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需求——非皇位继承人的杨广是如何成为太子的?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原本只是被封晋王,并不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皇太子杨勇。

那么,非继承人的杨广又是如何咸鱼翻身,击败杨勇,从父皇手中继承帝位的呢?因为杨广更好的洞悉了父母的需求,并给出了精准的解决办法。而杨勇则表现得极为迟钝。

下面就先来看看这两兄弟是如何对待隋文帝的需求的。

作为大隋首任皇帝,隋文帝杨坚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富可敌国的财富,按理说应该什么都不缺。他又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呢?

洞悉需求——非皇位继承人的杨广是如何成为太子的?


首先,大隋建国之初,拥有的还只是北方的疆域。而在长江以南,仍有陈叔宝的陈朝隔江对峙。对于志在雄霸四方的隋文帝而言,吞并江南,一统天下就是他的第一个关键需求。

第二,隋文帝的皇位篡夺自北周的孤儿寡母。做了亏心事,总怕鬼敲门。有点多疑的隋文帝的第二个关键需求就是维持朝廷的尊卑规矩,打压试图冒尖的大臣,避免朝中再出现又一个篡位者。或者换句话讲,隋文帝非常在意权力上的安全感。

第三,当时大隋的国库还不太充足。为了维持政权的运转,隋文帝的第三个关键需求就是厉行节俭,缩减开支。

对于隋文帝的第一个需求——吞并陈朝,当然是一个极难满足的需求。但到公元589年,当陈朝陷入内忧外患之际,杨广终于等来了机会。这一年,隋王朝征发了举国之兵,向陈朝发动灭国性攻击。三军的指挥权,隋文帝交到了老谋深算的大隋名臣——高颎手中。不过,多疑的隋文帝又怕高颎灭陈后自己坐大,便将亲儿子杨广指定为名义上的最高统帅,用于制衡高颎。待隋军灭陈后,杨广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隋文帝第一个需求的主要满足者。而皇太子杨勇则没有如此显赫的战功,这就在声势上弱了杨广一头。

虽然拥有平定天下的大功容易让人轻飘飘,但杨广自始至终都还表现的比较冷静。他明白,一个臣子的功劳越大,就越招疑虑心重的隋文帝的关注。所以,杨广表现的非常低调、谦卑。哪怕是从皇宫中来传令的下人,杨广与夫人都会亲自迎客与送客。这样,有大功而不冒尖的杨广就精准满足了隋文帝的第二个需求:权力上的安全感。

而皇太子则远没有杨广这么低调。有一次,借着冬至的机会,皇太子在东宫设宴,邀请满朝文武都去参会。隋文帝知情后非常生气。因为宴会的规模已经远超对皇太子所授权的级别,达到了皇帝请客的档次。这皇太子想干嘛?要提前抢班夺权?

对于父亲提倡节俭的第三个需求,杨广也是踊跃响应。他不光穿着与饮食都非常简朴,甚至连家中的琴都布满灰尘,以体现自己不好声色之娱。就在杨广刻意艰苦朴素的时候,皇太子正四处找能工巧匠定做精美的铠甲,又在上面雕琢上华丽的金玉装饰。果不其然,太子又因此事遭到隋文帝一顿臭骂。

一比较结果就出来了,一个实在太优秀、太低调,另一个又实在太张扬和不靠谱。

在满足父亲的需求上,杨广完胜杨勇。那在满足母亲的需求上,双方又有怎样的高下之分呢?

杨勇和杨广共同的母亲独孤皇后只有一个需求:那就是特别痛恨男人讨小妾。在她的虎威之下,后宫佳丽竟没一个敢去和皇上亲热!

洞悉需求——非皇位继承人的杨广是如何成为太子的?


隋文帝有一次也不知是得意还是悲愤的说道:古代帝王的儿子们,有的是这个妃子生的,有的是那个妃子生的,大家不是一个妈,所以容易有争执,搞出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五个儿子与五个女儿都是独孤皇后一人所生,大家相亲相爱,根本不必担心和睦的问题。从杨坚的话和他描述的事实看,独孤皇后对皇帝的管束几乎接近完美。

不过,杨坚到底是人不是神仙。有一次,他得到一个很有姿色的女子,便偷偷在一个避暑行宫神不知鬼不觉的安排了次幽会。可惜神通广大的皇后很快便知道了此事,于是快刀斩乱麻,乘杨坚上朝办公的空当,派人把小狐狸精给干掉了。

等杨坚兴冲冲下班回家,才惊恐的发现小蜜已经香消玉殒。估计皇上也是一时气昏了头,又不敢去找皇后评理,一番垂足顿胸之后,居然选择了离家出走。史载他“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可以看出,他骑马离家,完全是在山中发泄式的乱跑一气。

但有意思的事,在发泄完之后,杨坚当晚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又回宫同独孤皇后开始喝起酒来。从这事可以看出,独孤皇后在“痛恨男人讨小妾”上到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而贵为天子的杨坚又在“怕老婆”这三字上修炼到了怎样的段位。

那么,面对这么一个的母亲,兄弟俩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先来看杨广。他与父母安排的原配夫人萧氏感情一直很好,没有纳妾的行为发生,私生活非常低调。值得一提的是,杨广终其一生,与他父亲一样,膝下所有子女均为萧氏一人所生。

再来看杨勇。杨勇的原配妻子叫做元氏,本是由皇上与皇后亲自安排的婚姻。但杨勇不太喜欢元氏,便干了一件连他爹都不敢干的事,纳妾——纳一个叫云昭训的女子为妾。更糟糕的是,杨勇纳妾后不久,他的原配夫人就莫名其妙的去世了。而对小妾一直有偏见的独孤皇后则坚持认为原配是被杨勇与那个叫云昭训的小妾联手毒死的。

从结果看,杨勇不仅没有满足母亲最为看重的需求,反而把老太太气的七窍生烟。特别是一想到杨勇继承皇位后,自己的其他儿子还要去向云昭训请安的场景,老太太就觉得实在太辣眼睛。她觉得自己必须要阻止这一幕发生!

在独孤皇后的挑头干预下,对皇太子也不满的隋文帝便挨个找朝中重臣谈话。其问话的方式直白坦率的惊人:“晋王的妻子梦到神对她说,晋王将会成为天下之主。你怎么看?”

此话带有强烈的试探意味。隋文帝想看看大臣们在继承人这个重大问题上是否有站队行为。

结果,大臣中多数人的态度是既不站队太子,也不站队晋王,而是站队皇上:“皇上认为谁能当太子,谁就能当太子。”

只有大臣高颎非常鲜明的反对继承人变动:废长立幼,万万不可。

高颎是当时大隋的首席大臣,也是灭陈之战的实际指挥者,深得隋文帝信任。他把话一讲完,隋文帝便陷入了沉默,良久不语。

洞悉需求——非皇位继承人的杨广是如何成为太子的?


但独孤皇后却急了。老太太心里清楚,高颎的儿子娶了皇太子杨勇的女儿为妻。这两人根本就是一伙的。看来要废掉太子,就必须先拿高颎开刀。

怎么开刀?向隋文帝吹枕边风。当然,考虑到高颎与隋文帝之间的深厚关系,独孤皇后说的坏话也必须得有点水平。

有一次,高颎的夫人过世了。隋文帝准备给他续弦,高颎则婉言谢绝,说自己已经吃斋禁欲,暂时不想这方面的事情了。结果过了段时间,高颎的小妾便为他生了个儿子。

独孤皇后则抓住机会对隋文帝说,上次皇上想给他续弦,他说自己已经吃斋禁欲。但现在他的小妾又给他生了个儿子,这难道不是在欺骗皇帝吗?

隋文帝有什么缺点?多疑。独孤皇后的发力点可谓打到了七寸。

也是合该高颎倒霉。就在隋文帝疑虑未消之时,高颎又来向皇帝启奏,说这次皇宫中选拔了不少侍卫,太子那边侍卫不够,能不能给太子留几个强壮点的?

皇帝勃然色变,说我经常四处巡视,所以需要强壮的侍卫,以备不测。太子平时都窝在东宫,要那么强壮的侍卫干什么?

总体来看,高颎这次请求有点奇怪。如果太子需要几个侍卫,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向皇帝要,因为这更像是皇家的私事。但不知为何,本该由太子说的话却变成了由高颎在说。一个朝中大臣竟然在干预皇帝家的私事!

隋文帝会怎么看?自然是在怀疑高颎是否在与太子结党,成为太子利益的代言人。而如果隋文帝对高颎的立场一旦产生了怀疑,就会自然而言的去联想,高颎反对更换皇位继承人的表态到底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这就很要命了!

真正倒霉的事情还在后头。当时,杨坚掌管下的隋王朝,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有辽东的高丽王,始终恃远不服,不给杨坚面子。杨坚决定要搞一下高丽王。高颎立即劝阻,认为时机不成熟。但杨坚最终还是向辽东派出了一支远征军,由高颎指挥。

为了让高丽国腹背受敌,远征军兵分水陆两路:陆军沿着辽东前行,准备渡鸭绿江向南进攻;水军从山东东部出海,计划在朝鲜半岛南部登陆后向北进攻。两支大军分进合击,直逼高丽。

但坑爹的是,陆军半路上遇到瘟疫,产生大量非战斗减员。而水军则被莫名其妙的台风吹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高颎见势不妙,立即下令撤退,不玩了。

独孤皇后如何肯放过痛打落水狗的天赐良机?便立即向杨坚吹起枕边风:高颎最开始本不想去辽东,被陛下逼着才勉强去的。如果他真的用心,怎么会被瘟疫与台风打败?

皇上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顿时火冒三丈,终于动了要处理高颎的意思。

但由于高颎功高望重,不好直接下手。几番权衡之后,杨坚决定从高颎的心腹王世积查起。

王世积同高颎是好朋友,两人曾一起在北周为官。当杨坚通过禅让的方式,以隋代周后,他自然也就成了隋朝官员。但此人却很不服杨坚,认为杨坚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皇位的行为非常不地道。他曾向高颎私下抱怨,说咱们都是周朝的臣子,现在国家灭亡了,该怎么办?

更让人称奇的是,作为大隋高官,王世积还经常把自己灌得大醉,借此不去朝廷上班,公然消极罢工。一贯强势的杨坚怎么能够容忍大臣如此不把自己放到眼里?便说王世积有“病”,有“酒病”,并派人把他“请”到宫中,让太医治病。王世积没料到杨坚来这招,彻底傻眼了。不用说,他的“病”也突然间好了。

此次远征高丽,因为高颎的举荐,王世积也一同随行,并在军中担任仅次于高颎的要职。

就在大军班师回来后不久,便有人向皇上告密,说王世积曾经讲过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鉴于王世积一贯的表现,告密者所言多半属实。但那时候又没有录音笔,这些话说了便说了,如何能有证据?因此,案子本身是介于可查可不查之间。

但杨坚却非常迅速的组织了专案组,要求彻查到底。专案组当然心领神会,很快就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把王世积的“谋反”大罪坐实了。

不出意料,在审案的过程中,案子又牵扯到了高颎身上:王世积从高颎口中听到了一些皇宫中的秘闻。也就是说,高颎向王世积泄露了一些本不该讲的“宫庭机密”。

那么,王世积为什么要告诉专案组高颎的这些话?是无意涉及,还是被人诱供?不知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罪名是专案组乐意听到的。

很快,专案组又查出高颎曾经收受过王世积所赠千里马的犯罪事实。这么一来,高颎就被拿下了。

皇上最后做出了裁决:王世积目无朝廷,大逆不道,意图谋反,按律问斩,株连九族。高颎,犯受贿罪,泄露国家机密罪,本应判处有期徒刑。但鉴于他于大隋有大功,特准只免去官职,保留公爵。

高颎被罢免后,朝中再无人敢对换储一事持不同意见。为避免惶恐不安的太子孤注一掷,一不做二不休的杨坚又快刀斩乱麻的将太子府中官员悉数调到外地,并更换了所有的安保人员。

公元600年9月一天,杨坚在朝堂召开了所有官员参加的全体会议。在听完官员对太子的一番“指控”之后,大隋皇帝当着满朝文武对自己选择继承人的不慎做了一番检讨,然后宣布改立晋王杨广为储。

就这样,本不是皇位继承人的杨广依靠对父母需求的精准把握,成为了新的皇太子。

洞悉需求——非皇位继承人的杨广是如何成为太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