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雙高的孔夫子,因為一塊肉,看清了君主的心思,悄悄遁走

今兒個咱們說個大人物,孔聖孔老夫子。這個聖字雖然是各朝代的統治者為了自已的政權穩定要借用他的理論才按在了他的身上,但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倒是當得起這個字。孔夫子真的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而且終生都在為自己理想世界能夠實現而努力,這點還是挺讓人佩服的。

情智雙高的孔夫子,因為一塊肉,看清了君主的心思,悄悄遁走

其實,孔子的出身並不好,雖然說是皇族血脈,但那個國家卻是已經滅亡很久了。他的父親在花甲之年和他的母親相遇,生下了他,至於野合的說法,八九成是真的,因為生下孔子後,是母親一個人把孔子養大的,想來他的父親也覺得自己這麼大年紀生出個兒子來是件羞恥的事情吧?

情智雙高的孔夫子,因為一塊肉,看清了君主的心思,悄悄遁走

孔子小的時候是個聰明而能吃苦的孩子,為了讀書識字真是什麼事情都肯做,因為母親身份不夠高貴,所以上學就不用想了,他只好四處遊學,結識各種人物,就這樣一點點的成就了自己。但在他年輕的時候,卻一直很不得志,直到五十歲的時候才得到魯國的國君看重,被封為大司寇,並且還兼管著宰相的事務。這算是孔子最風光的一段時間了,魯國的司法和民生都歸他來管理,想來那個時候魯定公和孔子兩個人是真的君臣相得。

情智雙高的孔夫子,因為一塊肉,看清了君主的心思,悄悄遁走

當時的魯國雖然有君主,但卻有三個人的勢力卻非常強大,這三個就是當初的魯恆公的三個兒子,他們已經形成了三個尾大不掉的龐大家族,就連國君都要讓他們三分。這三家分別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本來魯定公還能容忍他們,不過後來這三家裡有個叫陽虎的家臣做亂想奪權,最後沒有成功就燒了兩座城池叛逃到齊國去了。這場叛亂正好給了孔子機會,他和魯定公趁著這三個家族被陽虎之亂這件事弄得焦頭爛額之際,提出了削減各家族城池的城牆,以求減弱家臣們的防禦能力。但當時明面上去用了精兵簡政,方便百姓的理由。

情智雙高的孔夫子,因為一塊肉,看清了君主的心思,悄悄遁走

因為家臣的叛亂,所以當時有兩個家庭立馬支持,另外一個雖然沒說支持,但也隨大遛沒有挺反對。本來這是一個很好的一石二鳥的計策,明著削弱了家臣的叛變的可能性,暗地裡,三個家族的軍事力量也會被大幅度削弱,最大的得益人就是魯定公。可誰知道剛把兩家的城牆給搞定,孟孫氏卻醒過味兒來,堅決不同意把自己的城牆降低了。他一醒悟,剩下的兩家也明白過來,可就恨上孔子了。但這個時候魯定公還是很看重孔子,也有點上進心,所以他們三家還是不能明面上為難這位大司寇的。

情智雙高的孔夫子,因為一塊肉,看清了君主的心思,悄悄遁走

第二年,齊國送來了幾十個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子,還有許多高大的寶馬,想用這個當糖衣炮彈讓魯國的君王和大臣都沉迷進去。這三個大家族的人倒是沒有把糖衣吃了炮彈扔回去,而是一股腦送到了王宮,都送給了國君。這下,魯定公的上進心是徹底沒有了,天天在宮裡吃喝玩樂。孔子很失望卻還支持著希望他能夠醒悟過來。但他等到的卻是祭祀大典之後,連塊肉都沒有的窘境。

情智雙高的孔夫子,因為一塊肉,看清了君主的心思,悄悄遁走

要知道那個時候,祭祀之後的那塊肉代表的是君主對臣子的信重和關注。所以當孔子等了一天,也沒有見到有人送過來祭祀的肉塊,他就明白這裡再也待不下去了。如果魯國君主已經不意他了,那他將迎來的將是三個家族報復,於是他當機立斷,趕緊辭職,帶著自己最親近的弟子們踏上了周遊列國的旅途。後來,他成就了自己,但因為一塊肉被迫離開祖國,變成一個漂泊的浪人,想必孔夫子的心裡也是很惆悵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