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中华上下五千年,忠臣有很多,冤死的忠臣也有很多,其中最让人惋惜的两个人如今都安眠在西湖边上,一个是岳飞岳武穆,另一个就是于谦于少保。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明朝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掌权,作威作福,捞起钱来肆无忌惮,每次朝会期间,进京朝会的官员必须给他上供,明码标价,最低门槛100两,要是有识相的送1000两以上的,好酒好饭好招待。可是于谦就是不上道,每次进京都是空着手,有人就劝他,人在官场还是要随大流的,您不肯送钱,带点特产不也行么,于谦甩了甩袖子说“只有清风”,两袖清风就是这么来的,他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入京》

“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大家都给领导送钱,你不送钱,如果你跟大家一样,那让送钱的怎么想。于是于谦自然就要遭殃了,王振指使相关部门诬陷于谦,于谦被判处死刑,关在狱中。这样的好官要被处死所有人都不答应,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山西、河南的官员和百姓趴在宫门前面给于谦求情,请求他官复原职的有好几千人,连明朝的宗室藩王也上书,迫于舆论压力,王振释放了于谦还官复原职。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坏人就要处分,管你是皇亲还是国戚,自然就常常受人排挤。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可是积习已久的官场老爷们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好人难做,好官更难做。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女医明妃传-朱祁镇

那是一年的七月,七月流火,北京城应该是到了最热的季节,明英宗朱祁镇估计是受不住北京城的火热了,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不料土木堡一役,20万大军灰飞烟灭,自己也被俘虏,瓦剌大军带着英宗皇帝一路逼近北京城,众多朝臣希望南迁,眼看北宋的靖康之难就要重演。这时候于谦于少保站了出来,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女医明妃传-朱祁钰

于谦一面在朝堂上驳斥迁都的言论,稳定人心,一面诏令各地武装力量勤王。为了避免瓦剌以英宗皇帝做要挟,也为了安定朝堂人心。他拥立郕王为皇帝,是为景帝。在北京保卫战中于谦亲自列阵于九门外,披坚执锐,最终连败瓦剌,扭转战局。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打了胜仗,其实并不是什么可以吹嘘的事情,打了胜仗的将领多了去了,人类本性好斗,从古至今的名将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并没有于谦这么有名,是因为于谦捧哏捧得好?是因为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当时是什么样的局势,队友死光了,就剩下一个人守卫水泉,在这种情况下于谦还能翻盘。这就是真正的勇者。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虽然于谦扭转乾坤,安定江山,可是最后却以“意欲谋反”的罪名冤死于崇文门外,这座城是他拼命保下来的,这个城门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如今却在这里结束一生。于少保要谋反还要等到今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夺门之变爆发之际,以于谦当时的威望,地位,登高一呼,扑灭石亨等人的作乱肯定是轻而易举,可是他为了江山社稷,也为了回报当年明宣宗的知遇之恩,“顾一死保全社稷也”。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两袖清风 刚直不阿 他让大明王朝续命二百年却含冤而死

最后以当年明月对于谦的评价来结束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