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工程”打開傳承保護譜新篇


“一號工程”打開傳承保護譜新篇


景德鎮陶瓷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景德鎮陶瓷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景德鎮市結合實際,念好“活字訣”,打好“組合拳”,走出了一條優秀陶瓷歷史文化資源“活態”保護傳承之路。

11月5日上午,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建設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設計方案在戛納成功獲得“未來建築”獎的御窯博物館,由8個多曲面拱體結構造型構成,建造難度舉世罕見。在建設過程中,該博物館創造了最大規模窯址群體遷移等多個成功案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初露芳容的御窯博物館,是景德鎮市大力實施陶瓷文化傳承保護工程的有力見證。

千年窯業遺址得到整體性保護。作為享譽世界的千年瓷都,景德鎮擁有數量眾多、保存完好的陶瓷文化遺存,老窯址、老里弄、老街區遍佈全城。截至目前,該市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尤其是景德鎮明清御窯廠遺址,是國內唯一一處能全面、系統反映官窯陶瓷生產和文化信息的歷史遺存。


“一號工程”打開傳承保護譜新篇



2015年,景德鎮把御窯廠遺址保護工作列為“一號工程”,不遺餘力地加以推進。該市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切入點,啟動新一輪《御窯廠遺址保護規劃》修編工作,出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保護管理條例》,推進御窯遺址博物館等重大文化保護項目建設,並對遍佈全城的150多處老窯址、108條老街區、“十大瓷廠”老廠房等文化遺存實施系統性保護修繕,延續千年陶瓷文脈。

2017年1月,景德鎮御窯廠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正式獲得了申遺“入場券”。目前,景德鎮正按照申遺OUV(突出普遍價值)體系要求,整體活態復甦1000年陶瓷文化遺蹟、600年御窯文化遺址和100年陶瓷工業遺存,著力打造具有“世界風範、古鎮風韻、時代風貌”的陶瓷文化遺產示範區。

千年非遺技藝得到系統性傳承。景德鎮既擁有豐富的陶瓷物質遺存,又擁有手工制瓷技藝和傳統窯爐作坊建造技藝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從2009年開始,景德鎮相繼復燒了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等歷代典型瓷窯,相繼建設了陶溪川、三寶瓷谷等一批獨具特色又充滿活力的文化傳承基地,精心製作了18集《匠心冶陶手工制瓷技藝紀錄片》等影像資料。

非遺技藝的傳承從娃娃抓起。拉坯、捏雕、燒瓷,11月6日,50多個孩子在景德鎮市實驗學校陶瓷文化教育基地——陶樂園內,親身體驗制瓷之樂。為了給千年瓷都培養陶藝後備人才,2015年,景德鎮市實驗學校建設了集陶瓷文化交流、實踐操作及作品展示於一體的陶樂園,開設了陶藝課程和課後興趣班。

非遺技藝的傳承形式多樣。近年來,景德鎮陶瓷教育、科研、文博等機構與直接生產製作陶瓷的世家、企業、作坊一道,共同唱響了陶瓷技藝傳承的“協奏曲”。如今,景德鎮擁有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6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8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68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7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43人。非遺活態傳承成果顯著,景德鎮市也因此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非遺保護數字化建設試點城市,“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入圍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候選名錄。

千年匠心得到集成性呵護。一部景德鎮陶瓷發展史,就是一部匠心傳承史。目前,景德鎮有陶瓷技能人才44578人,陶瓷行業專業技術人員6564人,陶瓷行業高技能人才3945人。

為了實現優秀陶瓷技藝集中保護、集中傳承、集中提升,景德鎮從2012年開始建設“名坊園”,使之成為手工名窯的博物館、手工制瓷的集散地和手工技藝的“大觀園”。現在,僅該園區就入駐傳統手工制瓷技藝生產性保護企業40家,從事傳統手工制瓷生產的傳承人達600多人。

沐浴著新時代文化的春風,景德鎮的千年陶瓷文明正散發出熠熠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