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作為三國名士,為何激怒曹操,被殘忍處死?

說到孔融這個人我想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從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上,我們就學習過孔融讓梨這個歷史典故。可以說孔融讓梨的故事幾乎成為現代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種典型的例子。孔融也因此給我們留下的是特別善良,尊敬兄長的這一美好形象。然而,孔融在四歲讓梨的這一舉動,其實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長大以後的孔融是怎樣的一位歷史人物呢?為什麼他在最後竟然是因為不孝謀反之罪而被處死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成年後的孔融,一塊來了解一下孔融最終為什麼會被曹操所殺死。所謂事出必有原因,那麼今天我們就一塊來看看這死亡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孔融作為三國名士,為何激怒曹操,被殘忍處死?

果不其然,孔融長大後,的確是個博聞強記,才華橫溢的學者文人,但是為何在亂世之中卻被曹操以從政失敗,以不孝,謀反之罪處死呢?這給世人又留下一個難解之謎,曹操為何一定要將孔融處死?

然而事出必有因。其實是因為孔融,仗著自己在盛名之下,恃才傲物,不識時務的,莽撞覲見才導致的,前面咱們說過,孔融是個博聞強記才華橫溢的人。但他也是個不精通事務,不善於用人的政治家。他不具備政治才能,但卻想混跡於官場,稍有點兒自知之明,就應該收斂形式,虛心做人。

孔融作為三國名士,為何激怒曹操,被殘忍處死?

史書記載有兩件事,就是孔融激怒曹操,最終死於曹操之手的重要原因。

公元197年,那時候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一時間沒辦法殲滅袁術,所以這心裡這個氣啊,那滿腔怒火無處發洩怎麼辦?於是,曹操就盯上了袁術的聯姻親家楊彪。

曹操說,你楊彪罷黜天子,罪不可使,理應問斬。但這話就傳到孔融耳朵裡了,文人傲骨一起,孔融當即便指著曹操鼻子說道,“《周書》上說,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況楊彪和袁術還只是親家!”。曹操辯道,“我殺楊彪,是皇帝讓我做的!”,孔融一聽,又辯道,“周公攝政,成王殺召公,周公豈能不知?”

孔融字字鏗鏘,曹操被辯的啞口無言,只能作罷。這按理說是個好事,但孔融過於自負,折了老大的面子,以後的路還能好走?

孔融作為三國名士,為何激怒曹操,被殘忍處死?

第二件事就更有意思。

曹操平定北方後,下令南征孫權和劉備。但這時候,孔融又來了,他說,孫權盤踞江東時間有點長,不好打。至於劉備,他民心所向,咱打他,不就成了無義之師嗎?

曹操怒,斥退孔融,跟著還公開下令道,這仗我打定了!誰再勸阻我,我就殺了誰!

孔融只好退下,但你說退下就退下吧,這時候孔融前腳剛出門,跟著就揚天長嘆一句,“無義之師討伐仁義之師,豈有不敗之理?”

曹操震怒,遂下令斬了孔融。

孔融作為三國名士,為何激怒曹操,被殘忍處死?

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挖苦和反對。盛怒之下,秘密派人蒐羅孔融的狂妄之言。最終能以不孝,謀反的罪名置之於死地。孔融一生,聲望再高,也不過是個有才無智,恃才傲物的書生。生逢亂世卻無治世之才,名高於實,卻不知自省。難怪曹操在公諸天下的佈告上寫。融違天反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

孔融一生聲望很高,但是卻一點都不識時務,一點都不懂得收的道理。所以最終他被處死是源於禍從口出,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