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比你看宮鬥劇更有用

餐廳吃飯時,忽然聽到一位家長說:玩玩玩,就知道玩,不吃走,回家。

孩子對手機廢寢忘食的場面恐怕在家裡更常見,老人追著喂,父母的態度則是“愛吃不吃”。

所以,很多家長都說現在的孩子是被手機毀掉的一代。

這就是所謂的“毀掉說”。


孩子玩手機比你看宮鬥劇更有用

關於這個說法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某一代人是被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毀掉的;某一代人是被金庸古龍的武俠夢毀掉的;某一代人是被電腦遊戲毀掉的……

可當我們回頭看時,卻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某些因鄧麗君而沉迷於音樂的人,曾躲在廁所裡偷偷練歌,現在卻成了家喻戶曉的歌唱家;

某些因金庸古龍而沉迷於武俠的人,曾拿著手電窩在被子裡看小說,現在卻成了知名的編劇;

某些因電腦遊戲而沉迷於英雄聯盟的人,曾在網吧一待就是一整天,現在卻在為國爭光,站上了亞運會冠軍的領獎臺。

那麼現在沉迷於手機的孩子,你怎麼知道他不會成為下一個人們崇拜的對象呢?


孩子玩手機比你看宮鬥劇更有用


有些看法其實跟年齡有關,舉個我家的例子:

在我爸小的時候,電視對他的吸引力非常大,所以從那時候起,他就特別喜歡看老電影,尤其是戰爭片,直到現在,沉迷程度都不亞於孩子。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變得不太喜歡接觸“新事物”,甚至常把現在的舞蹈說成群魔亂舞、把現在的音樂說成和尚唸經,那麼自然而然會把我侄子玩手機說成玩物喪志。

可常常出現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六歲的孩子在教一個六十歲的大人怎麼發微信、怎麼和人視頻聊天。

所以,“毀掉說”是不存在的,至少玩手機時小手按得比大人還溜的孩子,反而更能適應新的時代。


孩子玩手機比你看宮鬥劇更有用


可大人為什麼會這麼反對孩子接觸手機呢?

因為它讓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讓孩子變成近視眼,讓孩子變得不愛學習,甚至玩壞了身體。

其實,毀掉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精神上的沉迷。

孩子沒有太多自控能力,也正因為這樣,當你用“新事物”去轉移他的注意力時,他便會放下手機,去研究新的東西。

所以,我們不要總是責備孩子,應該多去找切實可行的方法,防止孩子過長時間的使用手機。


孩子玩手機比你看宮鬥劇更有用


更何況,玩手機不是孩子的錯,更不是手機的錯。

手機帶給大人的東西無需贅述,帶給孩子的其實更多。

我們可以把網絡關掉,讓孩子在手機上隨意點按,也許他知道的功能會比父母更多;

我們可以把遊記之類的軟件放在最明顯的地方供孩子瀏覽,也許他看到的世界會比父母更遼闊。

只要不沉迷,玩手機其實沒那麼糟。

打遊戲也是一樣,孩子會在打遊戲時開動腦筋,思考如何操作,怎麼才能贏得勝利。相比之下,大人們看劇能想到什麼呢?想著好人怎麼可憐,壞人怎麼可恨嗎?恐怕這還沒有孩子玩手機更“有用”吧。


孩子玩手機比你看宮鬥劇更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