等史料估算,也先這次入侵,總兵力在十萬以上,投入土木堡一戰的更不下五萬人。這是明朝開國以後,面對的空前惡戰!

面對如此強大對手,明朝只要稍微不留神,自然會被打慘。但慘敗到這個地步,卻也因更重要原因:明王朝的連環作死!

首樁作死大事,卻還要算在當時已去世十多年的“先帝”——明宣宗朱瞻基頭上。

在中國古代史上,開創“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位無可爭議的好皇帝。但就是這位好皇帝,卻以其昏聵的國防眼光,親手為兒子明英宗挖下大坑:放棄開平衛。

開平衛,即元朝時的“上都”開平。自從明朝建國後,這裡更是明朝北邊無比重要的軍事基地。只要明朝扼守住開平,就可以俯瞰整個草原,牢牢把各路侵擾勢力擋在長城之外,北京大同等重鎮全可高枕無憂。甚至永樂大帝朱棣橫掃四方的時代,開平更是明軍進擊草原的跳板,多次助攻明軍高歌北進,殺得瓦剌韃靼落花流水。

可就是這麼一個如“鐵閘”般的戰略要地,明宣宗朱瞻基卻輕鬆一甩手:裁撤。

雖說曾經跟隨祖父永樂大帝出擊草原,但在明宣宗看來,既然草原各部落全被祖父揍跪,再留個重兵屯守的開平衛,簡直就是錢糧浪費。於是輕鬆揮揮手,就把開平衛遷走,直到最後完全裁撤。堅如磐石的大明邊防,這下被搬走一個橋頭堡。否則土木之變時,倘若開平衛依然有明朝精兵駐守,也先就算再有十個膽子,也絕不敢深入到土木堡來!

抓經濟促生產是好手的明宣宗,就以他昏聵的國防眼光,詮釋了何為“爹坑兒”。

不過,比起這坑兒的老爹明宣宗來。得知瓦剌犯邊的明英宗君臣,接下來的反應才更坑:他們立刻做出了主動出擊的決定——但此時的明王朝,根本不是主動迎擊的好時候。明軍的主力,早已被牽制在南方戰場。

雖然至今好些人痛心疾首,連呼土木堡慘案報廢明軍主力。但事實上,當瓦剌悍然犯邊時,明軍京營的核心部隊,其實並不在北京。瓦剌犯邊前,明英宗就連續遭遇了兩場大戰:西南麓川思氏家族悍然叛亂,明軍以兵部尚書王驥統軍,率領由京營與九邊精銳騎兵組成的大軍,開始了數年艱苦征討,好不容易平息叛亂。福建又爆發了鄧茂七起義,老將陳懋統領的神機營主力,也只能南下進擊,血戰一直持續到景泰帝時。

這兩場曠日持久的征戰,基本就把明朝京營的一線主力抽空。待到瓦剌大軍囂張殺來時,看似兵力雄厚的明王朝,可戰之兵已非常少,依託邊塞堡壘穩守才是上策,可偏偏從明英宗到地方監軍太監,都是清一色無腦。於是大同等邊鎮明軍,在監軍太監的鼓譟下主動出擊,不出意外在貓兒莊被殺得大敗——完全就是不考慮自家實力的瞎打!

也正是這番瞎打,造成了一個嚴重後果,大同僅有的兵力基本賠光,以至於當明英宗兵困土木堡時,本是重鎮的大同,根本無力援救。

當然,最坑的事,當屬明英宗朱祁鎮接下來的奇葩決定:御駕親征!

就如前面所說,此時的明朝京畿周邊,真正有作戰經驗的精兵,已被抽調的差不多。發起主力決戰,就是奔著慘案去。但明英宗,早在十來歲初登基時,少年明英宗就是個狂熱軍事愛好者,寫過“千秋萬代付皇孫,張皇廟算恢光烈”的名詩,就盼著能像祖父一樣,領兵去草原上大殺一場,這次當然就興奮上頭,興高采烈湊足部隊去了。

對於這個奇葩決定,好些人歸罪於明英宗寵信的大太監王振。但事實上,王振雖然壞事做絕,可“御駕親征”這事不能背鍋——這就是業餘軍事愛好者明英宗少年時的夢想。

至於明英宗麾下的名將們,包括張輔等人,這時早已沒有了實際兵權,空有爵位名分。一群臨時拼湊的二線部隊,由一位軍事業餘水平的皇帝帶著,後果也可想而知。一路上沒遇到瓦剌軍,就是缺糧斷水各種毛病全來,能堅持走到土木堡還沒譁變,就已經算是奇蹟。被以逸待勞的瓦剌精銳一頓猛攻,自然兵敗如山倒。

綜合說來,恥辱的土木堡之變,就是毫無軍事眼光能力的明英宗,面對強大的瓦剌敵人,以低能的瞎指揮上演的軍事悲劇。與其說是軍事問題,不如說是領導素質惹的禍。


我們愛歷史


張輔確實是朱棣稱帝中後期一位非常厲害的名將,在五次親征漠北、收復和平亂交趾等方面充分展現了高超的軍事才能。然而,即使張輔等名將在也並未阻止“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其原因有二:

(1)每個人都有私心,張輔在王振等人面前卑躬屈膝,“三楊”也一樣

在5月28日,回答“明朝內閣大臣著名的三楊指的是哪三楊”這一問答時,我介紹了“三楊”是如何先後臣服於王振的。楊士奇為了兒子殺人一事;楊榮是個人腐敗。同理,張輔也有私心,“帝心”已定臣子又有何為?你說話沒人聽你的,你能如何?況且,張輔“土木堡之變”時已經74歲,在古代那已經是絕對高壽年齡了。

年輕時、中年時、年老時作為人生的三個階段,會有思想的大變化,大部分人開始患得患失、力圖自保。幾十年的豐功偉績,很少有人會不怕失去。

(2)朱棣五次親征蒙古,並沒有消滅甚至可以說沒有傷害到蒙古勢力的核心力量

我們看五次親征,看到的都是“望風而逃”的介紹。看著解氣,但實際上從商朝開始,作為農業文明的我們在與遊牧民族的交戰中,遊牧民族所使用的手段就是這個。因此,想要擊敗他們必須要找到他們的主力,藍玉偷襲就很經典,找到了主力迅速擊潰。後世清朝的幾次出擊也是如此。

你找不到主力決戰,受損失最大的是追擊方而不是遊牧民族。因此,五次親征漠北只是有利於內部蒙古勢力間的組合,並沒有傷害到蒙古的基礎力量。


坐古談今


土木堡,位於張家口市懷來縣的一個城堡,平凡普通,從公元1449年起卻揚名天下。明朝五十萬大軍折損於此,四朝老臣和內閣成員五十餘人在亂軍中被殺,近100多位文官武將力戰身亡,二十二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在此被也先俘虜,開創御駕親征的皇帝被俘先河。

能被永載史冊的,除了榮耀,也有失敗和屈辱。

當時據1368年明朝建立不過八十餘載,據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1410~1424年),把瓦剌和韃靼打的俯首稱臣僅僅二十五年,土木堡之變使走在興盛路上的明王朝遭受沉重打擊,從此由盛轉向中期。究其原因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宦官王振的一意孤行,看似是造成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但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很多伏筆多年前就已被埋下。


一、 仁宣兩帝執政時間短,主少國疑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誅殺良臣武將,外人動不了朱氏家族的基業,但他們“窩裡鬥”一直沒有斷過。先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靖難之役打了四年。到了仁宗朱高熾,他的親弟弟二皇子朱高煦又和他爭位,情形和當年及其相似,太子朱高熾儒雅仁愛,頗得朱元璋喜愛,很早就在處理政務中顯示出過人的才幹。但是身體不好。胖,不愛運動。而朱高煦能征慣戰,在靖難之役時隨父出征,幾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朱棣還曾給他許願,“努力吧,太子身體不好,多有疾病。”可太子既是嫡長子,還是朱元璋封的世子,實在沒有讓朱棣動手廢除的理由。

朱高熾幸運地堅持到登基,雖然只在位短短十個月,但他敢於撥亂反正,廢除許多苛政,使天下得以休養生息。他的兒子朱瞻基當年多次隨朱棣北征蒙古。但性格上像父親朱高熾,所以在位十年間,當時政治清明,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可惜,年僅38歲就去世。

八歲的朱祁鎮繼位。主少國疑,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倚重“三楊”等賢臣、名臣,明朝政治經濟依舊欣欣向榮。可是她也沒有等到孫子朱祁鎮長大,三楊和她相繼去世,大明王朝交到十五歲的少年手裡,應該是被嚴格教導的年齡,卻一下子擁有最高的權力,能如何成長想來都是個未知數。身邊沒有貼心依賴的心腹大臣臣,重臣,多是那些四朝老臣,他們之間橫亙著從年齡到意識上的巨大鴻溝。從小陪伴在他身旁的宦官王振,備受寵信,開始興風作浪。從十五歲到二十二歲,七年間,朱祁鎮由少年天子成長為熱血青年,父親隨曾祖父遠征蒙古的豐功偉績彷彿發生在昨日,分外清晰,以明朝當年實力,膨脹起來的衝動真是擋不住,於是頭腦發熱的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下準備御駕親征。



二、年高體弱的四朝老臣何以能戰,君臣離心

看看隨軍出征的名單,當年的大將,太師英國公張輔,七十五歲;兵部尚書,鄺埜,六十五歲;戶部尚書王佐,六十六歲。這些大臣們是四朝老臣,極力勸阻朱祁鎮出征無果,應該是懷著極其悲壯的心情從駕出征的,一方面體現出他們忠字當頭、深明大義,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朱祁鎮身邊沒有年齡相當的可以倚為左膀右臂的心腹大臣,所以他去偏信宦官就在所難免。

有大將軍,有兵部尚書,有戶部尚書,可是卻出現糧草短缺,行軍路線全聽宦官王振的安排。斥候何在,也先的軍隊為何一直沒被發現?將軍的氣魄何在,軍旅之事,豈能聽信毫無作戰經驗之人的指揮?後勤由誰安排,皇帝御駕親征,居然做不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五十萬大軍出征,只用兩天時間就完成從戰前準備、動員、出發一系列過程,質量粗糙可想而知。

有千般萬般理由,皇帝即使是一意孤行,臣子們除了聽之任之,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二十年刀劍歸庫的平靜生活,就可以讓虎狼之師軍紀鬆弛、軍力下降到如待宰的羔羊?這樣的行軍打仗方式,拖拖拉拉的行軍速度。只要被敵軍偵察到動向,再確定好有利地形,以多輸少、大敗慘敗在所難免。


三、瓦剌實力不如大明,北京保衛戰勝利

朱祁鎮最後的表現還算沒有墜落一國之君的名頭,看到突圍無望,索性下馬,面向南方盤膝而坐,衝上來的瓦剌士兵看他不像一般人物,推擁他去見也先之弟賽刊王,明英宗的口氣大的讓他立即報告也先,也先來請安行君臣之禮。

估計是瓦剌也沒有想到會收到突如其來的大禮,而一個多月後的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更證明瓦剌的實力還是不足以和明軍抗衡。被俘虜的明英宗就被安置在德勝門外的土城,可是守軍態度堅決地迎戰,在德勝門、彰儀門、西直門都大敗瓦剌軍,勤王部隊相繼趕到,也先只好撤軍,明軍隨後派兵追趕,敗瓦剌軍於固安、霸州,才停止追擊。


土木堡之變,大明武官的脊樑被打斷,文官和皇帝之間的奪權制衡愈演愈烈。于謙,為保衛大明立下汗馬功勞,幾年後,只因為“北狩”歸來的朱祁鎮要為自己的復位正名,毫不猶豫地斬殺了他。如果早知最後結果難逃一死,那些當年扈從的大臣們會不會選擇像于謙這樣更壯烈的方式,阻止土木之變的發生?


今安在的文史情緣


既然題中提到了張輔,就先說說張輔。有關英國公張輔在土木之變中的表現,《明英宗實錄》在其小傳中說:


王振用事,文武大臣望塵頓首,有膝行者,惟輔與抗禮。……然議者謂輔以勳戚大臣受遺輔政,為國家所倚重。當議北巡之初,不能開陳利害,以諫止之;及危急之際,又不能痛折權奸,分兵拒敵,以及於敗,未為得死所云。


事實上張輔在英宗親征的過程中到底做了什麼,編纂實錄的史官也不太知道,只能從他沒做什麼來批判一番。明代筆記中還有張輔逃歸後在父親張玉墳前上吊自殺的說法,大概當時人也對如此無聲無臭的英雄末路大惑不解吧。英宗親征時負責軍事的武將另有其人。



【土木之變古戰場遺址】


那麼土木之變後,明廷對武將方面的責任是如何處理呢?當時有人請求將成國公朱勇、鎮遠侯顧興祖、修武伯沈榮按照永樂七年淇國公丘福戰敗的先例“俱族誅之”,景帝批覆稱“事在赦前其勿論”。(《明英宗實錄》卷184)查閱史料,這三人當時分別總督五軍營、神機營和三千營的操備。正統十四年三月,英宗前往天壽山祭陵時也是這三人“帥兵護衛”。(同書卷176)可知這三人就是京營的最高長官,也應該是親征時的統兵將領。日後朱勇之子朱儀請求給其父官葬、官祭的待遇,景帝斥責稱:


勇為大營總兵官,喪師辱國,以致誤陷乘輿,豈可以公侯禮葬祭!(同書卷187)


可知朱勇是隨皇帝行動的大營兵馬的指揮官。


當年八月,朱勇和沈榮先後戰死,顧興祖則逃回了京師。於是群臣交相彈劾“隨駕失機總兵官公、侯、駙馬、伯鎮遠侯顧興祖等”應當“明正典刑、籍沒家產”。而“武臣太師英國公張輔等,文臣尚書、侍郎、都御史、學士等官王佐等”其它隨駕官員,護駕無功,“亦應挨究,以警其餘”。(同書卷181)可見在當時人眼裡,張輔等人與顧興祖等直接責任人的錯誤性質不同。起初景帝都未追究其責任,後將顧興祖定為死罪,下獄囚禁。


【王振家廟智化寺中留下的王振石刻像】


由此看來,武將方面的責任在當時人看來應由朱勇、顧興祖、沈榮等京營長官來負。《明英宗實錄》對他們的評價如何呢?朱勇“鬚髯蝟張,而勇略乃不足”,相貌威武但勇猛與策略卻不夠,只是善寫大字,尊敬士人,頗得士林的歡心。顧興祖“素無將才,在神機營尤貪婪,軍士不附。”是個名門出身的草包。沈榮沒有評價。當然,這些評價肯定與土木之變中他們毫無表現有關,單用這個解釋土木之變可能有循環論證的嫌疑,但他們在其它地方也談不上有什麼大功,主要是靠極其封閉的勳臣領兵慣例才當上了京營的長官。再加上英宗與王振這樣同樣沒有經驗的主帥,明軍的統帥部門可以說是全無優勢了。


溫長卿


一 土木堡之戰的背景

1449年7月,即正統十四年,蒙古軍隊分成四路大舉進犯內地。東路主攻遼東,西路則進攻甘肅張掖; 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其中又分為兩支,一支直接進攻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另一支則由蒙軍統帥也先親自率領進攻大同。

大同是北京西部至關重要的防線,是蒙軍主攻方向,戰鬥也因此非常激烈。蒙古“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也戰死於前線。

宣府和大同統稱為宣大,這兩個軍事重鎮緊緊保護著山西、河北的北邊,是明朝九邊重鎮中最為重要的兩處。如果蒙軍順利攻克大同,就可以沿著桑乾河河谷及其支流河谷向東進入河北,輕鬆抵達宣化、懷來一線。

此時,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伐蒙古不過20多年,餘威猶在,正統皇帝於7月16日率領五十萬大軍,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護駕從徵。

二、流弊的名將張輔

其中,英國公張輔已經七十五歲,他是名將張玉的長子,曾經為朱棣打敗建文帝立下汗馬功勞。

1404年,越南內部發生叛亂,張輔率軍予以平定,此後,又連續三次平定越南叛亂,史書上說他“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在唐朝滅亡四百多年後,再次將越南收歸版圖。

如此流弊的戰績,幾乎可以與古代霍去病、衛青、馬援、李靖等名將媲美。

此後,張輔又先後永樂二十年(1422年)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間,參與明成祖朱棣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

可以說,張輔如此流弊的軍事經驗,加上京師三大營的精銳,皇帝親征的決心,明軍有很大的獲勝把握。

三、觸目驚心的土木堡之戰結局

大軍經居庸關出塞後,途徑懷來、宣化,直奔戰火最為激烈的大同而去。

然而,明英宗的御駕親征並沒有收到預料中的效果。戰鬥的結果居然是:明軍在距離居庸關只有60公里的土木堡被蒙古軍隊全殲,包括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在內的明朝最精銳野戰部隊悉數覆沒,

根據大臣李賢記載的《順天目錄》:“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

以至於李賢傷心地說“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此外,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大明王朝共有五十多位文武中樞幾乎被一掃而空!

皇帝陛下本人也生死未卜!

這樣的結局簡直讓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

四、土木堡之戰為何會敗得如此之慘

歷史上,都把這次慘敗描繪成昏君奸臣的配合所導致,明英宗不聽勸阻強行出征,宦官王振私心自用,還沒接觸到蒙軍就驚慌失措,又在撤退的過程中率領大軍去家鄉抖威風,最後又不肯快速撤退進居庸關,導致全軍覆沒。

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小奔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明軍的全軍覆沒:

1、一代名將張輔成了吉祥物

張輔雖然打了一輩子的勝仗,更是在漢王謀反的時候,主動向宣德皇帝請纓上陣:“朱高煦素來軟弱無能,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

據史料記載,“也先入犯,振導英宗親征,輔從行,不使預軍政。輔老矣,默默不敢言。”也就是說當時張輔並沒有進入明英宗的核心決策圈子,後者只是把張輔當成一個吉祥物隨軍出征而已。

2、出征過於倉促

大同的得失牽動北京的防線,明軍大舉出徵無可厚非。然而,大軍出發之前的準備卻過於倉促,據記載,從明英宗宣佈親征到出發,居然只用了兩天,動員、糧草、軍械一系列準備工作真的能準備充分嗎?

3、撤退路線的選擇不科學

當時明軍撤退路線有兩個選擇,A是紫荊關回師,B是從大同到宣府再到居庸關。

明軍最後選擇的路線,先從大同到宣府,直線距離160公里,從宣府再入居庸關,直線距離90公里。直線距離就是250公里。

而如果是走紫荊關,則距離170公里,不僅距離比前一個方案少了80公里

而且,走紫荊關返回,每往南走一步,就往內線收縮一分。而走居庸關返回,則基本都是貼著外線行軍,極容易被人突襲。

4、步兵對陣騎兵的先天不足

自古以來,步兵對陣騎兵都有著極其明顯的劣勢,尤其是在步兵撤退過程中,騎兵可以反覆騷擾、襲擊,直到拖垮步兵,反過來,步兵卻無法有效反擊。

8月27日,大軍撤退至宣府,第二天繼續開拔,29日平安無事。

30日戰局發生變化,當天“遣恭順侯吳克忠為後拒。克忠力戰,敗沒。將晚,報至,又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領官軍四萬赴之,勇綬至鷂兒嶺,冒險而進,遇虜伏發,亦陷焉”。

僅僅一天,七八萬人的精銳主力被蒙軍包了餃子,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5、水源缺乏的軍隊徹底失去戰鬥力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的街亭之戰,馬謖執意要紮營于山上,失去水源補給,最後軍隊徹底崩潰的故事。

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卻做不到一天不喝水。倉皇撤退的明軍被蒙軍包圍後,儘管修築起了能滿足十幾萬人作戰的塹壕和工事,和瓦剌軍進行對峙,但是因為缺乏水源,被迫接受蒙軍的假和談。

結果,明軍因為和談徹底失去戰鬥意識,也先大軍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蒙古軍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殺!”,也先的這一舉動成為壓垮飢渴交加的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

土木堡之戰,明軍就此戰敗,明英宗被俘。

可憐張輔一代名將,在75歲的高齡,既不能發揮自己的智謀,又已經失去自己的武力,最後默默無聞死於亂軍之中。

實在是可嘆可惜。


小奔說史




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土木堡之敗,不是敗在明朝軍隊不行,也不是明朝國力不夠強大,是敗在明英宗偏信寵臣權監王振上。


土木堡之變的導火索就是也先向明朝朝貢的貢馬被太監王振私自削價近半,中飽私囊引起。瓦剌部也先一怒之下,越過長城攻進大同。王振又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學習朱棣御駕親征,朱祁鎮豈能跟從小就在戰場上長大的朱棣相比?但是在王振的巧言令色之下,朱祁鎮匆忙集結了五十萬人馬御駕親征,說是五十萬人馬,其實大多數都是家眷宮女走卒挑夫等後勤輜重人員。真正的戰鬥人員恐怕不足二十萬。



而且朱祁鎮盡然將行軍總指揮的權力全權交於了軍事外行王振,在王振的瞎指揮下,一行人亂哄哄的上路,各部將官原本心中就憋屈。本來可以直奔大同,王振為了顯擺,故意繞道從他的家鄉路過,兵貴神速,這一來就已經貽誤了戰機。待三軍到了他家鄉附近,他又害怕踩踏了家鄉的莊稼,再次繞道,這個時候正好迎上潰軍,瓦剌追兵也尾隨而來,王振又慌忙下令逃跑,以致軍心大亂,紛紛逃命。



結果在土木堡陷入了瓦剌軍隊的合圍,那些非戰鬥人員紛紛逃命,陣型大亂,軍隊再也難以節制。被瓦剌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殺的蔽山塞川,血流成河。明軍在慌亂中甚至沒有怎麼抵抗,很多軍人在瓦剌軍“放下兵器跪地不殺”的口號震懾下,放棄了武器跪地被踩踏、殺死。

護國大將軍樊忠氣憤之下,輪錘砸碎了王振的腦袋。朱祁鎮做了瓦剌的俘虜,可憐名將張輔及差不多大半個朝廷的文武大臣稀裡糊塗死於亂軍之中,明朝二十萬軍隊死亡過三成。自此一戰,明朝元氣大傷。所以,朱祁鎮這個昏君,理應以死謝罪才有臉見列祖列宗,但是他還是厚顏無恥的回到了故國,並在晚年發動奪門之變,奪回了權利,處死了挽救明朝天下於即倒的于謙等一干重臣。



之所以說明朝土木堡之敗不是敗在國力、軍力,而是敗在朱祁鎮,因為即便慘敗之後,一個小小的兵部侍郎于謙還能夠力挽狂瀾,收集敗兵,打贏了瓦剌趁勢而來的追兵阻擊戰,保住了大明江山。如果朱祁鎮不偏信王振,而讓真正有實戰經驗的將軍比如張輔領兵,又何至如此慘敗?


謝金澎


這是一場先天不足,後天敗家的戰爭。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的奇恥大辱,皇帝被俘虜,精銳損失慘重,朝廷大員因此殉國。引發了影響明王朝生死存亡的危機。要不是于謙臨危受命,獨挑大樑,另立新君,明朝或許會早亡。

朱棣之後是朱高熾和朱瞻基,他們在位時算是明朝的較好時期,歷史評價也比較高。朱瞻基曾隨其祖朱棣北征。朱棣之後二人加在一起在位時間才11年(1+10),政治開明,文武皆良,倘若他們壽命長一些,就未必有此大敗。

朱祁鎮上臺任用奸佞,安能不敗?

朱祁鎮雖然也想立下戰功,奈何他沒什麼軍事才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當時他寵信王振,王振沒有什麼才幹,慫恿皇帝御駕親征,他掌握了指揮軍隊的權力,其他將領參與率很低。這種情況基本就奠定了明軍的敗局。(這裡我突然想起了高俅)。

王振在明軍敗逃後不顧他人反對,改變路線,為了就是不踩踏家鄉的糧食(我懷疑是他的私產)。在土木堡時,瓦剌軍圍困,明軍無水可飲,軍心渙散。後來解開包圍圈,放鬆明軍警惕,再包圍時,他們完全無心戰鬥。

成國公去迎敵,被記載為“勇而無謀”,當然大敗。後續的戰爭也成了“垃圾時間”,明軍精銳損失殆盡。丟盔棄甲,慘不忍睹。

戰爭不僅是人數,還是氣勢和權謀。後者明軍上演了反面教材。

明朝文臣壓制武將,本來就偏科的明朝在此大敗後進入轉折點。朱棣的餘威蕩然無存。


大眼大世界


國力強盛時期的明朝卻在土木堡遭到慘敗,全軍覆沒,建國以來的制衡文官勢力的武勳集團幾乎全滅,皇帝被俘,幾乎快變成明朝版的靖康之變。如此結局令人匪夷所思。失敗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是形勢變了。蒙古北元政權在朱元璋手上經捕魚兒海之戰已經覆滅。朱棣那時蒙古也不團結,這種情況下明軍還是先敗後勝,朱棣親征才贏,後面幾次出征蒙古都避而不戰。之後的幾位皇帝選擇戰略收縮,專心經營國內,蒙古草原各部有了統一的機會。而明英宗面對的是初步統一草原的瓦剌,勢力強悍,象徵幫助明朝的朵顏三衛,其勢力部分被佔,餘部也傾向瓦剌,攻守已經轉變。

二是戰略錯。本來步戰騎儘可能依託地形、城池而戰,直接對陣難勝。雖然大同宣府必救,但是傾巢而出,而且準備倉促,集中主動求戰,是戰略錯。步兵對戰騎兵,先天劣勢,勝利難以全勝,敗則慘敗。雖有神機營強悍火器彌補劣勢,但戰爭關鍵還看人,裝備不是最強的一環。騎兵進犯堅壁清野,伺機而戰為上策。

用人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王振忽悠皇帝,為自己臉上貼金,政治手段高,打仗無能,只顧自己,累死三軍。張輔再強也只是吉祥物,說不上話。兵部尚書等人的勸阻也都抵不上王振一人。大軍由不顧全局的王振指揮,失敗率大增。

三是戰術上錯。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仍堅持北上,後聽聞前方兵敗隨即後撤,撤退時又想回家鄉顯擺,又怕損壞秧苗,行軍路線多次改變,士兵疲憊不堪。因行軍路線錯,沒有走直線進入居庸關,遭瓦剌突襲。當斷後部隊中伏被滅後,本已疲憊的部隊,軍心開始渙散。最後選擇土木堡紮營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土木堡唯一的水源被切斷,被圍困的明軍無法突圍,因傾巢而出也無法等援軍,士氣極度低落。當瓦剌詐和後撤,明軍移動大營喝水時,瓦剌發起總攻,明軍自相踐踏,除了零星抵抗,全軍崩潰,因此慘敗。

另外從細節上這次戰役有不少疑點,比如如此規模的大軍,居然用兩天時間完成動員等一系列活動,而且糧草不濟,後勤長時間沒保證,簡直可怕,文官後勤沒做好。宣府大同邊軍是九邊重鎮中最精銳的部隊,作為長期和遊牧民族戰鬥的部隊,居然屢敗失地,結合大同鎮守太監郭敬有私下與瓦剌走私軍火的舉動,軍隊腐敗可能已經嚴重。

不過大明的老底還是有的,後面于謙積極備戰,朝廷團結一致正確決策,打贏北京保衛戰,國力是根本。


雲水淼淼1


我看了許多所謂大V、問答答人的回答,既覺得好笑,又覺得可悲。有些所謂得了優質問答者,洋洋灑灑幾千字,貌似引經據典,除了炫耀自己知識多,看的史書多,也沒別的用處,耗費了粉絲的時間和精力。

缺水,嚴重缺水。是土木堡之變中,明軍慘敗最根本的原因。明英宗御駕親征,王振瞎指揮,將大軍駐紮在離懷來縣之西不遠的土木堡,被瓦刺十萬大軍迂迴包圍,土木堡沒水,嚴重沒水,平時駐在這裡的軍人都靠懷來縣拉供。缺水,一兩天明軍的戰鬥力已下降了50%。瓦刺就是圍而不打,要渴死明軍,明軍不戰自亂。最後明英宗朱祁鎮連喝的水也沒了。開始殺馬解渴。焦躁、恐懼的氣氛已籠罩了明軍。許多軍士都渴死了,沒渴死的,也沒力氣了,半死不活了。最最後,奮力一搏,凡正是個死,豁出去突圍。明軍排成人牆,整體推進,此時,瓦刺軍在太師也先的精心佈防下已養精蓄銳了五天五夜,這時,開始切西瓜了,十幾萬明軍就被切了西瓜。逃出來的,沒多少。其中就有石亨。明朝的大半個朝廷以及開國以來的勳貴武將,都被切了西瓜,屍體都風乾楛在了荒漠沒有收回,成了孤魂野鬼。

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