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預防“暖氣病”,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寒潮來襲,北風凜冽,窗外雪花飄飄,近些天的溫度一降再降,大家也紛紛躲在屋裡吹暖氣。一說到冬天取暖,可以看到隨著科技的進步,市場上供暖設施變得豐富起來,我們也不單單隻看重哪種保暖方式更加高效,同時更注重它的健康性與觀賞性。

關於健康,就不得不說這個叫“暖氣病”的冬季室內“惡霸”!

什麼是暖氣病

暖氣病並不是醫學上的病種,而是由於冬季室內暖氣開放,門窗緊閉,空氣流通不暢,導致人煩躁不安、鼻咽乾燥、皮膚乾燥,且伴有常見的感冒症狀等,這些統稱為“暖氣病”。

人患上“暖氣病”的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家中門窗通常緊閉使得室內空氣汙染加劇,為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猛增,還可能會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

所以當人們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熱外寒症狀和有種種不適感,如胸悶、頭暈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血壓改變、尿量減少、軟弱無力等,就是已經讓暖氣給熱出了“暖氣病”。

預防“暖氣病”做到這幾點

冬季我們大多長期在暖氣房內,要把“暖氣病”扼殺在搖籃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房間溫度適宜,建議18℃-20℃

有人喜歡將室內溫度調得很高,在家只穿單衣褲,其實這樣對身體並沒有好處。冬天室內溫度在18℃-20℃是較為適宜的,如果室內外溫差大,一旦出門,皮膚無法適應室外的寒冷,反而容易感冒。

而且從生物學上看,人體器官有用進廢退的特點,人總是處於一種溫室狀態就會經不起風霜雨雪的考驗,這一點對兒童尤為重要。“衾厚非有益,衣單正所宜”說的就是不要把孩子捂得太厚,不覺寒冷即可。

2、溼度適宜,勤補水

冬天暖氣開放,室內往往偏燥,人體表面和呼吸還要蒸發或呼出水分,這叫不顯性失水,每天最少800毫升。每天排尿、排便等顯性失水每天最少700毫升。

冬季預防“暖氣病”,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所以體內容易缺水,正常地新陳代謝受阻,建議多吃一些溼潤並具有溫熱性質的食物,如:蘿蔔、豆腐、銀耳等,切記少吃辛辣食品、少飲酒。

另外一定要保證孩子的攝水量,當人滋潤,腹不脹,口不渴,尿清長,就說明水補到位了。腹不脹說明沒有喝多,尿清長指小便不黃,而且尿有一定量。

水是人體必不可少的溶劑,水能夠帶走人體產生的廢物,水能潤澤皮膚,溼潤氣道,人在相對溼度為30%-40%的環境中較為適宜。

3、每天通風半小時

冬天為了保證室溫往往緊閉門窗,溫度雖然高了,但是室內空氣、細菌病毒無法清除,因此每天天氣晴好的時候應開窗換氣,使室內空氣煥然一新,並清掃室內衛生垃圾,可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每天通風的最佳時間段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開窗通風半小時左右。

4、多曬太陽,多運動

許多人進了暖氣房就不願意出門了,尤其是那些住在高樓裡的老人們。其實暖氣再暖也代替不了陽光,曬太陽可以增加鈣的吸收,避免骨質疏鬆,陽光可以減少人的抑鬱情緒,因此有“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的說法。

通過了解可以發現,誘發“暖氣病”其實最主要因素就是室內太過乾燥,因此讓抵抗力差的寶寶和老人遠離“暖氣病”,健康度過寒冬,除了以上方面的改變,一些室內防燥小妙招也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冬季室內防乾燥小妙招

1、養植物

冬季預防“暖氣病”,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綠色植物是室內天然加溼器,能調節溫度和溼度。建議選擇一些體積小巧、晚上也能釋放氧氣的植物,如吊蘭、蘆薈、虎尾蘭等。臥室裡不宜擺放太多綠植,一兩盆就好,可以經常給植物葉片上噴水。

2、使用加溼器

室內太過乾燥,可以使用加溼器。需要提醒的是,自來水中一般含有氯,最好不要直接注入加溼器中,可使用涼白開、純淨水或蒸餾水。為避免加溼器內壁滋生的真菌或細菌隨蒸汽噴出,最好每天換水,每兩週徹底清洗一次。

不要往加溼器的水中隨意添加消毒殺菌劑、醋、精油等,以免其進入人體後,刺激肺部和支氣管的上皮細胞。加溼器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局部空氣溫度,使用時不要離孩子、老人太近,以免著涼,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長時間依靠加溼器,同樣會滋生細菌。

3、放一盆水和一塊溼毛巾

有些特殊人群,如關節炎、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加溼器,可以用一盆水來代替。在地上放一盆水,水盆邊搭一塊溼毛巾,毛巾會源源不斷從水盆中吸取水分,可使水分易揮發,不會輕易變幹。盆中的水最好每天更換。

或者直接在暖氣片上放上溼毛巾,溼毛巾水分蒸發基本上和加溼器的原理相同,都能夠增加空氣的溼度。

如今隨著供暖設施市場變得豐富多樣,我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未來會出現一種真正兼具健康性與觀賞性的供暖家裝出來,讓家居告別這種不健康隱患,請拭目以待吧!

不作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