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的評估,以及異常血壓的護理

血壓指的是在血管內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平時我們所說的血壓一般是指動脈血壓。通常以肱動脈血壓作為標準。正常成人安靜時收縮壓為90~140mmhg就是俗話說的上壓,舒張壓為60~90mmhg即常說的下壓。血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新生兒血壓最低,小兒血壓比成人低。中年前女性血壓比男性稍低,中年以後差別較小。一般傍晚血壓高於清晨;過度的勞累或睡眠不佳時,血壓稍升高。另外受寒冷刺激血壓可上升,在高溫環境中血壓可略下降。一般右上肢血壓高於左上肢10~20mmhg,下肢血壓比上肢高20~40mmhg.站立時血壓高於坐位時,坐位時高於臥位時的血壓。心理緊張、恐懼、害怕、興奮以及疼痛等精神狀態的改變,容易導致收縮壓的升高,而舒張壓無變化。此外,飲食、吸菸、飲酒、應用藥物等也會影響血壓的值。

如果發現血壓異常,應該加強監測,患者血壓過高時,應臥床休息,按醫囑用藥,不能隨意增減藥量或停藥。若血壓過低,應該迅速取平臥位,或休克臥位(即頭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同時報告醫生;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再決定他的活動量。選擇易消化的、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食物。保持情緒的穩定,避免導致情緒激動的原因。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使用通便劑,不可過於用力。同時要學會自我檢測血壓,如有不適應該立即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